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胃肠急症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Mark B.Taylor主编;潘国宗主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2165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97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10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胃肠急症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病人的临床表现1
(三)放射线检查1
目录1
第一章 上胃肠道异物1
一、前言1
二、临床特征1
(一)病人的资料1
三、硬币2
(五)内镜取食管异物的指征2
(四)解剖2
四、食团嵌塞4
五、尖锐异物6
(四)治疗9
(三)并发症9
六、纽扣电池9
(一)发生率9
(二)临床表现9
七、可卡因10
九、牙刷11
八、可透过X线的异物11
十、其他类型的异物12
十二、发病率及死亡率13
十一、咽部及环咽部异物的处理13
二、腐蚀损伤的病理生理学19
一、前言19
第二章 腐蚀性物质的食入19
(一)碱20
(一)急性期表现21
三、临床表现21
(二)酸21
(一)紧急处理——常规措施22
四、腐蚀性损伤的处理22
(二)后期表现22
(三)癌变危险22
(三)洗胃23
(二)中和作用23
(三)钡剂造影检查24
(二)内镜检查24
五、急诊处理——诊断24
(一)普通放射线检查24
(四)鼻胃管和吞线25
(三)抗生素和类固醇的前瞻性研究25
六、治疗25
(一)类固醇——1990年前的资料25
(二)抗生素——1990年以前的资料25
(九)住院过程26
(八)其他措施26
(五)预防性食管扩张26
(六)食管支架26
(七)肠外营养26
七、预后27
(一)医源性损伤31
二、病因学31
第三章 食管穿孔31
一、前言31
(二)Boerhaave's综合征33
(三)外伤34
四、临床表现35
三、病理生理35
(四)感染35
(五)肿瘤35
(六)其他35
(七)胸主动脉的病变35
五、诊断36
(一)非手术治疗38
六、治疗38
(二)手术治疗39
七、结果42
二、恶性食管梗阻的处理49
一、前言49
第四章 食管肿瘤的急性并发症49
(一)食管扩张50
(二)食管支架51
(三)激光治疗55
(四)双极(BICAP)肿瘤电极57
(五)恶性梗阻姑息治疗的其他方法58
(六)治疗方法的比较59
四、穿孔60
三、瘘管形成60
五、出血61
(二)治疗61
(一)诊断61
六、其他并发症62
(一)口咽型吞咽困难65
二、急性吞咽困难65
第五章 急性吞咽困难、吞咽痛和非心源性胸痛的处理65
一、前言65
(二)食管型吞咽困难67
(一)药片引起的食管损害73
三、吞咽痛73
(六)诊断74
(五)宿主移植反应74
(二)感染性食管炎74
(三)食管癌74
(四)胃食管反流病74
(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的特征75
(二)冠状动脉正常病人的预后75
四、非心源性胸痛75
(一)定义75
(四)食管源性胸痛76
(五)胸骨后疼痛的鉴别诊断78
(六)诊断80
(七)治疗81
(一)一般资料85
二、穿孔85
第六章 消化性溃疡病的并发症:穿孔和梗阻85
一、前言85
(二)临床表现86
(三)内科治疗87
(四)手术治疗88
(五)溃疡病穿孔治疗的推荐方案90
(一)临床表现91
三、梗阻91
(四)治疗结果92
(三)手术治疗92
(二)内科治疗92
(五)消化性溃疡病梗阻的治疗小结93
(一)抢救97
二、出血病人的初步评估97
第七章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97
一、前言97
(二)血制品的输注98
(四)病史及体格检查99
(三)治疗小组99
(五)预后100
(六)未行内镜检查时出血部位的确定101
三、内镜下的预后因素(近期出血性血痂)102
(七)胃管洗胃102
四、病人的分类103
五、内镜检查术104
(一)消化性溃疡病105
六、急性UGI出血的原因105
(四)阿司匹林及其他NSAIDs107
(三)糜烂性胃炎107
(二)吻合口溃疡107
(六)慢性糜烂性胃炎108
(五)乙醇108
(九)充血性胃病109
(八)胃肠道的放射病109
(七)应激相关性粘膜损伤109
(十一)食管炎110
(十)十二指肠炎110
(十二)Mallory-Weiss综合征111
(十四)血管畸形113
(十三)肿瘤113
(十五)胆道出血117
(十六)Dieulafoy单纯性溃疡118
(十七)主动脉小肠瘘119
(十八)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120
七、结束语121
一、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的病理生理学129
第八章 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129
(一)食管静脉曲张130
二、胃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胃病:自然病史130
(三)门脉高压胃病131
(二)胃静脉曲张131
(五)诊断性内镜132
(四)经验用药132
三、门脉高压出血的早期处理132
(一)胃灌洗和肠道准备132
(二)气管插管132
(三)恢复血容量132
(六)药物治疗133
(七)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134
(八)内镜下治疗135
(九)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137
(十)外科治疗138
(二)门脉高压胃病139
(一)胃静脉曲张139
四、门脉高压性出血:几种特殊情况139
五、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程序140
(四)妊娠140
(三)异位的静脉曲张140
(一)降低胃内酸度147
三、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药物治疗147
第九章 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药物治疗147
一、前言147
二、洗胃147
(二)氨甲环酸149
(六)硫糖铝150
(五)血管升压素(静脉应用)150
(三)生长抑素150
(四)前列腺素150
(二)接受抗凝治疗患者的处理151
(一)脱氨基-8-D精氨酸升压素和共轭雌激素151
四、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的治疗151
(一)活动性出血病变152
