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证据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证据理论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223581.jpg)
- 汪纲翔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证据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前言1
一、什么是刑事证据1
1.从证据的概念谈起1
什么是证据1
什么是诉讼证据2
什么是刑事证据4
2.刑事证据具有哪些属性5
刑事证据的客观性6
刑事证据的关联性8
刑事证据的合法性10
3.从诉讼史上看不同的证据制度15
“神示”证据制度15
“法定”证据制度17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19
“实是求是”证据制度21
1.我国刑事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26
在法律上进行分类的依据26
二、我国刑事证据的分类26
在法律上进行分类的科学性29
2.我国刑事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30
从理论上进行分类的必要性31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32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35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38
人证与物证45
3.怎样运用间接证据46
从一个运用间接证据的典型案例谈起47
运用间接证据应遵循的一般规则49
三、刑事诉讼中的证明54
1.什么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明54
证明的共性与个性54
刑事诉讼中证明的重要意义56
2.刑事证据的证明对象58
刑事证据证明对象的范围59
实体法方面的事实61
程序法方面的事实64
刑事证据本身方面的事实67
3.刑事证据的证明责任68
从诉讼史上看不同举证责任的利弊69
我国刑事举证责任应由谁来承担71
要把刑事和民事举证责任区别开来76
在司法实践中对举证应该注意的问题78
4.谈谈刑事证据的证明程度79
如何把握刑事证据的确实性80
如何把握刑事证据的充分性84
自觉运用质、量、度的辩证关系85
发现、收集证据86
5.刑事证据的证明过程86
固定、保全证据89
审查、判断证据91
6.刑事证据的证明原则93
“实事求是”是刑事证据的证明原则94
“实事求是”证明原则的法律体现95
四、物证、书证100
1.物证的概念和种类100
什么是物证100
物证的种类101
2.要充分运用宏观物证的作用102
指印的证据价值103
毛发的证据作用105
牙齿的证据功能107
血液的证明作用108
精液和唾液的证据意义110
3.要重视微观物证的作用111
微量元素的证据价值111
激光的证明作用113
气味的证据功能114
4.收集物证应注意的问题117
收集物证,贵在及时117
不畏艰难,贵在坚持118
观察敏锐,作风细致119
张罗布网,依靠群众121
5.物证的固定和保全122
怎样固定物证122
怎样保全物证124
6.对物证也不能轻信125
7.书证127
什么是书证128
怎样发现和收集书证129
怎样固定和保全书证130
对书证的审查和判断131
五、证人证言133
1.证人证言的概念和意义133
什么是证人证言133
证人证言的证据意义136
我国确认证人资格的特点137
2.证人资格137
怎样把握我国证人的范围139
3.同案被告人能否互为证人143
“证人是第三人”的观点是于法有据的143
区分“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是科学的145
“互为证人”论是违反“重证据,不轻信口148
供”规则的148
被告人与证人的法律责任是不同的151
证人的诉讼权利152
4.证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152
证人的诉讼义务154
5.收集证人证言应注意的问题155
收集证人证言在法律上应注意的问题155
收集证人证言在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157
6.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和判断159
要审查证人能否陈述真情160
要审查证人是否愿意陈述真情163
对证人证言可靠性的判断164
什么是被害人陈述168
六、被害人陈述168
1.被害人陈述的概念和意义168
被害人陈述的证据意义169
2.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义务172
被害人的诉讼地位172
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174
3.收集被害人陈述应注意的问题176
收集被害人陈述在法律上应注意的问题176
收集被害人陈述在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177
4.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和判断178
要审查被害人是否能够陈述真情179
要审查被害人是否愿意陈述真情180
七、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83
1.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证据价值183
什么是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183
从诉讼史上看对口供的评价184
正确贯彻“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刑事186
证据规则186
2.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188
被告人的诉讼权利189
被告人的诉讼义务190
3.收集口供应注意的问题191
收集口供在法律上应注意的问题191
收集口供在策略、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194
4.怎样对口供进行审查、判断196
八、鉴定结论199
1.鉴定结论的概念和作用199
鉴定结论的概念199
鉴定结论的作用200
2.刑事技术鉴定可利用的范围203
法医学鉴定204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205
犯罪侦查学鉴定207
司法会计鉴定209
其他刑事技术鉴定210
3.要正确选择鉴定人211
什么是鉴定人211
鉴定人的资格与选择213
4.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215
鉴定人的权利215
鉴定人的义务219
5.对鉴定结论不能盲目相信221
九、勘验、检查笔录224
1.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和作用224
勘验、检查笔录的概念224
勘验、检查笔录的作用226
2.制作勘验、检查笔录应注意的问题227
在法律上应注意的问题227
在技术上应注意的问题228
3.对勘验、检查笔录也要注意查证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