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AutoCAD使用指南 AutoCAD12.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新AutoCAD使用指南 AutoCAD12.0](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241781.jpg)
- 李文明,张罗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21543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AutoCAD使用指南 AutoCAD12.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3
编者前言3
第一部分 AutoCAD操作基础3
第一章建立系统3
1.1为书中练习设置AutoCAD3
1.2安装IA DISK4
1.3用批处理文件启动AutoCAD4
1.4设置练习的缺省值6
1.5小结7
2.1使用图编辑器8
第二章逐步了解AutoCAD是如何工作的……8
2.2在AutoCAD中输入点和坐标11
2.3与AutoCAD通讯13
2.4改正错误14
2.5从AutoCAD获得帮助15
2.6文件菜单的使用17
2.7比较AutoCAD的菜单20
2.8使用相对菜单的键盘命令24
2.9对话框的使用25
2.10结束你的工作27
2.11小结27
3.1图形设置的组织28
第三章建立电子作图28
3.2图形的设置29
3.3确定比例因子和作图范围29
3.4范围命令的使用33
3.5进行快速绘图37
3.6建立层、颜色和线型38
3.7使层不可见43
3.8根据实体设置颜色和线型45
3.9 RENAME命令的用法48
3.10 STATUS命令的用法48
3.12保证工作安全49
3.11系统变量的修改与观察49
3.13小结50
第二部分 AUtoCAD基本二维制图53
第四章准确作图53
4.1电子作图工具的考查53
4.2考查精确作图工具54
4.3创建自己的坐标系统61
4.4接头连向实体:目标接头64
4.5用REDRAM和BLIPMODE使作图窗口清晰68
4.6小结69
第五章控制图形显示的方法70
5.1设置显示控制70
5.2利用ZOOM来控制图形显示71
5.3使用PAN命令在图中移动显示77
5.4利用VIEW命名视图并存贮77
5.5控制显示尺寸和精度79
5.6使用透明命令81
5.7显示多视窗81
5.8编辑MView视窗84
5.9在Mview视窗和Tiled视窗之间选择88
5.10小结91
第六章基本绘图与编辑92
6.1使用LINE命令93
6.2 LINE命令选择项94
6.3生成圆和弧95
6.4使用夹持和自动编辑模式100
6.5控制GRIPS和选择参数101
6.6以自动编辑模式进行编辑103
6.7用DDMODIFY改变实体112
6.8小结113
第七章图形实体114
7.1确定绘图工具与绘图目标114
7.2对绘图实体进行设置115
7.3确定参考点117
7.5用TRACE命令绘图119
7.4 用MULTIPLE命令来重复命令119
7.6生成组合线123
7.7生成圆环、多边形和椭圆126
7.8生成实心实体129
7.9对实心体、有宽线和组合线进行FILL方式控制130
7.10运用AutoCAD的文本命令131
7.11 用STYLE生成和维护文本式样131
7.12文本格式化133
7.13用DTEXT放置文本135
7.14运用特殊文本符号138
7.15小结139
第八章图形编辑140
8.1探讨编辑工具集141
8.2编辑命令工作过程141
8.3为图形编辑进行设置144
8.4快速移动144
8.5控制实体排序149
8.6运用COPY命令150
8.7运用ARRAY命令按某种模式进行多重复制152
8.8用ROTATE命令旋转实体155
8.9镜像复制156
8.10用ERASE和OOPS进行删除和恢复157
8.11 用BREAK拆开目标158
8.12用FILLET命令使边与边间产生圆角159
8.13运用CHAMFER命令160
8.14用CHANGE命令修改实体161
8.15 用CHPROP修改实体性质162
8.16小结163
第三部分 AutoCAD高级二维制图166
第九章高级编辑命令166
9.1建立一张圆柱体的工程制图166
9.2实体延伸169
9.3使用OFFSET命令169
9.4 使用STRETCH更好地作图170
9.5在快速作图中用TRIM命令172
9.6使用SCALE命令173
9.7控制选择集174
9.8使用PEDIT命令控制多线条178
9.9使用PEDIT的Fit和Spline Curves命令185
9.10使用XPLODE命令188
9.11 使用REVSURF建立一张3D表面网格189
9.12小结191
第十章制图结构技术192
10.1使用高级结构方法192
10.3使用结构线193
10.2建立模拟图193
10.4控制AutoCAD的UNDO命令195
10.5使用Array技术来构造轮缘外围197
10.6用Recycling Entities来编辑200
