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器官功能衰竭的现代治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器官功能衰竭的现代治疗](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237741.jpg)
- 张心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济南出版社
- ISBN:780572775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器官功能衰竭的现代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呼吸衰竭(呼衰)1
第一节 呼衰的解剖学基础1
胸廓1
呼吸道2
肺泡2
第二节 呼吸生理3
呼吸道生理3
肺呼吸活动的调节4
肺的气体交换功能5
第三节 呼衰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5
血液中的气体6
呼衰的病因及发病机理9
呼衰致肺性脑病的病理生理11
呼衰致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的发病机理11
第四节 呼衰的临床表现12
呼衰原发病的临床表现12
低氧血症的临床表现13
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14
第五节 呼衰的监测项目14
通气监测14
死腔量监护14
肺内分流的监护16
右心漂浮导管测定的监护16
床边简易监护的几种方法17
第六节 呼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8
呼衰的诊断18
呼衰的鉴别诊断18
低氧血症19
第七节 呼衰的并发症19
高碳酸血症21
低渗血症22
高粘血症25
呼吸性酸碱紊乱26
第八节 呼衰的治疗29
呼衰原发病的治疗29
保持气道通畅29
氧疗29
机械呼吸30
纠正酸碱紊乱32
纠正低渗血症35
纠正高粘血症36
病因与发病机理37
第九节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37
病理变化38
病理生理39
临床表现39
实验室检查40
诊断与鉴别诊断40
治疗41
预防44
预后44
第十节 非心源性肺水肿44
病因与分类44
发病机理45
临床表现46
临床分型与分期46
诊断与鉴别诊断47
辅助检查47
治疗48
第十一节 呼吸肌疲劳49
病因与分类49
发病机理50
诊断50
治疗51
第二章 心力衰竭(心衰)54
第一节 心衰的解剖学基础54
心脏与血管的形态结构54
心脏的超微结构与舒缩功能55
第二节 心脏的生理功能57
前负荷57
心脏结构的完整性58
病理解剖学改变58
第三节 心衰的病理生理与病理58
后负荷58
心室收缩与舒张运动的协调性58
心率58
心肌收缩性58
病理生理学改变59
第四节 心衰的病因与分类60
心衰的病因60
心衰的分类61
第五节 心衰的发病机理63
心肌收缩减弱63
心脏各部舒缩活动的失调65
第六节 心衰的临床表现65
心室舒张顺应性异常65
收缩功能不全性心衰66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69
第七节 心衰的监测项目69
临床意义69
监测指标70
第八节 心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72
心衰的诊断72
辅助检查74
心衰的鉴别诊断75
第九节 心衰的治疗77
治疗原则、治疗决策的选择和疗效判定标准77
心衰的病因治疗79
心衰的一般疗法80
强心甙的应用81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应用89
利尿剂的应用91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93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101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的治疗102
第十节 急性心衰的治疗103
体位103
纠正缺氧103
吗啡103
快速利尿剂103
对心衰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分析104
第十一节 难治性心衰104
其他措施104
强心药104
血管扩张剂104
氨茶碱104
心衰治疗的强化105
第三章 肝功能衰竭(肝衰)107
第一节 肝衰的解剖学基础107
肝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107
肝细胞的亚微结构107
第二节 肝脏的生理功能109
代谢功能109
排泄功能110
解毒功能111
凝血功能111
肝实质细胞功能障碍112
第三节 肝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12
造血功能112
Kupffer细胞功能障碍113
第四节 肝衰的病因、病理与发病114
机理114
病因114
病理114
发病机理115
第五节 肝衰的临床表现115
急性肝衰的临床表现115
慢性肝衰的临床表现116
第六节 肝衰的监测项目116
