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质量安全监督司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18524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68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680页
- 主题词:初中数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工业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人员培训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前言第一章机械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
第一节 机械工业的重要意义1
一、机械工业为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1
二、机械工业为国防建设提供武器装备2
三、机械工业为人民生活提供日用机电产品2
四、机械工业为国家创收外汇2
第二节 当前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3
第三节 振兴机械工业的目标4
第二节工业产品质量政策的内容6
第一节工业产品质量政策的意义6
第二章工业产品质量政策6
一、坚持“质量第一”的政策7
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8
三、执行生产许可证制度10
四、执行产品质量等级评定制度11
五、执行认证制度12
六、执行优质产品评选制度18
七、执行对能耗高和技术落后机电产品的淘汰制度19
八、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0
二、适用性参数22
一、产品质量的涵义22
第三章机械产品质量的概念22
第一节概述22
三、机械产品的质量参数23
四、产品质量的产生和形成过程23
第二节产品质量的表达方法24
一、产品的质量要求24
二、用标准表达产品的质量25
三、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分级26
第三节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26
三、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开拓国际市场27
四、降低消耗增加效益27
二、机械工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27
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28
五、促进社会发展 维护消费者利益28
第四章 企业质量检验的组织机构29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职能及任务29
一、检验的概念29
二、检验的目的29
三、检验的职能29
四、检验的任务30
第二节 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与管理30
一、检验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30
二、企业检验组织机构31
三、检验机构的管理32
四、检验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34
第三节质量检验机构与企业各部门的关系34
一、与质量管理机构的关系34
二、与技术管理机构的关系35
三、与经营部门的关系35
四、与生产制造部门的关系36
第四节检验工作规范和检验队伍37
一、机械工业企业检验工作规范37
二、机械工业企业检验队伍37
二、划分质量职责和权限应考虑的问题39
第二节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责和权限39
第五章质量职责和权限39
一、明确质量职责和权限的目的39
第一节 明确质量职责和权限的意义39
一、企业领导的质量职责和权限40
二、各有关部门的质量职责和权限42
三、操作工人的质量职责和权限48
第六章检验人员的培训50
第一节检验人员的素质要求50
一、检验人员索质的共性要求50
三、技术检验管理专业人员和主管技术检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51
二、检查工的素质要求51
第二节检验人员的培训52
一、培训的意义52
二、开展培训的原则要求52
三、培训的形式53
四、培训课程内容53
五、培训组织和计划54
第三节检验人员的考核54
一、实行考核的目的54
二、检验人员考核评比制度55
一、检验管理专业人员共性岗位业务规格57
第一节检验管理人员的业务规格57
第七章检验人员业务规格和应知应会57
二、检验管理专业人员个性岗位业务规格59
三、主管技术检验管理人员岗位业务规格60
第二节检查工应知应会62
一、模型检查工63
二、铸件检查工65
三、锻件检查工67
四、机械检查工69
五、热处理检查工71
六、电镀和油漆检查工73
七、铆和焊检查工74
八、材料检查工76
第八章产品质量监督79
第一节质量监督的历史概况79
一、质量监督的产生79
二、质量监督的发展80
第二节 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81
一、保证国家对产品质量进行宏观管理81
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82
三、维护消费者利益82
五、促进企业提高素质83
四、督促企业贯彻标准83
六、获得质量信息84
第三节 质量监督的种类84
一、企业自我质量监督84
二、企业外来的质量监督87
第四节质量监督网88
一、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网89
二、各级质量监督部门的任务和权限89
三、各级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任务91
四、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和质量监督员92
一、监督抽查产品质量制度93
第五节监督抽查机械产品质量程序93
二、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程序94
第六节 国外产品质量监督的一些做法106
一、国家或专业机构进行质量监督106
二、企业本身的质量监督107
第九章质量检验方式和方法110
第一节概述111
第二节 质量检验方式的分类111
一、按生产流程分111
二、按检验体制分112
三、按检验地点分113
五、按检验数量分114
四、按检验目的分114
第三节 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115
一、感官检验115
二、器具检验117
三、感官检验与器具检验的比较118
第十章质量检验依据119
第一节技术标准119
一、国家标准119
二、专业标准120
三、地方标准124
四、企业标准124
五、质量分等标准125
六、国际标准126
七、国外先进标准128
八、标准的制订128
九、六项互换性基础标准128
第二节图样简介158
第三节工艺简介158
第四节合同简介160
一、检验计划的内容164
二、编制检验计划的准备工作164
第一节检验准备工作164
第十一章质量检验程序164
三、检验计划的作用165
四、检验计划的编制165
五、检验准备工作171
第二节 入厂物料的检验172
一、原材料的检验172
二、外购件的检验180
三、外协件的检验182
四、对扩散产品质量的监督183
五、辅助材料的检验184
第三节零件加工过程的检验184
第四节装配过程的检验187
一、装配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188
二、装配过程的质量保证195