10.7使用XYZ点过滤器完成剖面图201
10.8用BPOLY定义边界206
10.9小结207
第十一章组合实体为块208
11.1应用块部件、符号和特性208
11.2检查块编辑的工具209
11.3块命令(BLOCK)210
11.4 使用INSERT命令211
11.5块插入比例和旋转212
11.6做为单独输入插入块215
11.7使用EXPLODE命令217
11.8使用MINSERT命令217
11.9使用DIVIDE命令218
11.10使用MEASURE命令219
11.11使用WBLOCK命令219
11.12使用PURGE命令221
11.13使用BASE命令221
11.14为块命名的习惯221
11.15定义块结构221
11.17使用外部引用(Xrefs)以适应分散设计223
11.16替换和重定义块223
11.18使用带选择的Xrefs224
11.19小结230
第十二章 使用块和Xrefs的构造技术231
12.1设置Autotown231
12.2用DLINE画双线232
12.3使用一个UCS插入块238
12.4使用插入对话框239
12.5使用预定比例的插入240
12.6使用BMAKE来组合块240
12.7显示块和图文件241
12.8重新定义块242
12.9更新外部引用的楼面布置图243
12.10小结244
第十三章 纸面构图、定比和绘图245
13.1准备绘图245
13.2进入PLOT命令246
13.3创建一个检查绘图来适应纸247
13.4绘图构成并完成一个图248
13.5控制要绘制什么248
13.6设置绘图比例249
13.7在纸上安置绘图250
13.8在纸空间里构成一个绘图252
13.9控制层在绘图中的可见性260
13.10使用绘图的其它方法262
13.11控制笔、线重度和线型262
13.12存入缺省的绘图设置267
13.13将图绘制到一个文件和假脱机中268
13.14绘图提示268
13.15解决绘图仪问题269
13.16小结269
第十四章 图形增强与查询270
14.1图形增强的设置270
14.3 使用HATCH命令272
14.2检查存在ACAD.PAT中的图案272
14.4 控究BHATCH的选项275
14.5给复杂区域加影线276
14.6编辑影线图案277
14.7定制影线图案278
14.8控制影线对准278
14.9使用线型和线型比例279
14.10用SKETCH徒手作图282
14.11 用数字化输入板(Tablet)跟踪和数字化285
14.12使用查询命令285
14.13用TIME跟踪作图时间285
14.15用DIST得到线长度及其它信息286
14.14使用ID命令286
14.16使用AREA获取面积值和周长值287
14.17 使用LIST和DBLIST查询命令288
14.18 使用TIME能获得失去的编辑时间289
14.19用局部制图作为查询手段289
14.20小结290
第十五章尺寸标注291
15.1 了解尺寸标注291
15.2使用尺寸标注工具294
15.3设置尺寸标注的参数295
15.4尺寸比例296
15.6标注半径297
15.5标注圆心297
1 5.7标注直径299
15.8用Leader命令标注尺寸300
15.9标注角度尺寸301
15.10用Linear标注直线型尺寸302
15.11尺寸标注303
15.12创建旋转尺寸标注304
15.13了解尺寸标注变量304
15.14使用尺寸标注对话框306
15.15小结307
16.1属性的意义309
第四部分 高级AutoCAD特性309
第十六章 属性和数据提取309
16.2属性设置310
16.3 用ATTDEF命令定义属性312
16.4定义属性313
16.5构造一个具有多属性的块314
16.6使用属性提示318
16.7 使用ATTEDIT去编辑属性320
16.8用ATTEDIT做全局性属性编辑321
16.9用ATTEXT命令来提取属性324
16.11 AutoCAD SQL Extension(ASE)328
16.10属性与DXF、DXB和IGES图形数据变换328
16.12小结329
第十七章高级尺寸标注330
17.1把尺寸变量集作为尺寸类型存储330
17.2 为图纸空间尺寸标注生成一个尺寸类型331
17.3尺寸变量的变化对类型的影响332
17.4放置纵坐标尺寸332
17.5模型空间的截面尺寸标注333
17.6用连续标注型尺寸标注335
17.7恢复、重新定义、检查现存尺寸方式335
17.8基准型尺寸的标注337
17.9对相关尺寸的理解说明338
17.10相关尺寸的使用339
17.11控制尺寸和延伸线340
17.12控制单位342
17.13给尺寸文字加上公差和上下限344
17.14控制尺寸标注文本345
17.15控制尺寸颜色及线的深浅347
17.16形体及相关尺寸的延伸和比例调节347
17.17改变尺寸终端(箭头)348
17.18小结349
18.1 使用DXF用于数据交换350
第十八章数据交换及其它应用350
18.2用IGES进行数据交换353
18.3光栅文件的输入和输出354
18.4通过PostScript交换数据358
18.5使用ASCTEXT输入文本360
18.6小结361