肝功能检查的方法、临床意义及正常值117
特殊检查117
免疫学检查117
肝功能的主要监测项目117
第七节 肝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20
肝衰的诊断120
肝衰的鉴别诊断120
第八节 肝衰的治疗121
补液疗法121
支链氨基酸疗法121
鲜血、血浆及白蛋白121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121
抗病毒治疗12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122
出血的治疗122
前列腺素E1122
莨菪碱122
免疫调控治疗122
胎肝细胞悬液的应用123
第九节 肝性脑病123
分类124
临床分期124
发病机理124
诱因125
治疗126
第十节 肝肾综合征128
诊断128
治疗128
肾脏的泌尿功能130
第二节 肾脏的生理功能130
第一节 肾衰的解剖学基础130
第四章 肾功能衰竭(肾衰)130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134
第三节 肾衰的病因135
急性肾衰的病因135
慢性肾衰的病因137
第四节 肾衰的病理生理与病理138
急性肾衰的病理生理与病理138
慢性肾衰的病理生理与病理138
第五节 肾衰的发病机理140
急性肾衰的发病机理140
慢性肾衰的发病机理141
急性肾衰的临床表现142
第六节 肾衰的临床表现142
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144
第七节 肾衰的监测项目145
尿液常规检查145
肾血流量测定145
血中氮质代谢产物浓度的测定145
肾小管功能检查146
放射性核素肾脏检查146
超声诊断146
第八节 肾衰的诊断146
急性肾衰的诊断146
慢性肾衰的诊断147
第九节 肾衰的治疗147
治疗原则147
透析疗法148
治疗方案148
中医治疗148
肾脏移植149
第五章 脑功能衰竭(脑衰)151
第一节 脑衰的解剖学基础151
昏迷的解剖生理学基础151
脑的不同部位损害与昏迷的关系152
第二节 脑的生理功能153
脑循环153
脑的能量代谢155
脑的生理功能155
第三节 急性脑衰的病因与分类157
颅内病变157
脑水肿158
第四节 急性脑衰的病理与病理生理158
全身性病变158
颅内高压症159
脑疝160
第五节 急性脑衰的发病机理162
脑能量代谢障碍162
脑缺氧162
脑缺血162
假性神经递质164
第六节 急性脑衰的临床表现165
意识障碍165
意识障碍伴有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166
颅内高压症167
胃肠功能障碍168
体温变化168
呼吸功能紊乱168
循环障碍168
脑疝169
急性脑衰的并发症169
脑死亡169
第七节 急性脑衰的监测项目170
颅内压监护170
神经电生理监护172
第八节 急性脑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74
有无急性脑衰175
意识障碍的程度175
意识障碍的定位诊断176
急性脑衰的病因诊断177
对症治疗179
病因治疗179
第九节 急性脑衰的治疗179
颅内压增高与脑水肿的治疗181
冬眠低温疗法184
高压氧疗法186
改善脑代谢187
支持疗法193
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195
急性脑衰的预后195
第十节 脑心综合征196
发病机理196
诊断197
治疗197
第十一节 心脑综合征199
治疗200
发病机理200
诊断200
第六章 凝血功能衰竭(凝衰)202
第一节 正常凝血功能202
凝血因子202
凝血过程202
第二节 抗凝血系统203
抗凝系统203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205
第三节 凝衰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06
凝衰的病因206
凝衰的发病机理206
筛选试验207
第四节 凝衰的监测项目207
确诊试验209
第五节 凝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11
诊断211
鉴别诊断212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14
病因214
发病机理217
临床表现218
实验室检查218
诊断219
防治220
预后222
胃的解剖223
第一节 胃肠衰的解剖学基础223
第七章 胃肠道功能衰竭(胃肠衰)223
肠的解剖224
第二节 胃肠道的生理功能227
胃的生理功能227
肠的生理功能230
第三节 胃肠衰的病因与发病机理231
病因231
发病机理233
第四节 胃肠衰的临床表现234
急性胃粘膜病变234
麻痹性肠梗阻234
肠鸣音听诊235
心脏循环监测235
胃液pH测定235
胃粘膜屏障功能检查235
第五节 胃肠衰的监测项目235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监测236
内镜检查236
x线检查236
第六节 胃肠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36
第七节 胃肠衰的治疗237
