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歌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诗歌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238418.jpg)
- 谭宪昭 著
- 出版社: 广东省肇庆新华印刷厂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诗歌的特点1
一、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2
二、诗歌在内容上的特点16
(五)冲淡19
三、诗歌在表现方法上的特点20
四、诗歌在排列形式上的特点22
第二章诗歌的种类27
第一节抒情诗和叙事诗27
第二节 自由诗和格律诗29
一、古体诗31
二、律诗33
五言律诗格式39
七言律诗格式41
三、绝诗42
七言绝诗格式44
五言绝诗格式44
四、排律45
五、词47
(1)词调47
(2)词牌49
(3)词的种类51
(4)词的平仄55
(5)词的押韵55
(6)词的对仗60
(7)词谱62
2. 渔父引62
3. 渔歌子62
1. 十六字令62
4. 忆江南63
5. 捣练子64
6. 潇湘神64
7. 南歌子65
8. 如梦令65
9. 南乡子66
10.诉衷情66
11.天仙子67
12.生查子67
13.秋风清68
14.忆王孙68
15.采桑子68
16.卜算子69
17.长相思69
18.调笑令70
19.浪淘沙71
20.浣溪沙71
23.江城子72
22.江南春72
21.摊破浣溪沙72
24.画堂春73
25.鹧鸪天73
27.忆秦娥74
26.菩萨蛮74
28.蝶恋花75
29.满江红75
30.念奴娇76
31.雨霖铃77
32.西江月78
33.水调歌头78
34.木兰花令79
35.减字木兰花80
36.清平乐80
38.沁园春81
37.渔家傲81
39.贺新郎82
40.相见欢83
41.谒金门83
42.醉花阴84
43.破阵子84
44.青玉案85
45.永遇乐85
46.桂枝香86
47.摸鱼儿87
48.鹊桥仙87
49.虞美人88
50.满庭芳88
51.祝英台近89
52.一剪梅90
53.东风第一枝90
54.凤凰台上忆吹箫91
55.扬州慢92
56.水龙吟92
57.八声甘州93
58.六州歌头94
59.兰陵王95
60.莺啼序96
六、曲97
(1)曲的种类98
(2)曲调与宫调104
(3)曲词的四声106
(4)曲的对偶107
(5)曲的衬字与曲字的增损109
(6)曲的用韵110
3. 〔黄钟〕昼夜乐113
(7)曲谱113
1. 〔黄钟〕节节高113
2. 〔黄钟〕出队子113
5. 〔正宫〕醉太平114
4. 〔正宫〕脱布衫114
6. 〔正宫〕甘草子115
7. 〔小石调〕天上谣115
8. 〔仙吕〕一半儿115
9. 〔仙吕〕青哥儿116
10. 〔仙吕〕六幺令116
11. 〔中吕〕红绣鞋116
12. 〔中吕〕普天乐116
16. 〔中吕〕四块玉117
15. 〔中吕〕翠盘秋117
14. 〔中吕〕快活三117
13. 〔中吕〕喜春来117
17. 〔中吕〕阅金经118
18. 〔双调〕沉醉东风118
19. 〔双调〕得胜令118
20. 〔双调〕大德歌118
21. 〔双调〕捣练子119
22. 〔双调〕河西水仙子119
23. 〔双调〕骤雨打新荷119
24. 〔双调〕德胜乐119
25. 〔双调〕楚天谣120
28. 〔越调〕寨儿令120
26. 〔双调〕山丹花120
27. 〔越调〕天净沙120
31. 〔商调〕望远行121
29. 〔越调〕庆元贞121
30. 〔越调〕凭栏人121
32. 〔中吕〕卖花声122
33. 〔正宫〕塞鸿秋122
34. 〔商调〕梧叶儿122
35. 〔商调〕拨不断122
36.〔双调〕折桂令123
37. 〔中吕〕山坡羊123
38. 〔黄钟宫〕人月圆123
39.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124
40. 〔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124
41. 〔双调〕殿前欢125
42. 〔中吕宫〕醉高歌125
43. 〔双调〕清江引125
44. 〔双调〕水仙子126
45. 〔南吕〕一枝花126
46. 〔越调〕紫花儿序126
七、民歌和民谣127
八、商籁——十四行诗130
九、枪杆诗、街头诗、传单诗131
十、科学诗132
十一、儿童诗133
十二、散文诗134
十三、宝塔诗136
十四、回文诗词137
第三章诗歌的作用138
第四章我国诗歌的起源和发展规律147
第一节我国诗歌的起源147
第二节我国诗歌发展的规律149
甲、我国诗歌发展的外部规律149
乙、我国诗歌发展的内部规律171
第五章我国诗歌的风格和流派177
第一节研究诗歌风格和流派的意义177
第二节我国诗歌的风格179
(一)豪放184
(二)婉约186
(三)清新187
(四)含蓄188
(七)雄奇191
(六)绮丽191
(八)自然193
(九)清幽193
(十)沉郁193
(十一)飘逸195
(十二)悲壮195
(十三)委婉196
(十四)风趣196
(十五)质朴197
(十六)明朗198
(十七)缜密198
第三节我国诗歌的流派199
(十八)洗炼199
第六章对诗歌的欣赏和评论228
第一节对诗歌的欣赏228
第二节对诗歌的评论253
第七章关于诗歌的写作259
附录276
(一)分辨古代平上去入四声的方法276
(二)佩文诗韵简编278
(三)词韵简编289
(四)中原音韵简编305
(五)十三辙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