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
  • 庞雄奇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3473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煤系源岩及其基本特征10

第一节 煤系源岩的基本特征10

一、组成特征10

二、煤及其显微组成10

第二节 煤的形成条件及其基本类型11

一、煤的形成条件11

二、煤的基本类型11

第三节 煤的转化作用及其与油气的关系12

一、煤阶12

二、煤层气12

三、煤成气或煤型气13

四、煤成油13

第一节 方法原理14

一、基本原理14

第二章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地质研究14

二、方法步骤15

第二节 煤的生留油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6

一、煤的生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6

二、煤系地层残留油特征及影响因素17

一、理论模型20

二、排烃特征研究20

第三节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地质研究20

三、煤系地层残留气态烃特征及影响因素20

三、有关问题讨论22

四、应用实例23

第三章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模拟实验研究30

第一节 方法原理与实验装置30

一、原理30

二、实验装置简介30

三、实验条件30

二、泥质岩排烃门限及排烃量变化特征31

一、模拟实验中排烃门限的确定31

第二节 排烃门限及排烃量变化特征31

三、煤源岩排烃门限及排烃量变化特征33

四、煤和泥源岩排烃门限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36

第三节 模拟实验研究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的局限性38

一、实验条件不同造成的排烃量变化38

二、高温短时间的实验条件与低温长时间的地质条件的互补性和差异性38

三、地质条件下源岩排烃的复杂性和不可模拟性39

第四章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的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41

第一节 概述41

第二节 煤系有机质成油、成气和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43

一、煤系有机质干酪根成油、成气的动力学模型44

二、油成气的动力学模型45

三、油中族组分成气的动力学模型45

四、标定模型(求取动力学参数)的基本原理46

一、泥质源岩排烃门限变化特征47

第三节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变化特征47

二、煤源岩排烃门限变化特征48

三、泥岩和煤两种源岩排烃门限变化特征的比较与分析49

第四节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与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系地层排烃门限研究52

一、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煤系地层排烃门限研究52

二、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系地层排烃门限研究58

第五章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物质平衡法研究63

第一节 排烃门限的概念63

一、有机质转化过程中的限定条件64

第二节 物质平衡法优化模拟煤系源岩生油气量64

二、有机母质转化过程中的产物特征66

三、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产物量模拟计算70

四、模拟计算结果计论72

第三节 煤源岩残留油气量模拟研究73

一、煤系源岩残留油量模拟研究73

二、煤系源岩残留油溶气量模拟研究76

三、煤系源岩残留吸附气量模拟研究76

四、煤系源岩残留水溶气量模拟研究83

五、煤系源岩残留游离气量的模拟研究85

第四节 物质平衡法研究煤系源岩排烃特征86

一、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研究86

二、煤系源岩排烃量研究87

三、煤系源岩排油气相态特征研究87

四、煤系源岩排油气过程特征研究88

五、煤系源岩排油气地质模式研究89

第五节 吐哈盆地煤系源岩排烃特征研究89

一、煤层生排油气过程特征90

二、碳质页岩生排油气过程特征92

三、泥岩生排油气过程特征92

四、煤系地层中煤、碳质页岩和泥岩排油气特征比较92

第六章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100

第一节 划分排油气阶段,建立排油气地质模式100

一、煤系源岩排油气过程的一般地质模式100

二、煤系源岩排油气过程的几种特殊模式101

第二节 建立科学的煤源岩概念及临界判别标准104

一、煤源岩概念及判别临界标准104

二、煤系油气源岩判别临界标准理论图版制作与应用105

第三节 建立源岩品质评价指数和等级划分标准106

一、源岩品质评价指数(SRIQ)及其计算模型106

二、煤系源岩品质评价理论图版与应用107

第四节 建立源岩属性评价指数和等级划分标准109

一、源岩属性评价指数SRIN及计算模型109

二、煤系源岩属性评价理论图版与应用110

第五节 建立供气门限概念与有效源储盖组合判别标准111

一、供气门限概念及判别标准111

二、供烃门限判别标准理论图版与应用112

第六节 建立源岩有效性评价指数及等级划分标准117

一、源岩有效性评价指数及其计算模型117

二、煤系源岩有效性评价理论图版与应用117

一、游离相态烃运聚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120

第七节 研究煤系源岩生排烃量运聚机理与分布规律120

二、水溶相态烃运聚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123

三、油溶相态烃(气)运聚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127

第八节 定量评价煤型油气资源134

一、排烃量及其研究意义134

二、供烃量及其研究意义134

三、运移烃量及其研究意义135

四、聚集烃量及其研究意义137

七、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油气远景资源评价138

五、资源量及计算模型138

六、资源评价中各种参量的相互关系及其综合作用模型138

第七章 煤系源岩排烃作用的控制因素及其相对贡献量大小定量评价144

第一节 方法原理144

一、煤系源岩排烃作用数值模拟研究计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144

二、实际地质条件下各主要地质因素变化范围146

三、地质因素对源岩生、留、排烃作用影响及其相对贡献评价148

一、各种地质因素对泥质源岩生、留、排烃作用的影响151

第二节 影响泥质源岩排烃作用的地质因素及相对贡献评价151

二、各种地质因素对泥质源岩生、留、排烃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对贡献评价152

第三节 影响煤源岩排烃作用的地质因素及其相对贡献量164

一、各主要地质因素的影响及相对贡献量大小164

二、煤源岩排烃模拟结果变化特征及概率分布167

第八章 煤系源岩排烃模拟结果可靠性评价170

第一节 方法原理170

一、地质因素不确定性变化及其参数取值170

二、地质因素变化对排烃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影响170

三、模拟结果不确定性变化及其可靠性评价171

第二节 煤系源岩生排油气与定量评价模拟结果可靠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171

一、源岩的生留排烃地质条件171

二、吐哈盆地J1源岩生、留、排烃特征与评价模拟结果可靠性评价172

三、影响J1源岩排烃特征与评价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地质因素分析及其相对贡献大小评价175

结语178

参考文献1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