图书介绍
和谐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和谐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342437.jpg)
- 刘增潮,陈俊,张忠潮著 著
- 出版社: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92784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环境科学-伦理学-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和谐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全球性环境危机1
1.2 中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2
1.3 和谐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文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
1.3.1 研究目的3
1.3.2 研究意义4
1.4 和谐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文化研究对象与内容8
1.4.1 研究对象8
1.4.2 研究内容9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9
1.5.1 研究思路9
1.5.2 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和谐环境伦理的提出13
2.1 伦理与环境伦理13
2.1.1 伦理13
2.1.2 环境伦理14
2.1.3 环境伦理学15
2.2 国内外环境伦理研究进展18
2.2.1 国外环境伦理研究进展18
2.2.2 国内研究进展20
2.3 问题的提出24
2.3.1 现实的需要25
2.3.2 理论的缺失25
第三章 和谐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27
3.1 和谐环境伦理27
3.1.1 和谐环境伦理概述27
3.1.2 和谐环境伦理的道德范畴30
3.1.3 和谐环境伦理的思想核心32
3.1.4 和谐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34
3.2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思想37
3.2.1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的价值取向38
3.2.2 中国传统环境伦理的历史局限性38
3.3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39
3.3.1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39
3.3.2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缺陷40
3.4 生态文明的提出41
3.4.1 生态文明41
3.4.2 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44
3.4.3 生态文明的基本层次44
3.5 和谐环境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45
3.5.1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环境伦理的演变45
3.5.2 生态文明的核心和谐环境伦理观48
第四章 和谐环境伦理发展的基本条件49
4.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和谐环境伦理49
4.1.1 传统“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整体观50
4.1.2 传统“钓而不纲”的自然资源节用观50
4.1.3 传统“道法自然”的自然生态平等观51
4.1.4 传统“知天畏命”的遵循自然规律观52
4.1.5 传统“仁民爱物”的泛爱人与大自然观53
4.1.6 传统“节制物欲”的生态与绿色消费观53
4.2 和谐环境伦理与中国当代伦理思想54
4.2.1 和谐环境伦理与政治伦理的一致性55
4.2.2 和谐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一致性55
4.2.3 和谐环境伦理与文化伦理的一致性56
4.2.4 和谐环境伦理与科技伦理的一致性57
4.2.5 和谐环境伦理与人口伦理的一致性58
4.2.6 和谐环境伦理与资源伦理的一致性58
4.3 和谐环境伦理思想的传播59
4.3.1 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已被提上国家的日程59
4.3.2 建设“两型”社会已成为民众的共识60
4.3.3 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指导思想61
第五章 和谐环境伦理的社会价值63
5.1 环境意识中的和谐环境伦理63
5.1.1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63
5.1.2 树立“生态环境忧患”意识64
5.1.3 转变传统价值观念64
5.1.4 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64
5.1.5 树立生态消费观念66
5.1.6 确立生态健康意识67
5.1.7 树立“生态人”理念67
5.2 社会政策制度中的和谐环境伦理68
5.2.1 建立促进环境伦理教育的政策制度68
5.2.2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69
5.2.3 制定“循环型社会”发展政策体系70
5.2.4 构建绿色决策机制和制度体系70
5.2.5 合理人口政策制度,消除贫困72
5.2.6 实行产业结构与生态移民联动机制72
5.2.7 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建设73
5.3 环境法治中的和谐环境伦理74
5.3.1 用和谐环境伦理来指导我国的法律建设74
5.3.2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法治的宣传教育76
5.3.3 健全环保执法机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77
5.3.4 完善自然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77
5.4 现代科技中的和谐环境伦理78
5.4.1 树立生态科技观78
5.4.2 建立绿色科学技术体系79
5.4.3 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82
5.5 文化中的和谐环境伦理83
5.5.1 和谐的文化价值观83
5.5.2 建立绿色文化价值体系85
5.5.3 发展生态文化87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提出89
6.1 文化与文化价值观90
6.1.1 文化90
6.1.2 文化价值观91
6.2 文化与社会发展93
6.2.1 文化与文化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93
6.2.2 文化对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前提93
6.2.3 文化的先进性来源于文化的发展94
6.2.4 文化发展是一个创新与代谢的过程95
6.2.5 先进文化的出现95
6.3 文化价值观中的各种消极因素96
6.3.1 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96
6.3.2 科学主义的理性观98
6.3.3 消费主义的生活观99
6.3.4 实用主义的价值观100
6.3.5 享乐主义的人生观101
6.4 一种新型的先进文化和文化价值观102
6.4.1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102
6.4.2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104
6.4.3 可持续发展文化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价值观106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和谐环境伦理的关系108
7.1 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和谐环境伦理的产生108
7.1.1 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提出背景108
7.1.2 和谐环境伦理的提出背景110
7.2 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和谐环境伦理的本质112
7.2.1 和谐环境伦理为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理论基础112
7.2.2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是推动和谐环境伦理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113
7.3 可持续发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环境伦理意蕴114
7.3.1 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的趋同性115
7.3.2 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的一致性116
7.3.3 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的相符性117
7.3.4 可持续发展文化与和谐环境伦理意蕴的适应性118
第八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119
8.1 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先进文化的推进119
8.1.1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0
8.1.2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121
8.1.3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解决文化结构合理性问题122
8.1.4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122
8.1.5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123
8.2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124
8.2.1 生态环境危机期待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124
8.2.2 人口压力呼唤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124
8.2.3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不可持续的内容125
8.3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125
8.3.1 文化软实力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125
8.3.2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与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28
第九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131
9.1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思想内容131
9.1.1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132
9.1.2 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思想133
9.1.3 道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思想141
9.1.4 佛家(教)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思想144
9.2 中国现代文化中有很多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思想内容150
9.2.1 中国共产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150
9.2.2 中国当代政治和法律中的生态环保思想156
9.2.3 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态伦理思想158
9.2.4 中国现代生态文学与艺术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161
9.3 可以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内容164
9.3.1 国外的生态文学与艺术165
9.3.2 国外的环境伦理思想168
9.3.3 国外的生态马克思主义169
9.4 建设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170
9.4.1 毛泽东关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71
9.4.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72
9.4.3 江泽民关于建设先进文化的理论与实践173
9.4.4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论与实践174
第十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176
10.1 中国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和把握的关系176
10.1.1 中国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176
10.1.2 中国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应当把握的重要关系179
10.2 政府在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中应当起主导作用181
10.2.1 进行文化筛选181
10.2.2 加强教育普及184
10.2.3 建立制度保障187
10.3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辅助作用191
10.3.1 协助政府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191
10.3.2 监督政府建设可持续发展文化193
10.4 企业和民众在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中起参与作用194
10.4.1 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法规194
10.4.2 民众个人自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197
结语199
参考文献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