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陈立娥主编;王学红,李丽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02163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邓小平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三个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4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必然性5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11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3

第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15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5

一、毛泽东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15

二、邓小平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6

三、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17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18

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18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及相互关系19

三、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21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27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27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和科学内涵30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3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33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5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4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4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4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41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4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与内容45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6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8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49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54

第一节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54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54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55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56

第二节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57

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57

二、大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58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3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4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6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6

二、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67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70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5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7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77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7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81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81

二、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82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86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86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最终实现共同富裕88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90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98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98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98

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99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100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102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102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103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03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4

第三节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04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04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105

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07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8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08

二、依法治国的涵义和意义109

三、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进程110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1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11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116

二、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17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1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12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12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122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23

四、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1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12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1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129

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129

第四节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0

一、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30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33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35

第八章“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139

第一节“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139

一、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139

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140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143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43

第二节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45

一、香港回归使“一国两制”构想变为现实145

二、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统一148

第九章 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战略157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57

一、邓小平、江泽民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157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159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62

第二节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64

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164

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65

第十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173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173

一、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73

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175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7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17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79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179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181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182

第三节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184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84

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186

参考文献1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