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社会学导论 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社会学导论 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
  • (美)安东尼·M·奥勒姆著;董云虎,李云龙译,张妮妮校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0351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社会学导论 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引言1

第一节 社会政治观点2

第二节 权力的本性和分配3

第三节 党派和党派偏见4

第四节 政治变迁6

第五节 多样性和丰富性7

第六节 本书的特殊内容和见解8

第二章 卡尔·马克思的观点13

第一部分 种种社会和政治观点13

第一节 卡尔·马克思(1818-1883)15

第二节 马克思的社会秩序观20

第三节 马克思的政治秩序观27

第四节 马克思关于人们何以服从的观点32

第五节 马克思的变迁观35

第六节 乌托邦观点:共产主义社会49

第七节 马克思观点的发挥:马克思主义者52

第三章 麦克斯·韦伯的观点77

第一节 麦克斯·韦伯(1864-1920年)77

第二节 韦伯的社会秩序观80

第三节 韦伯的政治秩序观87

第四节 韦伯关于人们何以服从的观点92

第五节 韦伯的变迁观95

第六节 马克思与韦伯:共同的要点99

第四章 塔尔科特·帕森斯的观点103

第一节 塔尔科特·帕森斯(1902-1979年)103

第二节 帕森斯的社会秩序观108

第三节 帕森斯的政治秩序观121

第四节 帕森斯关于人们何以服从的观点127

第五节 帕森斯的变迁观131

第六节 对帕森斯观点的评价140

第五章 政治统治的基本形式,现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149

第二部分 各种权力和权力结构149

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基本类型:古希腊的概念150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政治统治类型156

第三节 介乎民主政治与极权主义之间的那些类型168

第四节 民主政治与极权主义之比较172

第五节 结论174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权力和权势模式:美国例析175

第一节 权力概念177

第二节 昔日美国之权力182

第三节 当今美国的权力和权势:主旋律185

第四节 结论229

第七章 社区权力与社区政治模式230

第一节 社区权力结构232

第二节 通行的社区权力模式和社区政治233

第三节 社区权力分布和权力结构的主要前提和后果252

第四节 另一方面的轨迹:社区非精英的权力260

第五节 社区权力的比较考察269

第六节 结论271

第三部分 政党、参与和思想275

第八章 政党和政党偏见275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本质277

第二节 现代政党的诞生278

第三节 现代政党的变化:现行模式与从前模式中的最重要部分281

第四节 现代政党之中的权力和政治290

第五节 政党偏见:当代美国的模式和趋向298

第六节 现代政党的过去和将来:美国例析318

第九章 公民政治参与323

第一节 公民参与的形式和范围326

第二节 社会分层和公民参与330

第三节 公民参与的社会和心理因素338

第四节 公民参与的意义:最近的再评价342

第五节 结论346

第十章 政治思想的形式和起源348

第一节 两种思想模型350

第二节 政治思想的结构355

第三节 政治理想、政治现实和政治幻想359

第四节 社会的再生365

第五节 社会统治力量的再生372

第六节 变化的思想,变化的时代380

第七节 结论383

第四部分 政治的发展和变迁387

第十一章 现代世界的国家建设387

第一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和国家建设的主要特征389

第二节 国家建设的附随物392

第三节 社会群体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401

第四节 可选择的两种国家建设结果及其起源410

第五节 国家建设的成功和失败417

第六节 结论:展望国家建设及对国家建设的分析425

第十二章 社会政治运动428

第一节 运动的性质432

第二节 促使运动兴起的条件437

第三节 运动的转变462

第四节 运动成功和失败的估价464

第五节 结论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