五、应激性粘膜损害152
(五)硫糖铝153
(四)H2受体拮抗剂153
(二)应激性糜烂综合征出血的预防153
(三)制酸制153
(八)预防治疗出血的副作用154
(七)其他药物治疗方法154
(六)前列腺素154
六、结语155
(二)实验室检查159
(一)早期会诊159
第十章 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159
一、前言159
二、历史背景159
三、动脉造影前准备159
四、动脉造影检查的时机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动脉造影检查160
(四)鼻胃管160
(三)内镜检查160
六、经导管治疗方案的选择161
五、动脉造影过程中临床医师在场的必要性161
(一)根据出血原因选择治疗方法162
(二)进展探讨165
七、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使用的栓塞材料167
九、经静脉灌注血管升压素治疗动脉性出血169
八、经动脉灌注血管升压素时病人的监护169
(二)血管升压素引起的并发症170
(一)动脉造影引起的并发症170
十、介入治疗的并发症170
十一、总结171
(三)栓塞引起的并发症171
二、内镜下溃疡性出血的血痂175
一、前言175
第十一章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175
三、哪些溃疡性出血的病人需要治疗?177
四、热凝的方法178
(二)电凝法180
(一)激光光凝治疗180
(三)加热探头183
(二)技术方法185
(一)作用机制185
五、硬化剂注射185
(三)结果186
(四)并发症187
七、应选用何种内镜治疗方法?188
六、注射法和热凝法的联合治疗188
八、结论189
二、手术适应证的选择195
一、前言195
第十二章 上胃肠道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195
(一)概述196
三、消化性溃疡出血196
(二)十二指肠溃疡198
(三)胃溃疡199
四、急性胃粘膜损伤200
(四)溃疡病手术并发症200
八、出血部位不明及罕见病变201
七、主动脉肠管瘘201
五、Mallory-Weiss综合征201
六、十二指肠憩室201
九、总结202
二、食管旁疝205
一、前言205
第十三章 膈疝和胃扭转205
(一)临床表现206
(二)诊断207
(三)治疗208
三、胃扭转210
(四)预后211
(三)治疗211
(一)临床表现211
(二)诊断211
五、创伤性膈疝212
四、先天性膈疝212
二、发病率215
一、前言215
第十四章 蜂窝织炎性胃炎215
三、病理216
五、先进的影像学检查217
四、临床表现217
九、死亡率218
八、治疗218
六、内镜检查218
七、鉴别诊断218
四、病因221
三、病理221
第十五章 急性胰腺炎221
一、定义和分类221
二、流行病学221
(一)病史223
六、临床表现223
五、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223
(二)淀粉酶224
(一)常规检查224
(二)体格检查224
七、实验室检查224
(四)其他血液检查225
(三)淀粉酶同工酶和淀粉酶清除率225
(一)一般治疗226
九、治疗226
(五)其他检查226
八、鉴别诊断226
(二)相关胆管疾病的治疗227
(三)早期ERCP228
二、急性胰腺炎231
一、前言231
第十六章 胰腺炎的并发症231
(二)呼吸系统并发症233
(一)全身并发症233
(三)水及电解质紊乱234
(七)局部并发症235
(六)凝血障碍235
(四)神经系统并发症235
(五)肝功能异常235
(一)胰腺假性囊肿239
三、慢性胰腺炎239
(五)脾及肠系膜静脉阻塞244
(四)胰性腹水244
(二)胆管梗阻244
(三)十二指肠梗阻244
四、结束语245
三、细菌学249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49
第十七章 急性胆囊炎249
一、前言249
(二)腹部放射线检查250
(一)实验室检查250
四、临床表现250
五、辅助检查250
(四)核素扫描251
(三)腹部超声检查251
六、鉴别诊断252
(三)手术治疗253
(二)手术时机253
七、治疗253
(一)抗生素253
(四)腹腔镜胆囊摘除术254
(六)内镜治疗255
(五)胆囊造口术255
八、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256
(一)胆囊穿孔256
(二)胆石性肠梗阻257
(三)气肿性胆囊炎258
九、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259
(五)Mirizzi综合征259
(四)胆囊积脓259
(一)急性胆管炎267
二、病理生理267
第十八章 胆管炎267
一、前言267
三、细菌学268
(二)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268
(一)实验室检查269
六、辅助检查269
四、病因及发病率269
五、临床表现269
(二)放射影像学检查270
(二)胆管炎的抗生素治疗271
(一)一般治疗271
七、鉴别诊断271
八、治疗271
(三)胆管减压手术272
九、急性胆管炎的预后274
十一、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275
十、胆管炎的并发症275
十三、先天性畸形276
十二、硬化性胆管炎276
十四、结论277
(三)治疗283
(二)病因283
第十九章 胰胆系急症的内镜治疗283
一、前言283
二、胆管炎283
(一)定义和临床表现283
(四)特殊类型的治疗28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88
(一)病因288
三、胆管损伤288
(三)胆漏的治疗289
(三)治疗290
(二)临床严重程度290
四、胆源性胰腺炎290
(一)病因学290
(三)胆胰管出血292
(二)胰腺损伤292
五、ERCP与妊娠292
六、其他类型胰腺炎292
(一)医源性胰腺炎292
七、急性胆囊炎的内镜治疗293
八、结束语294
四、发病率299
三、推荐定义299
第二十章 暴发性肝衰竭299
一、经典定义299
二、其他定义299
(一)病毒感染300
五、病因300
(三)药物和毒物诱发的暴发性肝衰竭303
(二)其他感染因素303
(四)暴发性肝衰竭的其他病因304
六、暴发性肝衰竭的病理305
(六)自身免疫性肝炎305
(五)暴发性肝衰竭的外科因素305
(二)代谢异常306
(一)神经系统异常306
七、临床表现306
(四)肾脏损伤307
(三)凝血障碍307
(六)心血管异常308
(五)胃肠系统异常308
八、暴发性肝衰竭的体格检查309
(八)感染309
(七)肺异常309
十、暴发性肝衰竭的病程和预后310
