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本电路理论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本电路理论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4210185.jpg)
- 王蔼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15324·14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142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本电路理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集中参数电路和基尔霍夫定律1
§1.1集中参数电路1
目录1
§1.2基尔霍夫定律6
1.2.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7
1.2.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9
§1.3从网络到图11
1.3.1图11
1.3.2子图13
1.3.3支路数、节 点数和独立回路数之间的关系15
1.4.1关联矩阵和降阶关联矩阵17
§1.4关联矩阵和KCL、KVL的矩阵形式17
1.4.2KCL的矩阵形式18
1.4.3KVL的矩阵形式19
§1.5特勒根定理20
习题22
第二章 电路元件26
§2.1二端电阻器26
2.1.1线性电阻器27
2.1.2非线性电阻器30
2.2.1电压源和电流源34
§2.2独立电源34
2.2.2三种基本的波形35
§2.3二端电容器41
2.3.1线性电容器42
2.3.2非线性电容器46
§2.4二端电感器47
2.4.1线性电感器48
2.4.2非线性电感器50
§2.5二端元件吸收的功率和能量51
2.5.1电阻器吸收的瞬时功率和能量52
2.5.2电容器储存的能量53
2.5.3电感器储存的能量56
§2.6多端元件57
2.6.1受控电源57
2.6.2运算放大器59
2.6.3负转换器62
2.6.4回转器63
2.6.5耦合电感器65
2.6.6理想变压器68
习题70
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直接分析法及其形式变换§3.1网络的分类77
§3.2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直接分析法——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78
§3.3等效网络84
3.3.1等效和等效关系84
3.3.2等效网络84
§3.4线性定常电阻器的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及两种连接的等效简化88
§3.5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97
3.5.1独立电源的串联97
3.5.2独立电源的并联99
3.5.3独立电源的分裂100
3.5.4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101
3.5.5电源转移104
§3.6星形连接(T型网络)与三角形连接(Ⅱ型网络)的等效变换107
§3.7具有对称性质的网络113
§3.8含有受控电源的网络化简117
习题120
第四章 电阻性网络的节 点分析和网孔分析§4.1节 点分析法128
4.1.1方法的描述128
4.1.2节 点分析的系统步骤132
§4.2改进的节 点分析法144
4.2.1方法的描述144
4.2.2改进的节 点分析的系统步骤146
4.3.1方法的描述150
§4.3网孔分析法150
4.3.2网孔分析的系统步骤153
§4.4对偶性157
习题161
第五章 电阻性网络的回路分析和割集分析§5.1回路分析法167
5.1.1用于回路分析的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168
5.1.2电阻性网络的回路方程171
§5.2割集分析法174
5.2.1用于割集分析的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175
5.2.2电阻性网络的割集方程178
§5.3各关联矩阵之间的关系182
§5.4稀疏表格分析法187
习题195
第六章 网络定理198
§6.1替代定理198
6.1.1替代定理及其证明198
6.1.2替代定理的应用200
§6.2迭加定理203
6.2.1迭加定理及其证明203
6.2.2迭加定理的应用205
§6.3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207
6.3.1定理的陈述及定理的证明207
6.3.2定理应用的实例209
§6.4互易定理214
6.4.1互易定理及其证明215
6.4.2互易定理的应用219
习题221
第七章 一阶电路227
§7.1线性定常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27
7.1.1电阻器-电容器(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27
7.1.2电阻器-电感器(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30
7.1.3零输入响应与初始状态的关系233
7.2.1具有恒定电压输入的RC和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34
§7.2线性定常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34
7.2.2具有正弦输入的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40
7.2.3零状态响应与电路输入的关系242
§7.3一阶线性定常电路的全响应243
§7.4戴维宁定理在一阶电路中的应用248
§7.5线性电路的定常特性253
§7.6阶跃响应254
§7.7冲激响应257
习题260
第八章 二阶电路和高阶电路268
§8.1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68
§8.2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80
§8.3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冲激响应284
§8.4线性定常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288
§8.5RLC并联电路的响应289
§8.6高阶电路291
8.6.1方程的建立291
8.6.2零输入响应293
8.6.3零状态响应295
8.6.4冲激响应301
8.6.5零状态响应是输入的线性函数305
§8.7对任意输入的响应309
习题315
第九章 正弦稳态分析321
§9.1线性定常电路的正弦稳态321
§9.2正弦量323
9.2.1正弦量的概念323
9.2.2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324
§9.3相量法326
9.3.1正弦量的复数表示及相量326
9.3.2相量法的数学含义327
9.3.3相量法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329
9.4.2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332
§9.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332
9.4.1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332
§9.5阻抗和导纳338
9.5.1二端元件的阻抗和导纳338
9.5.2二端网络(单口网络)的入端阻抗和入端导纳338
9.5.3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339
§9.6正弦稳态下网络的等效变换344
9.6.1正弦稳态下网络的等效条件及有关公式344
9.6.2耦合电感器的串联和并联、互感消去法349
§9.7正弦稳态分析的一般方法353
9.7.1稀疏表格分析法354
9.7.2节 点分析法359
9.7.3改进的节 点分析法364
§9.8网络定理在正弦稳态分析中的应用368
§9.9正弦稳态下电路的功率372
9.9.1电阻器、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功率372
9.9.2正弦稳态下二端网络的功率375
9.9.3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78
9.9.4功率因数的提高380
§9.10电路中的谐振(共振)现象382
9.10.1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现象382
9.10.2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和谐振曲线384
9.10.3RLC并联电路的谐振现象387
§9.11特勒根定理与复功率守恒389
§9.12入端阻抗与网络消耗的功率及储存的能量之间的关系390
§9.13空心变压器392
习题394
第十章 三相电路405
§10.1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405
§10.2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407
10.2.1星形连接407
10.2.2三角形连接408
10.3.1星形-星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410
§10.3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410
10.3.2星形-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411
10.3.3三角形-星形连接或三角形-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413
10.3.4复杂的对称三相电路415
§10.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417
§10.5三相电路的功率420
10.5.1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和无功功率420
10.5.2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421
10.5.3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422
习题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