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的崛起 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区域的崛起 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227019.jpg)
- 王德禄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3454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的崛起 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全球化与区域化1
立足创新研究,服务创新中国1
1 全球化的含义及发展趋势2
1.1 全球化的含义2
1.2 全球化与国际化5
1.3 全球化发展的动因8
1.4 全球化的特征15
1.5 全球化的影响18
1.6 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机遇19
2 全球化与区域化23
2.1 全球化下区域的新内涵23
2.2 全球化经济中的分工24
2.3 全球化下的区域竞争优势27
2.4 全球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30
1 区域发展理论的演进32
1.1 区域经济的特征32
二 区域创新:经济发展动力之源32
1.2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演进33
1.3 区域创新系统与渐进经济学40
1.4 渐进理论和区域发展42
1.5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群聚理论44
2 区域发展模式的转换47
2.1 从“运费”到“知识”47
2.2 从“雁型传递”到区域创新48
2.3 从线性创新到网络发展52
三 网络与系统:区域创新的有效载体54
1 区域创新的系统问题54
1.1 几种不同的创新模式54
1.2 创新的系统方法56
1.3 “后福特主义”和“区域的崛起”60
1.4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63
2 不同视角下的区域创新系统65
2.1 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体系65
2.2 政府管理与区域创新系统67
2.3 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系统68
2.5 区域创新系统与本土化70
2.4 国家计划控制的区域创新系统70
2.6 相互影响的区域创新系统71
2.7 全球性的区域创新系统72
3 区域创新网络成为区域经济的载体73
3.1 网络成为新的创新组织形式73
3.2 区域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74
3.3 区域创新网络的绩效测度75
4.1 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机制79
4 培育创新网络,激发区域创新79
4.2 区域创新网络的生态机制81
4.3 区域创新网络的发育82
4.4 组织的渗透性与根植性83
4.5 企业的本士化和国际化85
四 空间集聚86
1 传统的企业空间集聚理论87
1.1 韦伯的区域经济理论87
1.2 集中的作用和经济性88
1.3 企业空间集聚理论93
2 企业空间集聚的成因分析94
2.1 资源禀赋94
2.2 市场交易关系95
2.3 产品(技术)生命周期96
2.4 高技术人才97
3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空间集聚的特点97
3.1 企业集群的出现97
3.2 高技术企业的空间集聚101
3.3 企业为创新而集聚102
4 空间集聚中的大学103
4.1 从“一个中心”走向“三个中心”103
4.2 与企业和政府携手共进103
4.3 三螺旋理论105
五 区域发展呼唤知识型政府108
1 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宏观职能分析108
1.1 政府的双重角色108
1.2 政府的作用109
2.1 政府与企业110
2 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微观职能分析110
2.2 政府与大学和研究机构113
2.3 政府与中介组织115
3 美国政府在区域创新过程中的行为116
3.1 科技资源投入与管理116
3.2 制定和执行科技政策117
3.3 执行产业政策119
1.1 斯坦福大学——“硅谷”的摇篮和心脏121
六 区域创新案例121
1 美国“硅谷”的区域创新体系121
1.2 风险投资机制——“硅谷”成长的发动机124
1.3 知识的流动——“硅谷”迅猛发展的基础125
1.4 衍生公司的不断出现和发展——“硅谷”企业成长的重要表现127
1.5 “硅谷”区域发展的理论分析129
2 美国硅谷与128公路地区的比较131
2.1 共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状态131
2.2 原因:地区机构和文化、产业结构以及公司组织132
3 加利福尼亚的多媒体产业137
3.1 加利福尼亚的多媒体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138
3.2 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产品产业融合的创新产业139
3.3 多媒体产业的地理集中142
3.4 加利福尼亚多媒体产业的发展特点143
4 安大略的区域技术创新146
4.1 安大略省政府的科技政策147
4.2 联邦政策框架149
4.3 安大略省的教育与基础设施152
4.4 安大略省政府的创新153
5 威尔士的区域整合系统155
5.1 政府的新型管理和高效的创新政策155
5.2 威尔士区域产业群的出现及其特征158
5.3 威尔士的区域整合系统160
6 以色列:西方的样板163
6.1 成功的以色列模式163
6.2 大力支持“技术开发区”的发展165
7.1 新加坡良好的商业基础和稳定的政治环境167
7 新加坡的创新网络167
7.2 跨国公司成为新加坡发展创新的主体169
7.3 借助外力发展大学171
7.4 打破成规,融入世界文明171
7.5 高瞻远瞩:新加坡的八大发展战略173
七 区域创新在中国176
1 青岛海洋产业区域创新176
1.1 青岛海洋产业176
1.2 青岛海洋产业区域创新网络178
1.3 青岛海洋产业的新发展180
1.4 青岛海洋产业创新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81
2 寿光的蔬菜产业184
2.1 寿光2000年中国蔬菜博览会184
2.2 寿光韭菜盯着国际超市成长186
2.3 寿光蔬菜Know-how,播撒诺华种子187
2.4 科技创新,培育寿光蔬菜188
2.5 寿光要建中国农业“硅谷”189
3.1 商业奇迹的肥沃土壤——珠江三角洲190
3 东莞:全球最大的电脑周边产品生产基地190
3.2 成功的东莞模式192
3.3 硅谷—新竹——东莞:PC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新干线193
4 香港力图成为亚洲科技创新中心199
4.1 香港致力于发展成为创新及科技中心199
4.2 香港创业板市场203
5 倡导区域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208
5.1 挖掘资源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国际化211
5.2 培育区域创新网络212
5.3 发展和完善区域创新网络213
5.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地方经济215
5.5 走出“独一企业之镇”218
5.6 发展小范围区域经济221
5.7 塑造中国的世界级“区域品牌”224
附录 生物技术集群发展十大要素227
主要参考文献231
后记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