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货币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货币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226150.jpg)
- Robert Solomon 张秀莲译 著
- 出版社: 台湾银行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货币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意义及其重要性1
第一节 货币事件的影响2
第二节 国内货币制度4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5
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为什么重要?6
第二章 复苏与重建:从布列顿森林到1950年代末期的制度9
第一节 基金协定11
第二节 战後早期经济及货币的发展13
第三节 马歇尔计划下的经济及国际收支结果,1948—195218
第四节 1950年代後期经济及货币的发展20
国际收支趋势21
第五节 1956—1958年法国的危机23
第六节 日本的发展24
第七节 1950年代末期的国际货币制度26
第三章 1960年代前半期:美国居守势33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1960年33
第二节 甘迪乃政府的做法36
第三节 面对国内经济衰退及对外赤字时的美国政策43
第四节 欧洲及日本的发展48
欧洲的国际收支49
第五节 美欧论争52
第六节 法国对黄金的看法53
第七节 布鲁金斯报告56
第八节 对汇率的态度57
第四章 国际货币改革的盛行61
第一节 十国集团次长们的研究63
第三节 三十二位经济学家的报告67
第二节 IMF流动能力的研究67
第四节 改革的进行69
第五节 欧索拉小组,1964—196571
第六节 美国的创见77
第五章 英镑的困难,1964—196883
第一节 经济及政治背景83
第二节 工党的立场84
第三节 1964年的英镑危机85
第四节 1965年的英镑危机86
第五节 1966—1967年英镑危机再度发生88
第六节 英镑贬值以後93
第六章 货币危机的形成:美国、西德及日本99
第一节 越战的经济影响99
第二节 美国经济及其国际收支,1967—1971103
第三节 欧洲及日本的经济趋势,1965—1971107
西德108
日本出现顺差110
第七章 1967—1968年黄金的大变动113
第一节 黄金平准制度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情况113
第二节 黄金两价制的建立119
第三节 南非的黄金与黄金两价制123
第八章 特别提款权的孕育与诞生,1965—1969127
第一节 美国的方案127
第二节 欧洲的方案128
第三节 IMF的创见130
第四节 代表们的报告131
第五节 1966年7月的部长级会议133
第六节 十国集团代表及IMF执行理事会的联合会议134
EEC的立场137
第三次及第四次联合会议138
第七节 十国集团的会议,1967年7月及8月139
第八节 最後的障碍:1968年3月的斯德哥尔摩会议142
第九节 SDR的实施148
第九章 法国1968年的「五月事件」及法、德通货危机151
第一节 法国的危机151
第二节 法国法郎及西德马克156
第三节 1968年11月十国集团的波昂会议158
第四节 波昂会议後的发展161
第十章 汇率制度:一次失败的改革167
第一节 较大弹性的情况168
第二节 对明显需要较大弹性的反应169
第三节 美国进退两难170
第四节 态度趋向汇率浮动171
第五节 基金的报告174
第六节 弹性课题的结束175
第十一章 迈向大卫营之路177
第一节 从自满转为关心美元177
第二节 西德马克受到的压力179
第三节 美元危机接近顶点181
第四节 大卫营,1971年8月13—15日186
第十二章 从大卫营到史密松宁,1981年8月—11月189
第一节 8月15日以後189
第二节 约翰·康纳利191
第三节 认识问题:9月3—4日的次长级会议193
第四节 9月15—16日的部长级会议194
第五节 国际货币基金年会196
第六节 金价的问题197
第七节 1971年10—11月的汇率重新调整谘商199
第八节 1971年12月:亚速尔群岛及史密松宁会议205
第九节 史密松宁协定之後211
第十节 从1971年的经验所得到的教训213
第十三章 史密松宁协定的崩溃,1972—1973年219
第一节 欧洲的态度220
第二节 美国的态度222
第三节 年中的外汇危机224
第四节 改革的进展227
美国计划229
对美国建议的反应230
第五节 货币风暴前的宁静232
第六节 外汇危机及解决方法232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的改革:1972—1974年的二十国委员会239
第一节 组织及程序239
第二节 货币改革的各种问题242
第三节 调整245
美国的建议245
第四节 准备资产与通货可兑换性248
对美国建议的反应248
第五节 在浮动世界中的改革协议251
第六节 从探索到磋商254
第七节 意见的分歧与趋於一致257
第八节 改革与石油危机263
第九节 改革工作的最後几个阶段267
第十节 货币改革後记271
第十五章 在通货膨胀与衰退的世界中学习适应浮动汇率273
第一节 1972—1974年出现的世界性通货膨胀273
第二节 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原因276
1973年汇率的变动282
第三节 1973—1974年的浮动汇率282
汇率的第二次循环286
第四节 世界性经济衰退的发生288
在衰退及复苏时期的浮动汇率289
第五节 对浮动经验的评价290
西德及瑞士291
浮动汇率与世界贸易292
第六节 浮动汇率与通货膨胀293
第七节 浮动汇率与货币政策的自主性294
第十六章 OPEC的影响297
第一节 OPEC油价上涨的先决条件298
第二节 对总需求的效果299
第三节 对实质所得的效果301
第四节 国际收支效果302
第五节 「石油逆差」的融通305
第六节 OPEC「准备」的本质309
第十七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进一步演变311
第一节 1974—1975年的国际货币问题311
第二节 各种融资办法313
第三节 IMF摊额的增加315
第四节 汇率制度316
第五节 黄金问题的处理321
第六节 牙买加协定327
第十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现在与未来331
第一节 1976年世界经济情势331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332
第三节 汇率制度333
循环变动335
第四节 准备所扮演的角色337
其他汇率的变动337
可兑换性338
准备的供给340
准备的组成结构341
第五节 美元所扮演的角色341
第六节 黄金的地位343
第七节 SDRs的地位346
第八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一般展望346
国际货币大事记349
资料来源,附注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