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
  • 沈山,秦萧,孙德芳,方雪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973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城乡规划-城市公用设施-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生活圈视域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1

0 导言1

1 文献综述与研究述评3

1.1 研究背景3

1.1.1 西方公共管理转向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启示3

1.1.2 我国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历史要求3

1.1.3 国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推动5

1.1.4 江苏省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建设的重大举措6

1.1.5 邳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自身要求7

1.2 文献综述7

1.2.1 相关概念界定7

1.2.2 研究尺度解析9

1.2.3 国外研究进展10

1.2.4 国内研究进展14

1.3 研究述评20

2 生活圈视域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24

2.1 生活圈研究概览24

2.1.1 生活圈的概念界定25

2.1.2 生活圈的层次划分26

2.2 生活圈理论应用27

2.2.1 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的应用27

2.2.2 在城市地域系统研究中的应用29

2.3 生活圈理论体系30

2.3.1 生活圈域理论依据:居民生活活动圈层现象的显著性30

2.3.2 生活圈域系统划分方法:等距划分法和等时划分法32

2.4 生活圈视域下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35

2.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35

2.4.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36

2.4.3 生活圈视域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37

2.4.4 生活圈视域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级体系39

3 邳州市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评价41

3.1 自然条件41

3.2 社会概况43

3.3 乡村聚落49

3.4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51

3.4.1 教育设施配置现状51

3.4.2 医疗卫生设施配置现状54

3.4.3 文化体育设施概况55

3.4.4 社会福利设施概况56

3.5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评价56

3.5.1 空间差异评价56

3.5.2 配置水平评价60

3.5.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差异的原因分析65

4 生活圈视域下的邳州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67

4.1 市域居民出行意愿调查67

4.2 设施服务人口规模预测67

4.2.1 人口规模测算模型67

4.2.2 市域人口规模预测68

4.3 市域生活圈层的划分70

4.3.1 初级生活圈71

4.3.2 基础生活圈72

4.3.3 基本生活圈73

4.3.4 日常生活圈74

4.4 生活圈视域下的市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74

4.4.1 配置原则74

4.4.2 配置思路74

4.4.3 配置引导76

4.4.4 配置体系79

4.5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配置的策略82

4.5.1 适当突破行政限制,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机制82

4.5.2 改革传统参与方式,实行政、企、民多方供给机制83

4.5.3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决策机制83

4.5.4 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建立竞争有序的管理机制84

上篇 参考文献85

中篇 基于居民需求的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前湖社区为例85

0 导言93

1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96

1.1 文献综述96

1.1.1 国外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问题研究96

1.1.2 国内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问题研究99

1.1.3 我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实践探索103

1.2 基础理论105

1.2.1 邻里单位理论105

1.2.2 人居环境理论107

1.2.3 生活圈理论108

1.3 研究界定111

1.3.1 乡村社区111

1.3.2 公共服务设施112

1.3.3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14

2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现状与原则115

2.1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现状分析115

2.1.1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现状115

2.1.2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116

2.2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分类及配置标准117

2.2.1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117

2.2.2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118

2.2.3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119

2.2.4 前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122

2.3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因素123

2.3.1 人口结构的变化123

2.3.2 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123

2.3.3 生活方式的转变124

2.3.4 价值观念的变化124

2.4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125

2.4.1 以人为本原则125

2.4.2 社会公平原则125

2.4.3 分类供给原则126

3 前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现状与评价127

3.1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现状127

3.1.1 前湖社区发展现状127

3.1.2 公共服务中心设施供给现状128

3.2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现状评测129