(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总结310
九、实验室检查310
(一)实验室诊断评价310
(一)一般治疗311
十一、暴发性肝衰竭的治疗311
(一)临床标准311
(二)病因标准311
(三)体格检查标准311
(四)实验室标准311
(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312
(五)人工肝支持314
(四)肝移植314
(三)药物治疗314
二、流行病学321
一、前言321
第二十一章 肝性脑病321
(二)精神状态的改变322
(一)肝性脑病的分期322
三、临床特征322
(四)肝性口臭323
(三)神经肌肉改变323
(一)氨324
四、实验室检查324
五、诱发因素325
(四)视觉诱发电位325
(二)谷氨酰胺325
(三)脑电图325
(三)感染326
(二)镇静药和麻醉药326
(一)氮负荷过度326
(二)营养缺乏327
(一)酒精327
六、鉴别诊断327
(三)假性神经递质328
(二)谷氨酰胺328
七、发病机制328
(一)氨328
(五)苯二氮?受体配基329
(四)GABA复合物329
(一)门体性脑病的治疗330
八、治疗330
(六)其他物质330
(七)发病机制假说330
(一)转移病人334
九、总结334
(二)暴发性肝衰竭的治疗334
(二)积极治疗335
三、临床特点339
二、肝肾综合征339
第二十二章 肝肾综合征339
一、前言339
四、诊断方面的考虑340
五、病理学341
(二)引起肾衰竭的药物344
(一)一般考虑344
六、治疗344
(六)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有创方法345
(五)肾血管扩张剂345
(三)排除可逆性的肾前性氮质血症345
(四)放腹水345
(九)其他治疗方法347
(八)血栓素抑制剂347
(七)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347
七、总结348
二、临床病因学353
一、前言353
第二十三章 急性高血氨综合征353
(二)实验室检查356
(一)临床表现356
三、Reye综合征356
(六)治疗357
(五)诊断357
(三)病理特点357
(四)其他器官357
四、尿素生成异常358
五、有机酸尿症,线粒体脂肪酸氧化和酮体生成异常359
六、总结360
五、病理生理学363
四、药理学363
第二十四章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363
一、前言363
二、历史背景363
三、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发生363
(一)共价结合364
六、细胞损伤机制364
(二)氧化应激反应365
(四)非实质细胞的因素366
(三)细胞内钙的平衡366
七、临床表现367
九、鉴别诊断368
八、病理368
十、酗酒者对乙酰氨基酚肝损害369
十三、影响对乙酰氨基酚肝脏损害的其他因素370
十二、治疗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对慢性肝病病人的肝脏毒害370
十一、治疗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对非酗酒者的慢性肝脏毒害370
十四、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评判371
十五、治疗372
十六、结论377
一、前言381
第二十五章 药物性肝损害381
三、急性肝损害382
二、药物性肝病谱382
四、急性肝损害的类型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关系383
五、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肝外表现386
六、中毒性肝损害机制387
七、中毒性损害388
(一)四氯化碳中毒389
(五)蕈类中毒390
(四)磷中毒390
(二)铁中毒390
(三)扑热息痛中毒390
(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91
(一)实质病变391
(六)其他药物过量391
八、特异性反应引起的肝损害391
九、慢性肝损害391
(四)脂肪变392
(三)亚急性肝坏死(SHN)392
(十)静脉闭塞性疾病393
(九)肝静脉栓塞393
(五)磷脂蓄积症(PL)393
(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393
(七)淤胆性病变393
(八)血管病变393
(四)慢性损害394
(三)肝衰394
(十一)紫癜性肝炎394
十、肿瘤394
十一、治疗394
(一)过量使用肝毒性药物394
(二)其他急性损害394
(三)抗风湿药物395
(二)神经精神类药物395
十二、特殊药物引起的肝损害395
(一)麻醉药395
(五)抗菌药396
(四)内分泌疾病用药396
(十)心血管病药物398
(九)驱虫药398
(六)抗真菌药398
(七)抗病毒药398
(八)抗寄生虫药398
(十四)其他药物399
(十三)抗癌和免疫抑制药物399
(十一)抗心绞痛药399
(十二)降脂药399
十三、评价400
二、病例选择405
一、前言405
第二十六章 肝移植405
三、移植时间406
(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407
(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07
四、特殊疾病407
(一)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07
(四)慢性活动性肝炎408
(七)胆管闭锁409
(六)恶性肿瘤409
(五)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硬化409
七、手术过程410
六、活体供体肝移植410
(八)代谢失调410
(九)混合性肝脏疾病410
五、再次肝移植410
八、免疫抑制411
(二)感染并发症412
(一)胆管并发症412
九、手术后并发症412
(四)血管并发症413
(三)排斥反应413
(五)神经并发症414
(七)恶性新生物415
(六)肾脏并发症415
四、肝脏活检419
三、实验室检查419
第二十七章 酒精性肝炎419
一、前言419
二、临床表现419
六、预后和死亡率420
五、鉴别诊断420
(二)营养补充421
(一)戒酒的措施421
七、治疗421
(三)皮质激素类药物422
(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423
(五)合成激素(anabolic steroids)423
(四)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423
(十一)肝移植424
(十)秋水仙素424
