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0337414.jpg)
-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34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685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编 合作经济体制改革的十五年(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三年)第一章 农业合作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6
第一节 农业合作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6
第二节 农村经济政策开始调整13
第三节 包工到组、包产到组的发展及包产到户的重新出现18
第二章 贫困地区开始实行经营体制改革23
第一节 包产到户的发展23
第二节 改变“不要包产到户”的方针26
第三节 中共中央75号文件的发布和双包到户在贫困地区的迅速发展29
第四节 重新总结农业学大寨的经验教训和为邓子恢平反33
第三章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及36
第一节 大部地区实行包干到户36
第二节 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机化程度较高地区包干到户的发展43
第三节 联产承包制向农区的林、牧、渔、工等业发展47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制普及的原因和效果49
第四章 政社合一制度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52
第一节 政社合一制度的改革52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59
第五章 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68
第一节 经营体制急剧变动时期的双层经营体制68
第二节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决策和实践71
第三节 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新措施81
第四节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实践85
第六章 农业合作(集体)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发展方向92
第一节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92
第二节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95
第三节 社员家庭承包经营单位的特点、权利与义务及其作用101
第四节 规模经营和向高水平集体化的发展104
第七章 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村合作经济组织110
第一节 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110
第二节 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共同经验113
第三节 初步实现现代化的村合作经济组织需要继续解决和探索的问题138
第八章 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形成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的发展140
第一节 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140
第二节 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142
第三节 多样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47
第四节 小结153
第七编 林业合作制的发展(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三年)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林业互助合作161
第一节 山林占有关系和经营161
第二节 历史上农民的林业互助合作习惯163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旧政权统治区推行林业公会和合作社164
第四节 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林业互助合作165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林业合作168
第一节 林地改革使山林占有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68
第二节 第一次全国林业会议提倡林业互助合作169
第三节 初级农业合作化推进了初级林业合作社的发展170
第四节 实现高级合作化,山林收归集体所有173
第五节 高级农业合作社加快了造林步伐,林业专业队应运而生176
第三章 农村人民公社的社队林场179
第一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对林业的破坏和影响179
第二节 纠“左”错误,社队林场实行三级举办181
第三节 三年困难时期社队林场大调整182
第四节 贯彻《林业十八条》,调整林业政策182
第五节 国家和集体联合举办国社合作林场185
第六节 试办营林村187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社队林场18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林业受到冲击188
第二节 调整林业政策,社队林场再度兴起189
第五章 林业合作制的十四年改革192
第一节 社队林场的巩固和发展需要走改革之路192
第二节 《森林法(试行)》的发布和实施193
第三节 农村改革后社队林场不适应193
第四节 社队林场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194
第五节 开展林业“三定”放宽林业经营政策195
第六节 创办折股联营,改革集体林业经营体制的探索202
第七节 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引导分林到户的农民重新合作或联合217
第八节 集体林区取消木材统购统销218
第九节 体制改革形成以集体林场为主体、统分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林业经营形式220
第十节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林业“两户一体”有了新发展233
第十一节 小结234
第八编 牧业合作制的发展(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二年)第一章 牧业的社会经济环境243
第一节 中国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特点243
第二节 牧业经济的地位245
第三节 民主改革前的社会经济制度247
第四节 牧业政策和牧业的恢复及发展254
第二章 牧区的民主改革256
第一节 方针政策和任务257
第二节 主要牧区的民主改革261
第三节 牧业区民主改革的胜利272
第三章 牧业区的互助合作运动275
第一节 民主改革时期的劳动互助275
第二节 牧业合作的道路281
第四章 牧主和寺庙经济的改造297
第一节 牧主经济的改造297
第二节 寺庙经济的改造301
第五章 牧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306
第一节 牧业实现合作化306
第二节 人民公社初期的失误和调整313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对牧业合作经济的破坏322
第一节 否定过去行之有效的正确的经济政策322
第二节 否定民族政策,破坏民族团结328
第三节 牧业经济在曲折的道路上缓慢恢复329
第七章 牧区合作经济体制改革的十四年330
第一节 重新肯定牧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330
第二节 牧区合作经济体制的改革333
第三节 牧区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348
第四节 改革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350
第五节 总结经验、深化改革、促进牧区经济更快的发展352
第六节 小结353
第九编 渔业合作制的发展(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三年)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前渔业的生产关系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渔民互助组360
第一节 旧中国的渔业生产关系360
第二节 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渔民互助组362
第二章 渔区实现渔业合作化364
第一节 渔区民主改革为互助合作创造前提364
第二节 渔区广泛发展互助合作,建立生产互助组365
第三节 建立供销和信用合作社366
第四节 渔区实现合作化368
第五节 渔业生产合作社建立经营管理制度370
第三章 人民公社化后的渔业合作制374
第一节 并社和“共产风”造成渔业大减产374
第二节 贯彻“六十条”和“八字”方针37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挫伤渔民积极性377
第四节 连家渔船完成社会主义改造378
第四章 渔业合作制的十四年改革381
第一节 恢复生产责任制和大包干的普及381
第二节 划小基本核算单位383
第三节 大包干转化为以船核算384
第四节 部分社队实行以统一经营为主的经营体制386
第五节 部分社队改名为“公司”和股份合作制的发展387
第六节 水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388
第七节 渔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产生391
第八节 小结392
结束语394
附录一 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大事纪要(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三年)412
附录二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统计613
彩色插图目录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