第五节成品检验198
一、外观的检验198
二、精度的检验200
三、性能的检验200
四、安全环保的检验203
五、资料的汇总204
第六节 出厂(入库)产品检验205
一、包装的检验205
二、发货(出厂)检验207
三、安装和调试检验210
第七节 不良品管理210
一、不良品的定义和分类211
二、不良品的标记211
三、不良品的隔离211
四、不良品的处理211
五、质量分析217
第八节检验文件及印章的管理220
一、检验印章的管理220
二、检验记录的管理220
四、质量检验报告221
三、检验证书的管理221
五、产品质量档案的管理225
第十二章工艺纪律和工序质量控制227
第一节工艺与工艺纪律227
一、工艺工作的重要性227
二、工艺工作的管理227
三、编制工艺的依据229
四、工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229
第二节 工艺纪律及其检查与考核229
一、工艺纪律229
二、贯彻工艺纪律的内容229
四、工艺纪律的考核要求和办法231
三、工艺纪律的综合要求231
第三节 工序质量控制233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概念234
二、工序质量的控制要素234
三、工序设计及其流程图237
四、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238
第四节 不同生产类型企业的质量控制251
一、不同生产类型企业质量控制的共性251
二、不同生产类型企业质量控制的个性251
附 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企业工艺管理办法252
一、铸件生产流程和检验程序256
第十三章热加工和焊接质量检验256
第一节铸件的检验256
二、铸件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264
第二节锻件的检验267
一、锻件的检验程序267
二、锻件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270
第三节热处理的检验272
一、常用热处理方法272
二、常用热处理质量检验273
三、热处理常见缺陷277
一、常用焊接方法278
第四节 焊接的检验278
二、焊接质量的检验279
三、焊接常见缺陷285
第十四章抽样检验286
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必要性286
一、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的含义286
二、百分比抽检的不合理性287
第二节GB2828—81的抽样程序288
一、抽样程序的实施方法288
二、抽样水平的确定289
三、确定合格质量水平AQL290
四、确定抽样方案的严格性293
五、确定抽样方案类型295
六、提交产品构成检验批295
七、检索抽样方案295
八、抽取样本325
九、检验样本325
十、判断批质量合格或不合格325
十一、举例说明GB2828—81的用法329
一、确定检查周期333
二、确定判别水平333
第三节GB2829—81抽样程序333
三、确定不合格质量水平RQL334
四、确定抽样方案类型336
五、确定判定数组336
六、检索抽样方案338
七、判断周期检查合格或不合格339
第十五章理化检验340
第一节 理化检验的任务及其组织机构340
一、理化检验的任务340
二、理化检验的机构340
三、理化式验室的职责340
一、化学分析342
第二节理化检验内容342
二、光谱分析343
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345
四、金相分析353
五、失效分析356
第三节理化检验人员的条件359
一、理化检验人员技术等级的划分及各级人员的职责359
二、资格鉴定组织及培训360
第一节概述361
一、无损检测的重要意义361
第十六章无损检测361
二、无损检测人员的条件、任务及配备362
三、探伤责任工程师362
第二节射线探伤364
第三节超声波探伤366
第四节磁粉探伤367
第五节渗透探伤和涡流检测369
第六节 常用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370
附件无损探伤工应知应会371
一、初级无损探伤工371
二、中级无损探伤工372
三、高级无损探伤工373
第十七章计量375
第一节计量的任务375
第二节计量的分类375
第三节测量与测量方法的分类376
第四节企业计量标准器379
第五节企业内的量值传递管理380
第六节企业计量机构384
一、计量机构的设置384
二、设备的配备386
第七节计量器具的选择387
第八节测量误差与有效位数390
一、误差的分类390
二、测量误差的来源391
三、测量误差的分类392
四、有效位数393
第九节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394
一、定级和升级考核的内容394
二、等级的划分394
附录《机械工业企业计量工作定级、升级办法实施细则》(试行)395
五、合格证书的效力395
六、监督检查395
三、考核申请程序395
四、考核发证办法395
第十八章检验误差与统计分析402
第一节检验误差402
一、检验误差的种类及其特点402
二、产生检验误差的原因及其减少的方法404
第二节 检验数据的判别和仲裁406
第三节 分析工序能力408
一、分析工序能力的目的408
二、工序能力系数的计算方法409
三、分析工序能力415
二、常用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418
第四节 统计分析418
一、检验数据的分类418
第十九章质量统计和质量考核429
第一节质量统计429
一、机械工业统计的基本知识429
二、质量统计内容431
第二节质量考核440
一、质量考核指标的意义440
二、质量考核指标的作用440
三、质量考核的内容441
第一节 为用户服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445
第二十章 为用户服务445
一、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服务446
二、公司为用户服务446
三、生产企业为用户服务446
第二节 为用户服务的构成和职责446
第三节 为用户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做法447
一、成套的技术服务447
二、总代表制度448
三、企业为用户服务的内容450
第四节做好为用户服务的信息反馈454
三、建立技术服务档案455
四、收集用户部门的使用运行记录455
二、产品出厂时附发质量反馈单455
一、从技术咨询中收集用户信息455
第五节用户服务机构的设置和对服务人员的要求456
一、用户服务机构的设置456
二、对服务人员的要求456
三、人员的配备456
第二十一章质量信息457
第一节概述457
一、什么是质量信息457
二、质量信息的分类459
三、质量信息的作用461
一、基本组成463
第二节质量信息管理系统463
二、质量信息的管理465
第三节 企业质量信息的流程468
一、质量指令信息468
二、质量动态信息468
三、现场质量异常信息468
第四节 质量检验部门的信息管理469
一、信息管理系统469
二、质量检验部门信息管理内容469
一、质量信息统计和分析471
第五节 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和反馈471
二、质量信息反馈472
第二十二章 电子计算机在质量检验中的应用473
第一节 加工过程检测使用计算机473
第二节 自动检测与试验中使用计算机473
附录48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482
附录二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中常用名词术语492
附录三国家明令淘汰产品和节能产品推广目录515
附录四 机械产品质量工作文件精选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