(七)D-青霉胺424
(八)肝脏保护因子424
(九)磷脂酰胆碱424
(一)血管瘤427
二、良性肿瘤427
第二十八章 肝脏占位性病变427
一、前言427
(二)局灶结节性增生(FNH)430
(三)肝腺瘤(HA)432
(一)肝细胞癌434
三、恶性肿瘤434
(三)肝血管肉瘤436
(二)纤维层癌436
(四)肝转移癌437
(一)细菌性脓肿439
四、肝脓肿439
(五)局部淋巴瘤439
(二)阿米巴肝脓肿442
(三)真菌性肝脓肿443
(四)肝棘球蚴病囊肿444
(一)单发性囊肿445
五、肝囊肿445
(二)多发性肝囊肿病(多囊肝)446
(二)再生结节448
(一)局灶性脂肪浸润448
六、其他肝脏病变448
七、对肝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程序449
(二)骨髓增生性疾病455
(一)口服避孕药/妊娠455
第二十九章 布-加综合征455
一、病因学455
二、临床表现456
(七)膜性蹼456
(三)高凝状态456
(四)外伤/肿瘤456
(五)感染/良性病变456
(六)其他456
(四)磁共振成像457
(三)腹部超声457
三、非侵袭性诊断性检查457
(一)肝-脾扫描457
(二)CT扫描457
(二)静脉造影458
(一)肝活检458
四、侵袭性诊断方法458
(二)外科治疗459
(一)内科治疗459
(三)动脉造影459
五、治疗459
二、腹水的鉴别诊断463
一、前言463
第三十章 腹水和急性腹腔积血463
三、诊断性腹腔穿刺464
五、肝硬化腹水的内科治疗465
四、腹腔穿刺的并发症465
(一)适应证465
(二)禁忌证465
九、腹壁疝466
八、张力性腹水466
六、难治性腹水466
七、腹水的并发症466
十一、腹水病人的急性腹腔积血467
十、肝性胸腔积液467
十三、治疗468
十二、诊断468
二、发病率473
一、定义473
第三十一章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73
四、临床表现474
三、病因474
六、腹水检查结果475
五、腹腔穿刺475
七、腹水培养476
九、治疗477
八、血培养477
十一、复发率,生存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478
十、预防478
(二)病史481
(一)出血特征481
第三十二章 下消化道出血481
一、前言481
二、出血患者的初步评估481
(四)初步治疗482
(三)体格检查482
(三)血管造影483
(二)放射性核素扫描483
三、诊断方法和评价483
(一)钡剂造影检查483
(五)小肠镜检查484
(四)急诊清肠的结肠镜检查484
(一)憩室病485
四、下消化道出血病因个论485
(六)手术中肠镜检查485
(七)外科手术485
(八)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485
(二)血管畸形487
(四)机械性/创伤性损伤491
(三)炎症/免疫性病变491
(五)肿瘤492
(八)子宫内膜异位症493
(七)麦克尔憩室493
(六)肠系膜缺血493
一、概述和分类501
第三十三章 肠梗阻501
三、病理生理502
二、病因502
(二)液体和电解质丢失503
(一)扩张503
五、细菌学504
四、肠绞窄504
(二)体格检查505
(一)症状505
六、临床表现505
七、X线检查506
(一)水和电解质507
十、治疗507
八、实验室检查507
九、特殊检查507
(四)手术508
(三)抗生素508
(二)插管508
十二、胆石性梗阻509
十一、预后509
十三、肠扭转511
(一)X线检查512
(二)治疗512
十四、肠套叠513
十五、无力性肠梗阻515
十六、大肠梗阻516
十七、其他518
(四)诱发因素523
(三)病理生理机制523
第三十四章 假性肠梗阻综合征523
一、前言523
二、急性假性结肠梗阻——Ogilvie综合征523
(一)引言523
(二)发生率523
(五)临床表现524
(六)放射线表现525
(八)治疗526
(七)并发症526
(九)预后528
(一)假性小肠梗阻的病因529
三、慢性假性小肠梗阻529
(三)常见的继发性慢性假性小肠梗阻530
(二)慢性假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表现530
(四)慢性假性小肠梗阻的检查方法531
(七)治疗532
(六)假性肠梗阻和机械性梗阻的鉴别诊断532
(五)确定潜在的缺陷532
三、起病和疼痛的特点537
二、时间顺序537
第三十五章 急性腹痛病人的诊断537
一、病史537
五、体格检查538
四、伴随症状538
六、辅助检查539
二、病因541
一、前言541
第三十六章 急性肠缺血541
(三)非闭塞性肠梗死543
(二)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543
(一)肠系膜动脉栓塞543
五、影像学改变544
四、实验室检查544
三、临床表现544
(二)罂粟碱545
(一)复苏和支持治疗545
六、治疗545
(六)手术治疗546
(五)非闭塞性肠缺血546
(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546
(四)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546
(七)术后护理547
八、完全梗死548
七、预后548
(三)临床表现550
(二)病因550
九、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550
(一)发病率550
(六)预后551
(五)治疗551
(四)诊断检查551
(二)发病率552
(一)病因552
十、缺血性结肠炎552
(四)结肠镜553
(三)临床表现553
(六)预后554
(五)治疗554
三、病理生理557
二、发病率557
第三十七章 憩室炎557
一、前言557
(一)憩室周围炎558
五、诊断和治疗558
四、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558
(一)憩室炎558
(二)鉴别诊断558
(三)梗阻558
(二)梗阻560
七、盲肠和升结肠的憩室炎561
六、免疫缺陷的病人561
(三)瘘管形成561
二、历史563
一、前言563
第三十八章 急性阑尾炎563
四、诊断564
三、发病机制564
(一)临床病史565
(二)体格检查566
(三)实验室检查567
(三)手术570
(二)抗生素治疗570
五、治疗570
(一)术前570
六、阑尾包块572
(二)脓肿573
(一)穿孔573
七、并发症573
九、总结574
八、附带阑尾切除术574
(三)门静脉炎574
(四)妇产科并发症574
二、病理579
一、前言579
第三十九章 盲肠炎579
五、诊断580
四、临床表现580
三、发病机制580
七、治疗581
六、鉴别诊断581
八、死亡率582
(一)病理生理585
四、溃疡性结肠炎585
第四十章 炎症性肠病585
一、前言585
