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0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仇保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3339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数字技术-应用-城市建设-研究报告-中国-201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0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城镇化进程与数字城市第1章 中国城市发展的特征与问题2
1.1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2
1.2 我国城镇化衍生的重要问题3
1.2.1 城市发展目标的偏差3
1.2.2 城市管理目标的偏差3
1.2.3 城市运行目标的偏差4
1.2.4 加剧了城乡“数字鸿沟”5
第2章 数字城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6
2.1 数字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6
2.2 数字城市建设的需求分析8
2.2.1 各类应用及协同亟需数字城市公共平台的支撑8
2.2.2 数字城市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需要8
2.2.3 数字城市是打造平安城市的需要9
2.2.4 数字城市是最大化便民服务的需要9
2.2.5 数字城市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9
2.2.6 数字城市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10
2.3 数字城市建设的目标与任务10
第二篇 数字城市的概念及发展第3章 数字城市的概念13
3.1 数字化13
3.1.1 数字化的本质13
3.1.2 数字化的特征表现14
3.1.3 数字化技术与应用15
3.2 数字城市的兴起16
3.3 数字城市的概念17
3.4 数字城市的特征19
第4章 数字城市的发展20
4.1 国外数字城市的发展实践20
4.1.1 美国20
4.1.2 欧洲22
4.1.3 日本23
4.1.4 新加坡24
4.1.5 印度25
4.1.6 巴西25
4.2 国内数字城市的发展实践26
4.2.1 数字城市地理数据资源状况26
4.2.2 数字城市政府网站群状况27
4.2.3 数字城市信息资源状况27
4.2.4 数字城市发展阶段的状况28
4.2.5 数字城市规范化、标准化基础的状况29
4.3 国外数字城市发展对我国的启示29
4.4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31
4.4.1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拥有的机遇31
4.4.2 我国数字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33
第三篇 数字城市的框架36
第5章 数字城市的要素36
5.1 数字城市与城市的关系36
5.2 数字城市PART四要素模型37
5.3 数字城市的参与者(Player)要素38
5.3.1 投资者38
5.3.2 基础设施提供者39
5.3.3 数据提供者39
5.3.4 服务提供者40
5.3.5 服务对象40
5.3.6 监督管理者41
5.4 数字城市的活动(Activity)要素41
5.5 数字城市的规则(Rule)要素42
5.5.1 标准规范42
5.5.2 法律法规42
5.5.3 考核机制43
5.6 数字城市的工具(Tool)要素43
5.6.1 关键技术43
5.6.2 应用系统及服务平台45
5.6.3 效率工具45
第6章 数字城市的框架体系46
6.1 数字城市总体框架46
6.2 数字城市政策标准体系48
6.2.1 数字城市政策法规体系48
6.2.2 数字城市标准规范体系51
6.3 数字城市资本产业体系51
6.3.1 数字城市产业分析51
6.3.2 数字城市资本分析57
6.3.3 数字城市资本产业体系框架59
6.4 数字城市业务应用体系61
6.4.1 数字城市业务应用体系框架61
6.4.2 数字城市应用及方向62
6.5 数字城市技术支撑体系71
6.5.1 数字城市技术框架71
6.5.2 网络层73
6.5.3 平台层75
6.6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92
6.6.1 数字城市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93
6.6.2 评价指标的选择方向95
6.6.3 评价基准的选定与建立95
6.6.4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96
第7章 数字城市的建设和运营97
7.1 建设和运营原则97
7.1.1 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公众实践97
7.1.2 以需促用,以用促建97
7.2 建设和运营模式97
7.2.1 投资99
7.2.2 人才技术99
7.2.3 产业化100
7.2.4 市场秩序101
7.3 建设和运营的多阶段102
第8章 数字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宽带中国103
8.1 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宽带发展103
8.1.1 信息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103
8.1.2 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与光纤宽带网络103
8.1.3 光纤宽带的战略地位104
8.1.4 我国宽带还比较落后105
8.1.5 国家政策的支持106
8.2 宽带中国光网城市107
8.3 光纤宽带网络的技术简介108
8.3.1 无源光网络(PON)的发展历程108
8.3.2 PON技术原理简介109
8.3.3 PON相比铜缆技术的优势109
8.3.4 PON技术的大带宽支持能力109
8.3.5 PON的组网模式110
8.4 结论: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是中国模式数字化城市核心要素110
第四篇 数字城市的评价系统第9章 数字城市的评价系统113
9.1 数字城市评价系统的框架113
9.2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113
9.2.1 评价指标的确定113
9.2.2 数字城市评价指标框架113
9.3 数字城市的指标权重114
9.3.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114
9.3.2 指标权重的流程114
9.4 数字城市的评价方法115
9.4.1 数字城市评价原则115
9.4.2 数字城市评价流程115
第五篇 数字城市的展望122
附件122
附件一 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122
附件二 数字城市相关政策标准126
附件三 中国数字城市推进评价指标体系170
致谢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