3.2.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129

3.2.2 前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现状评测131

3.2.3 评测结果分析133

3.3 供给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133

4 前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调查与配置规划136

4.1 调查方法与对象136

4.2 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调查137

4.2.1 前湖社区人口结构调查137

4.2.2 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调查137

4.3 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预测138

4.3.1 预测方法的建立138

4.3.2 各类设施需求预测分析139

4.4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划140

4.4.1 配置规划的基本原则141

4.4.2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划方案142

5 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政策建议146

5.1 配置规划的原则建议146

5.1.1 正确认识指标体系146

5.1.2 根据需求进行供给147

5.1.3 分阶段实施配套147

5.1.4 与社区划分协调148

5.2 配置规划的政策建议148

5.2.1 转变观念,强化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意识149

5.2.2 深化改革,完善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决策机制149

5.2.3 明确权责,调动各方力量建设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0

5.2.4 加强监督,保证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信息的透明度151

中篇 参考文献152

下篇 城市公共设施配置服务边界与城市空间增长调控研究——以徐州主城区为例152

0 导言157

1 研究背景与文献述评159

1.1 研究背景159

1.1.1 西方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及城市管理工具的提出159

1.1.2 全国快速城市化及地方政府城市管理手段失效160

1.1.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政府控制城市增长的有效手段160

1.2 研究路线161

1.2.1 研究范围161

1.2.2 研究方法161

1.2.3 技术路线163

1.3 文献综述165

1.3.1 城市空间增长研究综述165

1.3.2 城市空间调控研究综述167

1.3.3 国内外城市空间增长调控研究评述170

2 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边界的理论体系171

2.1 城市服务边界概念与类型172

2.2 城市服务边界的基础理论173

2.2.1 城市圈域理论173

2.2.2 城市引力场理论175

2.2.3 城市绿带规划理论176

2.2.4 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176

2.3 城市服务边界的界定方法177

2.3.1 实地调研法177

2.3.2 城市引力场界定法177

2.3.3 哈夫(HUFF)模型法178

2.3.4 空间句法与网络分析相结合法180

2.4 城市服务边界的实施机制182

2.4.1 基础设施充足供应条例183

2.4.2 层级体系183

2.5 城市服务边界的影响效应183

3 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空间增长调控185

3.1 国内外城市增长管理工具研究概述185

3.2 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增长边界辨析186

3.2.1 城市增长边界概念及内涵186

3.2.2 城市服务边界与增长边界辨析186

3.3 基于城市服务边界的城市空间增长调控体系187

3.3.1 城市现状服务边界与城市空间增长调控187

3.3.2 城市规划期末服务边界与城市空间增长调控189

3.3.3 城市各类设施服务边界与城市空间增长调控190

4 徐州市主城区空间增长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191

4.1 徐州市城市建设发展概况191

4.1.1 徐州市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191

4.1.2 徐州都市区发展战略193

4.2 徐州市主城区空间规划概述194

4.2.1 主城区土地利用布局存在问题194

4.2.2 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195

4.2.3 主城区用地空间结构规划简介196

4.3 徐州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198

4.3.1 商贸服务设施配置198

4.3.2 教育服务设施配置199

4.3.3 医疗服务设施配置199

4.3.4 文娱服务设施配置200

4.3.5 体育服务设施配置200

4.3.6 道路公共交通建设201

5 徐州市主城区公共设施服务边界的界定203

5.1 徐州主城区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方法选择203

5.1.1 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方法比较203

5.1.2 主城区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方法选择204

5.2 徐州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确定205

5.2.1 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205

5.2.2 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207

5.3 徐州主城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边界界定209

5.3.1 主城区商贸服务边界界定209

5.3.2 主城区教育服务边界界定217

5.3.3 主城区医疗服务边界界定220

5.3.4 主城区市政服务边界界定223

6 徐州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增长调控策略226

6.1 主城区服务设施建设分析226

6.1.1 主城区商贸设施建设分析226

6.1.2 主城区教育设施建设分析228

6.1.3 主城区医疗设施建设分析231

6.1.4 主城区市政设施建设分析233

6.2 主城区空间增长调控方案235

6.2.1 主城区公服设施建设分析235

6.2.2 主城区空间增长调控原则237

6.2.3 主城区空间增长调控分区238

6.3 主城区空间增长调控策略240

6.3.1 坚持各类规划的指导作用,编制城市服务边界规划240

6.3.2 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管理工具,调控城市空间增长241

6.3.3 加强多元主体的开发合作,重视公众参与的关键性241

6.3.4 鼓励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增长管理的时效性242

6.3.5 制定服务边界的法定图则,融入城市规划编制体系242

下篇 参考文献244

附录1 徐州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调查表249

附录2 徐州主城区边界调研公共服务设施访问情况统计250

后记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