二、流行病学585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585
五、暴发性结肠炎586
(二)临床表现586
(三)实验室检查587
(二)X线检查587
六、中毒性巨结肠587
(一)临床表现587
(六)药物治疗588
(五)鉴别诊断588
(四)预后588
七、穿孔590
(七)手术疗法590
(一)血栓栓塞性疾病591
九、肠外表现591
八、出血591
(三)心脏592
(二)动脉炎592
(八)皮肤593
(七)血液593
(四)肺脏593
(五)胰腺593
(六)肾脏593
(十二)造瘘口周围的静脉曲张594
(十一)肝脏疾病594
(九)眼部疾患594
(十)关节炎594
(四)胃十二指肠的Crohn病595
(三)口部表现595
十、Crohn病595
(一)病理生理学595
(二)临床特点595
(五)小肠的Crohn病596
(六)结肠Crohn病598
(九)肠外并发症599
(八)肛周瘘管和脓肿599
(七)Crohn病患者的消化道出血599
十一、妊娠和哺乳600
(一)柳氮磺胺吡啶601
十二、药物相关性急症601
(三)甲硝唑602
(二)5-氨基水杨酸602
(六)氨甲蝶呤603
(五)环孢菌素603
(四)6-MP和硫唑嘌呤603
(七)皮质激素604
三、流行病学611
二、病理生理611
第四十一章 假膜性结肠炎611
一、前言611
(四)暴发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612
(三)假膜性结肠炎612
四、临床表现612
(一)无结肠炎的抗生素性腹泻612
(二)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612
(六)抗生素无关的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结肠炎613
(五)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结肠炎合并炎症性肠病613
(二)毒素614
(一)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培养614
五、诊断试验614
(四)放射学检查615
(三)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615
(一)内科治疗616
六、治疗616
(一)麻痹性肠梗阻617
七、并发症及其处理617
(二)外科治疗617
(三)治疗原则617
九、复发618
八、随诊618
(二)中毒性巨结肠618
(三)肠穿孔618
(四)肠出血618
十、预防619
(三)急性并发症621
(二)内镜检查621
第四十二章 其他结肠急症621
一、化学性结肠炎621
(一)临床表现621
(一)缺血性622
二、药物性结肠炎622
(四)治疗622
(二)非缺血性623
(二)预后和治疗624
(一)临床表现624
三、抗生素相关性出血性结肠炎624
(三)急性并发症625
(二)临床表现625
四、粪块嵌塞625
(一)简介625
六、气腹症626
(二)急性并发症626
(四)治疗626
五、囊样肠积气626
(一)临床表现626
(一)急性并发症627
七、子宫内膜异位627
(五)预后628
(四)治疗628
(二)治疗628
八、非特异性结肠溃疡628
九、钡灌肠诱发的结肠穿孔628
(一)发生率628
(二)穿孔机制628
(三)临床表现628
一、急性腹泻患者的诊疗步骤633
第四十三章 感染性腹泻633
二、食物中毒636
(二)蜡样芽胞杆菌637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637
(四)大肠杆菌638
(三)产气荚膜杆菌638
(五)大肠杆菌0157:H7639
(六)沙门菌640
(七)志贺菌642
(八)弯曲菌643
(九)耶尔森菌644
(十)霍乱645
(十三)蓝氏贾第鞭毛虫646
(十二)产气单胞菌646
(十一)副溶血性弧菌646
(十四)阿米巴病647
(二)肠道病原649
(一)流行病学649
(十五)隐孢子虫649
三、旅行者腹泻649
(三)旅行者腹泻的诊断分析650
(五)预防651
(四)慢性腹泻651
四、妊娠期的急性腹泻652
(六)治疗652
五、急症并发症和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不常见表现655
(二)抗微生物治疗657
(一)抗腹泻药物657
六、急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657
第四十四章 热带病663
(一)人蛔虫665
一、蛔虫(线虫)感染665
(五)粪类圆线虫666
(四)鞭虫666
(二)钩虫(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666
(三)犬齿钩虫(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666
(九)结节线虫病667
(八)菲律宾毛线虫病667
(六)单异尖线虫,Pseudoterranova decipiens667
(七)哥斯达黎血管圆线虫病667
(一)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湄公河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刚果血吸虫668
三、吸虫(血吸虫和吸虫)感染668
二、绦虫(带虫)感染668
(一)牛带绦虫,链状带绦虫,阔节裂头绦虫668
(二)细粒棘球蚴病668
(四)布氏姜片虫669
(三)肝片吸虫,大片吸虫669
(二)华支睾吸虫,麝猫后睾吸虫,猫后睾吸虫669
(三)蓝氏贾第鞭毛虫,小粒隐孢子体,腹同形孢子球虫,珊瑚礁样孢子球虫,小孢子虫670
(二)结肠小袋虫670
四、原虫感染670
(一)溶组织阿米巴670
(二)霍乱弧菌,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以及其他常见细菌性和病毒性胃肠炎671
(一)结核分枝杆菌671
(四)锥虫671
(五)夏秋疟原虫671
五、分枝杆菌和细菌感染671
六、病毒感染672
(四)产气荚膜杆菌(引起坏死性肠炎)672
(三)伤寒杆菌672
(二)处理675
(一)表现和评估675
第四十五章 下消化道异物675
一、前言675
二、吞咽的异物675
(二)处理677
(一)表现和评估677
三、塞入的异物677
四、总结680
第四十六章 肛门直肠疾病683
(二)内外痔血栓形成(混合痔)684
(一)肛周血肿(血栓性外痔)684
一、对伴疼痛肛门疾病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684
二、痔684
(七)门静脉高压症685
(六)痔和妊娠685
(三)绞窄痔685
(四)痔和炎性肠病685
(五)痔切除术和HIV阳性及AIDS病人685
(八)痔切除术686
三、肛门直肠脓肿687
(十)内痔套扎术的并发症687
(九)痔切除术的并发症687
