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 赵国祥,杨巍峰编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274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管理的涵义与管理在现代社会活动1

中的意义1

一、管理的涵义1

一、人际交往概念的分析 (373

二、管理在现代社会活动中的意义4

三、管理要以人为中心,管人要以管“心”为根本6

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与心理的实质9

一、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9

二、关于人的心理实质的科学认识14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20

和方法20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0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0

二、管理心理学的任务21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4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5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工具27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30

的历史沿革36

第一节早期的管理心理学思想概述36

一、我国古代的管理心理学思想述要36

第三章 管理心理学思想和管理心理学36

二、国外的早期管理心理学思想40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沿革概述45

一、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沿革45

二、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的基本53

情况53

第四章人性理论和管理53

一、 “工具人”的人性假设与管理58

第一节西方“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58

二、 “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59

三、 “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64

第二节西方“自动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67

一、“自动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67

二、“复杂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71

第三节我国管理心理学的人性理论观点74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思想75

二、公有制条件下的“主权人”的人性假设理论77

三、 “社会环境中的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管理78

第五章 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分析86

第一节个体行为积极性概述86

一、个体行为积极性的一般概念及表现86

二、影响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心理要素之间的关系87

动机89

一、个体行为积极性与个体的需要89

第二节个体行为积极性与个体的需要和89

二、个体行为积极性与个体的行为动机94

第三节 个体行为积极性与个体主观上的行为目标102

一、目标的一般概念102

二、目标的功能103

三、个体目标选择的一般标准及影响因素104

第六章 被管理者生产、工作积极性的112

激励112

第一节激励理论的概述112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应用114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14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22

三、奥尔德弗的“ERG”理论127

四、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130

五、内容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35

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应用148

一、佛隆的期望理论148

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52

三、目标设置理论155

四、过程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57

第四节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166

一、强化理论167

二、挫折理论170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175

附:激励反馈问卷调查表184

第七章 态度理论及其应用190

第一节态度概述190

一、态度的基本概念190

二、态度的构成因素192

三、态度的功能193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195

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95

二、态度的具体的形成过程202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理论、过程、途径与方法204

一、几种主要的态度改变理论204

二、态度改变的过程209

四、态度改变的方法210

三、态度改变的途径210

第八章情绪心理与管理214

第一节情绪概述214

一、情绪概念的分析214

二、情绪的类型220

第二节情绪的生理机制226

一、机本变化和外部表现226

二、有关情绪中枢机制研究的学说230

三、情绪研究的新进展232

第三节情绪与活动效率234

一、对活动起消极作用的情绪235

二、对活动起积极作用的情绪243

第四节 情绪的预测及消极情绪的预防和转化246

一、情绪预测方法247

二、消极情绪的预防原则250

三、管理人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七法253

第九章 自我意识与管理257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257

一、自我意识的解说257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258

三、自我意识的特点264

四、自我意识的内容267

第二节 自我意识与自我培养270

一、自我意识在自我培养中的作用270

二、自我培养的方法274

三、自我培养中的自我战胜278

四、自我培养与自身的发展281

第三节 自我表现283

一、自我表现及产生原因283

二、自我表现的方式286

一、自我管理的动力291

第四节 自我管理291

二、自我管理的方法293

第十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298

第一节群体概述298

一、群体的概念298

二、群体的表现特征299

三、群体的维度301

四、群体的种类302

五、群体的功用307

第二节群体活动的内在机制308

一、群体的冲突与竞争308

二、群体的规范和压力315

三、群体的凝聚力321

四、群体的士气324

第三节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间的调谐329

一、非正式群体产生原因的分析329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性和功能330

三、调谐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间关系333

的原则和方法333

第十一章人际关系的静态解剖337

第一节人际关系的维度337

一、人际关系维度划分的原则337

二、人际关系的四维建构338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态341

一、闭锁形态342

二、互补形态342

三、互惠形态343

四、制控形态344

五、冲突形态345

六、衡定形态346

第三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347

一、主观因素347

二、客观因素348

三、增进彼此吸引的因素349

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与人际关系能力的358

培养358

一、人际关系测量359

二、人际关系指数362

三、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367

第一节人际交往的概述373

第十二章人际关系的动态分析373

二、人际交往与活动375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中介因素分析377

一、语言因素与交往377

二、非语言因素与交往382

三、距离与交往387

第三节交往的途径和方法390

一、交往的途径390

二、交往的方法399

第四节交往的功能405

一、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405

二、排除内心孤独的功能406

三、调节生活节律、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407

四、使人身心健康的功能407

第十三章 变态人际关系及矫正409

第一节变态人际关系概述410

一、变态人际关系的涵义410

二、变态人际关系的特征411

第二节变态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413

一、共同目标消失413

二、信息沟通受阻414

三、交往频率减少415

四、内耗415

第三节变态人际关系形成的原因分析417

一、变态人际关系形成的客观原因417

二、变态人际关系形成的主观原因419

三、交往技巧的失误,导致变态人际关系的…产生421

第四节变态人际关系的矫正426

一、变态人际关系矫正的原则426

二、变态人际关系矫正的方法427

第十四章 领导心理与管理431

第一节领导心理概述431

一、领导的概念431

二、领导的职责432

三、领导的影响力450

四、领导理论述评453

第二节领导者的素质464

一、领导者的政治素质464

二、领导者的知识结构466

三、领导者的能力结构467

四、领导者的个人修养水准468

五、领导者的气质和风度469

第三节领导者的领导艺术470

一、领导者的决策艺术471

二、领导者的授权艺术476

三、领导者的人际关系调谐艺术478

第四节领导者的选拔和培训482

一、领导者的选拔482

二、领导者的培训488

第十五章 组织心理与管理493

第一节组织概述493

一、组织概念的分析493

二、对人心理发生影响的组织因素497

三、组织管理的心理原则503

第二节组织结构优化的因素506

一、结构的优化506

二、功能的优化509

三、气氛的优化511

四、权变速度优化512

第三节组织建构优化的实施途径——变革513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513

二、组织变革的症兆516

三、组织变革的条件517

四、组织变革的方法518

五、组织优化的趋势521

六、组织优化和我国的改革523

后记5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