急性胃粘膜病变237
麻痹性肠梗阻241
第八节 上消化道出血242
病因242
病理生理242
出血部位的鉴别诊断243
临床表现243
病因诊断244
预后与再出血的预测247
治疗247
第九节 下消化道出血253
病因253
诊断253
鉴别诊断255
治疗257
第八章 免疫功能衰竭(免衰)260
第一节 免疫器官及其生理功能260
中枢免疫器官260
周围免疫器官261
继发性免衰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64
第二节 免衰的病因与发病机理264
原发性免衰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64
第三节 免衰的监测项目265
B细胞测定265
T细胞测定265
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测定266
生化试验266
补体测定267
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267
溶菌酶的测定267
白细胞介素—Ⅱ的诱生和测定267
脾功能测定267
各种细胞毒试验267
提示B细胞衰竭的临床表现268
提示T细胞衰竭的临床表现268
第四节 免衰的诊断268
提示B与T淋巴细胞衰竭的临床表现269
提示不明确的T或B细胞衰竭的269
临床表现269
第五节 免衰的治疗269
一般疗法269
预防并控制感染269
免疫制品的应用269
免疫增强剂269
免疫重建270
中药方剂271
胰岛素272
第一节 胰岛的生理功能272
第九章 胰岛功能衰竭(胰岛衰)272
胰高糖素273
生长激素抑制激素274
第二节 胰岛衰的病因与发病机理274
IDDM275
营养不良相关性糖尿病276
其他原因276
第三节 胰岛衰的临床表现276
典型症状276
体征277
第四节 胰岛衰的监测项目277
尿液检查277
胰岛素与C肽测定278
糖化血清蛋白与果糖胺测定278
糖化血红蛋白(GHbA1)278
血糖测定278
胰岛细胞抗体(ICA)的测定279
第五节 胰岛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279
诊断要点279
鉴别诊断279
第六节 胰岛衰的治疗280
运动疗法280
饮食疗法282
胰岛素疗法284
胰岛素泵疗法29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295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治疗297
胰腺或胰岛移植及其研究进展298
IDDM的免疫疗法及其进展302
第十章 肾上腺皮质机能衰竭(肾上腺衰)305
第一节 肾上腺的解剖生理学基础305
解剖学基础305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化学305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307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308
第二节 肾上腺衰的病因及发病机理311
原发性肾上腺衰的病因与机理311
继发性肾上腺衰的病因与机理313
急性肾上腺衰的病因与机理313
第三节 肾上腺衰的临床表现313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衰的临床表现313
继发性肾上腺衰的临床表现314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衰的监测315
急性肾上腺衰的临床表现315
第四节 肾上腺衰的监测项目315
继发性肾上腺衰的监测317
第五节 肾上腺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19
肾上腺衰的诊断319
肾上腺衰的鉴别诊断320
第六节 肾上腺衰的防治322
预防322
治疗322
疗效观察327
预后327
第一节 正常能量代谢328
糖代谢328
第十一章 能量代谢功能衰竭328
脂肪代谢329
氨基酸代谢330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330
第二节 不同组织及病理条件下的331
能源代谢331
不同组织能源利用的特点331
病理条件下的能量代谢331
第三节 机体对代谢异常的病理334
生理反应334
血管张力变化334
心脏的代偿改变334
第四节 能量代谢衰竭的治疗335
营养支持疗法335
肺脏的代偿改变335
呼吸支持疗法338
心脏支持疗法338
第十二章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39
第一节 MOF的病因339
病因339
诱发因素339
第二节 MOF的发病机理及病理341
生理341
发病机理341
发病顺序346
病理生理346
临床表现348
第三节 MOF的临床表现及分期348
临床分期349
第四节 MOF的监测项目351
呼吸监测351
循环动力监测351
肾功能监测351
肝功能监测352
凝血功能监测352
中枢神经系统监测352
第五节 MOF的诊断352
诊断标准352
临床分级诊断标准354
第六节 MOF的治疗与预防355
治疗355
预防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