(一)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688
(四)括约肌间脓肿689
(三)坐骨直肠脓肿689
(二)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689
四、肛周坏死和会阴感染690
(七)血液恶性肿瘤引起的肛周感染690
(五)肛提肌上脓肿690
(六)保肛手术病人的脓肿690
六、肛裂691
五、橡皮筋套扎术后脓毒症691
二、病理生理693
一、正常解剖693
第四十七章 腹膜炎693
三、病因学695
四、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微生物病因学696
五、临床表现697
七、诊断698
六、并发症698
八、治疗699
十一、腹膜透析期间的腹膜炎701
十、预后701
九、辅助治疗701
(二)腹膜的生理705
(一)相关的解剖关系705
第四十八章 腹腔脓肿705
一、腹腔脓肿705
二、解剖和病生理学认识705
(三)腹膜炎病生理变化706
五、临床表现707
四、微生物学707
(四)全身炎症反应707
三、病因707
(五)计算机体层摄影(CT)708
(四)超声检查708
六、诊断方法708
(一)实验室检查708
(二)放射影像检查708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708
(一)支持疗法709
七、治疗709
(三)外科手术引流710
(二)经皮引流术710
(四)抗菌药物治疗711
(一)脾脓肿713
八、特殊类型的腹腔脓肿713
九、术后患者714
(四)中腹部脓肿714
(二)膈下脓肿714
(三)输卵管卵巢脓肿714
十一、总结715
十、并发症715
二、妊娠时的生理改变717
一、前言717
第四十九章 妊娠和肝病717
(五)治疗718
(四)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718
三、妊娠胆汁淤积718
四、妊娠肝内胆汁淤积718
(一)症状和体征718
(二)实验室检查和诊断718
(三)病理718
(二)实验室检查719
(一)症状和体征719
五、妊娠急性脂肪肝719
(四)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720
(三)病理720
六、先兆子痫/子痫721
(五)诊断及治疗721
(三)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722
(二)实验室检查722
(一)症状和体征722
(一)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723
七、HELLP综合征723
(四)诊断及治疗723
(三)诊断及治疗724
(二)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724
(四)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725
(三)诊断725
八、急性肝破裂725
(一)症状和体征725
(二)实验室检查725
(四)治疗726
(三)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726
(五)治疗726
九、Budd-Chiari综合征726
(一)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726
(二)诊断726
十、肝炎727
十二、慢性肝病孕妇的处理728
十一、慢性肝病728
(三)诊断733
(二)症状和体征733
第五十章 妊娠期急腹症733
一、前言733
二、急性阑尾炎733
(一)发病率733
(四)治疗734
(三)诊断734
(四)治疗734
(五)母亲和胎儿的预后734
三、急性胆囊炎734
(一)发病率734
(二)症状和体征734
(一)发病率735
五、胰腺炎735
(五)母亲和胎儿的预后735
四、消化性溃疡病735
(一)发病率735
(二)症状和体征735
(三)诊断735
(四)治疗735
(五)母亲和胎儿的预后735
(四)治疗736
(三)诊断736
(二)症状和体征736
(三)诊断736
(四)治疗736
(五)母亲和胎儿的预后736
六、炎性肠病736
(一)发病率736
(二)症状和体征736
(二)症状和体征737
(一)发病率737
七、肠梗阻737
(一)发生率737
(二)症状和体征737
(三)诊断和治疗737
(四)母亲和胎儿的预后737
八、异位妊娠737
十二、肝破裂738
十一、脾动脉瘤738
(三)诊断738
(四)治疗738
(五)母亲的死亡率738
九、附件扭转738
十、尿道疾病738
十六、结论739
十五、子宫破裂739
十三、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739
十四、植入胎盘739
三、辐射有关知识741
二、有关辐射的神话741
第五十一章 辐射与妊娠741
一、前言741
(一)辐射对胚胎的影响744
四、辐射的生物学效应744
(二)辐射和妊娠745
(一)诊断性检查和癌症745
(二)辐射和儿童恶性肿瘤745
(三)突变效应745
五、实际问题745
二、哺乳和药物751
一、前言751
第五十二章 消化系统药物与妊娠751
(二)西咪替丁752
(一)硫糖铝752
三、治疗溃疡病药752
(七)米索前列醇753
(六)奥美拉唑753
(三)法莫替丁753
(四)雷尼替丁753
(五)尼扎替丁753
(六)恩丹西酮754
(五)三甲氧苯酰胺754
四、止吐药754
(一)胃复安754
(二)异丙嗪754
(三)氯苯甲嗪和塞克利嗪754
(四)茶苯海明754
(九)磺琥辛酯钠,磺琥辛酯钙,磺琥辛酯钾755
(八)酚酞755
五、泻药755
(一)氢氧化镁/硫酸镁/柠檬酸镁755
(二)乳果糖755
(三)矿物油755
(四)波希鼠李皮755
(五)鼠李蒽酚755
(六)1,8-二羟蒽醌755
(七)蕃泻叶755
(一)Mesalamine(Rowasa,Asacol,Pentasal),Olsalazine(Dipentum)756
七、炎性肠病用药756
(十)车前子亲水性胶浆剂756
六、止泻药756
(一)氰苯哌酯756
(二)洛哌丁胺756
(三)樟脑阿片酊756
(四)瓷土/胶质756
(五)碱式水杨酸铋756
(三)强的松757
(二)柳氮磺胺吡啶757
十、环孢菌素758
九、硫唑嘌呤(依木兰)和6-巯基嘌呤758
八、氨甲蝶呤758
(四)制霉菌素759
(三)巴龙霉素759
十一、胆汁酸制剂759
(一)鹅胆酸759
(二)熊胆酸759
十二、抗生素759
(一)甲硝唑759
(二)万古霉素759
二、消化道梗阻763
一、前言763
第五十三章 儿科胃肠急症763
(一)食管闭锁764
三、消化道闭锁764
(三)空肠和回肠闭锁765
(二)十二指肠闭锁765
(一)食管766
四、先天性狭窄和隔膜(蹼)766
(四)结肠闭锁766
(三)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767
