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转型与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比)热若尔·罗兰(Gerard Roland)著;张帆,潘佐红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581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经济学(学科: 研究) 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转型与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致谢1
引言 转型与经济学4
第1章 理解转型16
1.1 对转型缺乏预见16
1.2 转型的出人意料之处17
1.3 转型前的初始状态20
1.4 转型的目标与约束条件25
1.5 转型的不同模式27
1.5.1 改革道路和策略的不同27
1.5.2 自由化之后宏观运行的不同30
1.5.3 企业对所有权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的反应的不同33
1.5.4 小结34
第1编 政治约束条件与改革策略37
第2章 不确定条件下的改革政治39
2.1 政治约束条件的重要性39
2.2 事前与事后政治约束40
2.3 渐进主义与中期现状偏好41
2.4 总和不确定性44
2.4.1 大爆炸与渐进主义之间的权衡取舍44
2.4.2 互补性作用与改革动力50
2.4.3 逆转成本的作用53
2.5 最优顺序54
2.5.1 预期结果不同的改革顺序55
2.5.2 风险不同的改革顺序56
2.5.3 支持者不同的改期顺序57
2.5.4 事前可接受性与事后不可逆转性之间可能的权衡取舍58
2.5.5 外生与内生的“再次当选”或未来支持及相关文献59
2.5.6 转型经济中的改革顺序59
2.5.7 改革顺序的其他应用:欧洲一体化61
2.6 转型的速度与内生投资62
2.7 中国:M型与U型组织67
第3章 确定条件下的政治约束75
3.1 效率与对改革的受损害者的补偿75
3.2 无转移支付与多数投票77
3.2.1 分而治之的策略77
3.2.2 为得到多数支持给改革打包79
3.3 转移支付与不对称信息81
3.4 分离与转移支付83
3.5 有关政治约束与转型速度的其他模型86
3.6 一些关于政治约束的经验研究文献88
3.7 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的替代方法89
第4章 大规模私有化的政治经济学91
4.1 对可能的私有化逆转的模拟92
4.1.1 私有化的逆转93
4.1.2 多重均衡与私有化的临界量95
4.1.3 无偿奉送型私有化的政治影响97
4.2 把股份分给全民还是分给内部人99
4.3 撒切尔低价103
4.4 经验证据105
4.5 大规模私有化的经济成本106
4.6 第1编的结语107
第2编 资源配置的变化111
第5编 部门再配置的最优速度113
5.1 劳动力市场的摩擦115
5.1.1 阿吉翁--布朗夏尔模型115
5.2 内生的资本积累118
5.2.1 转型的最优速度120
5.2.2 对最优速度的偏离122
5.3 相关的理论文献129
5.4 关于部门和劳动力再配置的经验文献129
5.5 关于最优速度的辩论在多大程度上是适用的?131
第6章 价格自由化的速度与方法132
6.1 局部自由化的陷阱134
6.2 双轨价格自由化136
6.2.1 有效供给与配给137
6.2.2 无效供给与配给139
6.2.3 计划数量大于市场数量144
6.2.4 双轨制下的效率与帕累托改进145
6.2.5 双轨制的实施145
6.2.6 双轨制与腐败147
6.2.7 转型以外的双轨制148
6.3 关于价格自由化的阻力的证据149
6.4 有关双轨自由化的配置效应的证据149
6.5 结论150
第7章 自由化与产量下降151
7.1 中欧和东欧的产量下降151
7.2 对产量下降的解释152
7.3 生产链条的破坏与交易的无效率155
7.4 搜寻摩擦与专用性投资157
7.4.1 社会主义下的初始状态158
7.4.2 “完全搜寻”均衡的条件159
7.4.3 产出的动态变化160
7.4.4 双轨自由化下的产出动态变化163
7.5 相关文献163
7.6 经验分析164
7.7 结论165
7.8 附录166
第8章 政府崩溃与经济运行绩效168
8.1 引言168
8.2 政府崩溃或执法170
8.2.1 黑手党与政府保护171
8.2.2 犯罪和惩罚……以及赋税172
8.3 执法与双轨制174
8.4 加入欧盟的影响176
8.5 经验文献180
8.5.1 非正式经济180
8.5.2 腐败182
8.5.3 执法不力情况下的私人合同184
8.6 第2编结语187
第3编 治理结构的改变189
第9章 解决社会主义遗留下来的激励机制问题191
9.1 政府对企业的干预192
9.1.1 政府对企业的控制193
9.1.2 私有化194
9.1.3 公共物品的私营和公营之间的取舍196
9.1.4 控制权和信息198
9.2 棘轮效应198
9.2.1 社会主义下的棘轮效应200
9.2.2 棘轮效应和经理人员劳务市场202
9.3 软预算约束205
9.3.1 软预算约束的基本模型207
9.3.2 软预算约束和棘轮效应209
9.3.3 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缺乏创新210
9.3.4 软预算约束和短缺211
9.3.5 软预算约束和企业自主权212
9.3.6 硬化预算约束和私有化214
9.3.7 通过非垄断化硬化预算约束214
9.4 一些经验文献215
第10章 私有化和结构重组政策的比较219
10.1 私有化的不同方式220
10.1.1 私有化的目标222
10.1.2 私有化政策的约束条件225
10.1.3 目标和约束条件小结228
10.1.4 对不同私有化政策的评价230
10.2 私有化的模型236
10.2.1 内部人私有化的既得利益237
10.2.2 改善激励机制与软化预算约束和资产掠夺238
10.2.3 非现金竞标的私有化和事后道德风险242
10.3 经验证据246
第11章 政府机构中的激励机制251
11.1 联邦制和预算约束的硬化253
11.1.1 中央集权政府下的软预算约束254
11.1.2 财政分权的硬化预算约束效应256
11.1.3 局部分权:财政和货币政策257
11.1.4 比较静态分析: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258
11.1.5 经验证据和应用259
11.2 联邦制和指标竞争261
11.3 中国的联邦制与俄罗斯264
11.4 对乡镇企业的理解265
第12章 软预算约束和金融转型270
12.1 解决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275
12.1.1 分散化的银行体制276
12.1.2 企业间贸易拖欠与资源再配置的结构重组281
12.1.3 新项目的进入283
12.1.4 项目审查技术的变化286
12.2 解决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288
12.2.1 银行的消极性和对复活的投机288
12.2.2 银行的寻租行为293
12.3 公开呆帐和激励机制296
12.4 经验文献299
12.5 第3编结语301
第13章 转型经验综述305
13.1 我们从转型中学到了什么?306
13.1.1 华盛顿共识与渐进——制度观点306
13.1.2 总的评价311
13.2 经济学从转型中学到了什么?318
文献索引321
作者索引344
译者后记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