第五部分 AutoCAD和三维绘图364
第十九章 3D基础364
19.1了解轴测图364
19.2使用用户坐标系统369
19.3熟悉简单的三维视图370
19.5三维厚度374
19.4三维空间的二维实体的绘制374
19.6使用多视点控制图形显示和三维视图375
19.7用SoLID命令来产生三维实体377
19.8用HIDE命令来移动隐线378
19.9用熟悉的编辑命令作为3D工具379
19.10在3D里建立一个UCS380
19.11 用BLOCK和INSERT在三维空间插入块385
19.12在3D下编辑387
19.13 3D中的阴影线390
19.14观察桌子391
19.15建立三维多视图图形393
19.16小结394
第二十章使用三维实体395
20.1选择三维实体和网格395
20.2运用三维绘图工具395
20.3 3维实体的设置和建立397
20.4使用三维网格命令398
20.5使用3DFACES创建椅腿399
20.6具有不可见边的三维面的应用400
20.7三维折线网格的介绍401
20.8使用PFACE命令402
20.9 用RULESORF创建LegTop404
20.10完成底座安装405
20.11运用REVSURF命令406
20.12使用BOX AutoLISP命令409
20.13使用3D折线410
20.14 了解Partial REVSURFS及旋转方向410
20.15组合3D表面形成复杂网格结构412
20.16使用TABSURF命令412
20.17用REVSURF画旋转面413
20.18 用BDGESURF命令建立一个表面416
20.19使用PEDIT编辑网417
20.20用3DFACE、TABSURF和REVSURF420
完成椅子的座420
20.21插入3D模块421
20.22小结422
第二十一章三维动态显示423
21.1动态的观察图形423
21.2使用带有Slide和Script命令的动态显示424
21.3设置DVIEW424
21.4了解DVIEW命令425
21.5为透视图设置距离428
21.6使用TArget选择旋转视图429
21.7使用DVIEW清除障碍物431
21.8通过缩放来改变照像机的焦距433
21.9产生一个3维的滑动视图434
21.10使用正本文件显示自动滑动436
21.11使用低档动画软件AutoFlix437
21.12使用自动桌面动画、动画程序和438
3D studio创建图形438
21.13编辑、注释和绘制透视图形438
21.14 小结440
第二十二章阴影和透视详解441
22.1确定使用消隐、阴影或透视441
22.2使用SHADE442
22.3使用AutoCAD显示器443
22.4为AutoCAD显示器准备三维图形444
22.5调用光线、照像机的效果445
22.6使用光线和光洁度来增加图象效果448
22.7阴影模型距离因素450
22.8保存和打印显示图形451
22.9为重新显示开发图象451
22.10使用AutoShade和Renderman建立452
逼真图象452
22.11小结453
第二十三章三维和局部模型详解455
23.1三维模式的三种类型455
23.2开始局部建模方式455
23.3建立局部模型455
23.4立体建模方式的开始459
23.5使用原始物体来建立简单的模型461
23.6布尔型操作——AutoCAD的立体修改器463
23.7为删除素材建立立体工具464
23.8在现存的物体上建立圆角和倒角466
23.9控制立体模型的显示467
23.10建立圆环和球体的模型468
23.11建立冲压和旋转立体468
23.12两物体的交点、关系和SOLINT命令473
23.13为立体模型增加特性474
23.14改变一个立体的特性475
23.15转换非立体的三维几何图形成为立体模型478
23.16列出立体信息和控制变量表480
23.17把立体模型调整成为一个完美图形481
23.18组合投影图、剖面图和三维视图486
成为一个完美图形486
23.19小结487
附录A AutoCAD的安装、配置和故障检测…488
A.1设置在DOS环境中使用AutoCAD488
A.2建立和编辑环境文件490
A.3优选的硬件配置491
A.4安装AutoCAD492
A.5 AutoCAD的配置493
A.6使用AutoCAD的标准平板式菜单494
A.7使用启动批文件496
A.8在Microost窗口内使用AutoCAD499
A.9找到使用AutoCAD12.0时间题的解499
附录B DOS基础504
B.1了解硬件和软件504
B.2 DOS的层次505
B.3 CPU与存储器505
B.4 DOS操作系统506
B.5使用目录和文件508
B.6管理文件510
B.7文件恢复512
B.8程序的执行513
B.9 AutoCAD中的文件513
B.10改善AutoCAD性能514
附录C 定制AutoCAD516
C.1 使用习惯的原型图样516
C.2使用PGP文件518
C.3使用AutoCAD命令别名518
C.4使用AutoCAD命令宏519
C.5菜单宏519
C.6菜单宏提示522
C.7 AutoCAD系统变量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