(二)胃窦及十二指肠狭窄和蹼767
五、外因性十二指肠梗阻768
(二)十二指肠重复畸形769
(一)食管和胃的重复畸形769
六、重复畸形769
七、伴或不伴肠扭转和旋转不良770
(四)结肠重复畸形770
(三)空肠和回肠重复畸形770
八、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病)771
十、腹壁缺损772
九、肛门直肠畸形和肛门闭锁772
十一、疝773
十二、胎便粘稠综合征774
十四、肠套叠775
十三、围生期胃肠穿孔775
十六、消化道扭转776
十五、阑尾炎776
十八、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77
十七、麦克尔憩室777
十九、胆道闭锁778
二十、新生儿和婴儿合并肝衰竭或无肝衰竭的肝大779
(一)发病率785
一、念珠菌食管炎785
第五十四章 免疫抑制患者的食管感染785
(六)内镜检查787
(五)放射学787
(二)病理生理787
(三)临床表现787
(四)并发症787
(七)病理学及微生物学788
(九)治疗789
(八)血清学789
(二)病理生理792
(一)发病率792
(十)预防792
二、单纯疱疹食管炎792
(六)内镜793
(五)放射学793
(三)临床表现793
(四)并发症793
(八)治疗794
(七)病理学及微生物学794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795
(二)病理生理795
(九)预防795
三、巨细胞病毒食管炎795
(一)发病率795
(五)内镜796
(四)放射学796
(七)治疗797
(六)病理及微生物学797
(三)曲菌病798
(二)非结核分枝杆菌食管炎798
(八)预防798
四、其他病原体引起的食管感染798
(一)结核性食管炎798
(二)放射学799
(一)临床表现及并发症799
(四)细菌性食管炎799
(五)其他微生物799
五、艾滋病患者特发性食管溃疡799
七、免疫抑制患者出现食管症状的诊断及治疗800
六、食管症状的非感染性病因800
(三)内镜800
(四)病理800
(五)治疗800
(三)隐孢子虫807
(二)病因807
第五十五章 AIDS的胃肠道并发症807
一、前言807
二、腹泻807
(一)发病率807
(四)微孢子虫808
(六)环孢子虫809
(五)等孢子虫809
(八)鸟型分枝杆菌复合体810
(七)其他原虫810
(十三)巨细胞病毒811
(十二)其他细菌811
(九)沙门菌属811
(十)弯曲菌属811
(十一)难辨梭状芽胞杆菌811
(十六)真菌812
(十五)其他病毒812
(十四)单纯疱疹病毒(HSV)812
(十九)HIV阳性患者腹泻的诊治方法813
(十八)特发性腹泻813
(十七)药物813
(二十)治疗815
(三)临床表现与处理816
(二)病因816
三、胃肠道出血816
(一)发病率816
(二)病因816
(三)临床表现、处理和治疗816
四、腹痛816
(一)发生率816
(四)治疗817
(三)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818
(二)病因818
五、胰腺炎818
(一)发生率818
(二)病因818
(三)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818
(四)治疗818
六、胆管疾病818
(一)发病率818
七、肝脏疾病819
(四)治疗819
八、结论821
(二)恶心、呕吐或厌食患者的处理829
(一)恶心、呕吐和厌食的原因829
第五十六章 骨髓和干细胞移植的肠道和肝脏并发症829
一、前言829
二、恶心、呕吐和厌食829
(一)肝脏疾病的原因830
三、肝脏疾病830
(二)肝脏疾病患者的处理834
(一)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的原因836
四、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836
(一)出血的原因838
五、胃肠出血838
(二)吞咽困难和疼痛患者的处理838
(一)腹泻的原因840
六、腹泻840
(二)肠道出血患者的处理840
(二)腹泻患者的处理841
(一)腹痛的原因842
七、腹痛842
(二)腹痛患者的处理844
二、与术前用药有关的并发症851
一、前言851
第五十七章 上消化道内镜、结肠镜、小肠镜及超声内镜的并发症以及术中处理851
(一)哌替啶852
(三)苯二氮?类853
(二)纳洛酮853
(四)氟马泽尼854
(二)菌血症855
(一)感染的传播855
(五)局部麻醉855
三、感染并发症855
四、抗生素的预防应用857
(三)内镜术与心内膜炎857
五、心肺并发症858
(二)穿孔859
(一)出血859
六、上消化道内镜术中的并发症859
(六)胃和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的并发症860
(五)内镜嵌顿860
(三)良性气肿并发症860
(四)结肠和小肠穿孔860
(一)出血861
七、结肠镜术的并发症861
(七)其他并发症861
(三)迟发性出血862
(二)即刻出血862
(四)穿孔863
(六)良性气性并发症865
(五)息肉切除术电凝综合征865
(九)结肠爆炸866
(八)肠道准备的并发症866
(七)脾脏损伤866
(十六)内镜下点墨标记的并发症867
(十五)中毒性巨结肠867
(十)圈套器嵌顿867
(十一)疝囊嵌顿867
(十二)肠扭转867
(十三)阑尾并发症867
(十四)输尿管残端误切867
八、超声内镜的并发症868
(二十)手术后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术后并发症868
(十七)急性胰腺炎868
(十八)戊二醛所致的结肠炎868
(十九)少见的其他并发症868
(二)引导牵拉式小肠镜869
(一)推进式小肠镜869
九、小肠镜的并发症869
(一)对医疗过失的主要指控870
十、内镜操作过程中其他危险的处置870
(三)病史871
(二)知情同意871
十一、建议872
(四)与内镜操作相关的起诉风险872
二、并发症的定义883
一、前言883
第五十八章 ERCP诊断与治疗的并发症883
四、胰胆检查的并发症884
三、一般危险性884
(一)胰腺炎885
(三)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后出血887
(二)脓毒症887
(四)括约肌切开后十二指肠后壁穿孔889
(二)与支架有关的问题890
(一)与网篮有关的问题890
(五)胆管的穿孔890
五、器械和配件所引发的并发症890
七、结论891
六、ERCP及其治疗的迟发并发症891
(三)其他配件有关的问题891
二、内镜下静脉曲线硬化治疗897
一、前言897
第五十九章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疗法、硬化疗法、气囊压迫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的并发症897
(四)溃疡899
(三)吞咽困难899
三、局部并发症899
(一)疼痛和运动障碍899
(二)胃食管反流899
(五)狭窄/缩窄900
(七)穿孔901
(六)出血901
(二)发热902
(一)硬化剂的作用902
(八)癌变902
(九)创伤902
四、全身性并发症902
(四)肺部并发症903
(三)菌血症和脓毒症903
(七)死亡率904
(六)心血管并发症904
(五)纵隔炎904
(三)菌血症905
(二)吞咽困难905
(八)儿童和妊娠妇女905
五、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治疗905
六、与静脉曲张套扎技术有关的并发症905
(一)溃疡905
(一)门体性脑病906
九、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906
七、与外套管有关的并发症906
(一)穿孔906
(二)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裂伤/纵隔气肿906
八、内镜下硬化治疗和静脉曲张套扎治疗中并发症的比较906
十、气囊压迫治疗术907
(四)其他907
(二)分流道狭窄和堵塞907
(三)死亡率907
(四)穿孔908
(三)压力作用908
十一、气囊压迫术的并发症908
(一)吸入性肺炎908
(二)气道堵塞908
(五)嵌塞909
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的适应证917
一、前言917
第六十章 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和小肠造瘘术的并发症917
五、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并发症918
四、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技术918
三、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的禁忌证918
(三)出血919
(二)胃结肠瘘919
(一)支气管误吸入919
(五)造瘘管移位与固定瓣埋陷综合征920
(四)造瘘管漏与腹膜炎920
(六)胃造瘘管脱位与小肠梗阻921
(九)坏死性肌膜炎922
(八)伤口感染922
(七)胃造瘘周围渗出922
(十四)急性胃扩张923
(十三)胃造瘘管阻塞923
(十)念珠菌蜂窝织炎923
(十一)气腹923
(十二)轻度皮下气肿923
(二)腹痛924
(一)发热924
六、胃造瘘管取出和重置并发症924
七、胃造瘘扣的并发症924
(三)出血925
(二)呼吸道误吸925
(三)其他925
八、经皮内镜下小肠造瘘术并发症925
(一)营养管功能不良925
三、肝活检术的禁忌证931
二、肝活检术的适应证931
第六十一章 肝活检术的并发症931
一、前言931
四、肝活检术的操作932
五、经皮肝活检术的并发症933
(一)出血934
(三)菌血症936
(二)胆道并发症936
六、死亡率937
(四)其他并发症937
八、结论938
七、经颈静脉肝活检术并发症938
二、并发症:回顾性的总结941
一、前言941
第六十二章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并发症941
(一)心肺功能942
三、术前准备942
(一)制造气腹943
四、术中并发症943
(二)各种各样的术前情况943
五、腹腔镜相关的术后并发症944
(四)器械操作944
(二)气腹944
(三)套管针的插入944
(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45
六、与特定手术有关的并发症945
(一)气腹945
(二)肠道损伤945
(三)泌尿生殖系统损伤945
(四)出血945
(五)感染945
(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947
(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47
七、结论948
(五)腹腔镜结肠切除术948
(四)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948
(一)食管损伤的诊断953
一、食管953
第六十三章 食管、胃、小肠的创伤953
(四)腐蚀物的误食954
(三)食管的穿透伤954
(二)食管的钝性损伤954
(七)治疗955
(六)内镜所致穿孔955
(五)异物性穿孔955
(二)胃穿透伤956
(一)胃钝性损伤956
(八)并发症956
二、胃956
(一)小肠损伤的诊断957
三、小肠957
(三)胃修补技术957
(四)并发症957
(四)修补技术958
(三)小肠穿透性损伤958
(二)小肠的钝性损伤958
四、结语959
(五)并发症959
(四)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963
(三)诊断性腹腔冲洗(DPL)963
第六十四章 结肠和直肠损伤963
一、前言963
二、结肠和直肠损伤的诊断963
(一)手术探查963
(二)反复的体格检查963
(二)手术治疗964
(一)围手术期治疗964
(五)诊断性腹腔镜探查术964
三、直肠损伤的诊断964
四、医源性损伤的诊断964
五、结、直肠损伤的治疗964
六、结语965
(三)手术后治疗965
三、诊断967
二、损伤的病因学和类型967
第六十五章 十二指肠和胰腺损伤967
一、前言967
(一)十二指肠损伤968
五、各种损伤的治疗968
四、治疗968
(二)胰腺损伤969
(三)复合损伤971
七、预后972
六、引流972
(四)复杂损伤972
(五)十二指肠血肿972
八、总结973
三、穿透伤975
二、早期处理975
第六十六章 肝脏损伤975
一、损伤的分类975
七、超声检查976
六、CT检查976
四、钝性损伤976
五、辅助诊断试验976
十、非手术疗法977
九、联合伤977
八、腹腔镜检查977
(一)手术治疗978
十一、复杂的肝脏损伤978
(二)引流980
(四)肝动脉结扎981
(三)肝脏切除981
(一)诊断和治疗982
十四、后期并发症982
十二、近肝静脉的损伤982
十三、肝周填塞982
(二)肝内血肿983
十六、肝外胆管损伤984
十五、肝脏损伤的处理原则984
二、脾切除后脓毒症989
一、前言989
第六十七章 脾脏创伤989
五、脾脏创伤的流行病学990
四、脾脏创伤的分级990
三、解剖990
(一)诊断性腹腔灌洗991
六、诊断991
(五)诊断性腹腔镜检查992
(四)腹部超声检查992
(二)胸片992
(三)CT992
(二)脾脏修补术993
(一)非手术治疗993
七、脾脏的保留993
(二)钝击伤994
(一)穿透伤994
(三)脾动脉结扎术994
八、脾切除994
九、各种脾脏创伤的处置方法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