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
  • 薛大龙主编;张立台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608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项目与项目管理概述1

1.1 项目的基本概念1

1.1.1 项目的定义1

1.1.2 项目的基本属性2

1.1.3 项目与日常运作的区别3

1.2 信息系统项目4

1.2.1 信息系统的概念4

1.2.2 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5

1.3 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发展6

1.3.1 项目管理的概念6

1.3.2 项目管理的发展7

1.3.3 项目管理的哲学内涵9

1.4 项目管理知识领域12

1.4.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12

1.4.2 相关应用领域知识14

1.4.3 项目环境14

1.4.4 一般管理知识15

1.4.5 人际关系技能15

1.5 项目管理师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16

1.5.1 项目经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6

1.5.2 优秀项目经理的十项能力19

第2章 项目的生命周期、干系人和组织21

2.1 项目的生命周期21

2.1.1 项目生命周期的定义21

2.1.2 项目生命周期的内容21

2.1.3 项目生命周期的描述22

2.2 项目干系人26

2.2.1 项目干系人的定义及构成26

2.2.2 项目干系人管理28

2.3 项目组织29

2.3.1 项目组织的概念29

2.3.2 项目组织的形式30

2.3.3 项目管理办公室34

第3章 项目管理过程35

3.1 基本定义35

3.2 项目管理过程组的关系和相互作用36

3.3 项目管理过程组介绍37

3.3.1 启动过程组37

3.3.2 规划过程组38

3.3.3 执行过程组47

3.3.4 监控过程组50

3.3.5 收尾过程组54

3.4 知识域对照表56

第4章 大型项目管理63

4.1 大型项目管理概述63

4.2 大型项目管理支撑工具65

4.2.1 CMM65

4.2.2 CMMI67

4.2.3 OPM369

4.3 大型项目管理的执行71

第5章 战略管理75

5.1 企业战略的概念75

5.1.1 企业战略的原则75

5.1.2 企业战略的特点76

5.1.3 企业战略的阶段77

5.2 战略管理过程77

5.2.1 战略管理步骤77

5.2.2 战略管理方法78

5.3 战略制定79

5.3.1 战略制定关键79

5.3.3 战略制定内容82

5.3.4 SWOT分析法82

5.4 战略实施88

5.4.1 与时俱进:炼就战略眼光89

5.4.2 深谋远虑:寻找战略高地90

5.4.3 核心能力:抢占战略制高点90

5.4.4 扬长避短:建立竞争优势91

5.4.5 投石问路:避免决策失误92

5.5 战略评估93

5.5.1 战略评估内容93

5.5.2 战略评估标准94

5.5.3 战略评估系统95

5.5.4 战略评估原则95

5.5.5 战略评估意义96

5.5.6 战略评估案例97

5.6 企业战略策略98

5.6.1 防御型策略99

5.6.2 进攻型策略100

5.6.3 技术引进型战略100

5.6.4 策略的应用101

第6章 需求管理103

6.1 需求管理概述103

6.2 编制需求管理计划104

6.2.1 编制依据105

6.2.2 工具和技术105

6.2.3 成果105

6.3 需求开发过程管理107

6.3.1 需求开发过程管理108

6.3.2 需求定义书的编制110

6.4 需求跟踪113

6.4.1 需求跟踪的概念113

6.4.2 需求跟踪的目的114

6.4.3 需求跟踪能力矩阵115

6.4.4 需求跟踪能力工具116

6.4.5 需求跟踪能力相关的过程116

6.5 需求变更控制117

6.5.1 变更控制的意义117

6.5.2 变更控制的基本原则117

6.5.3 变更控制的依据118

6.5.4 工具和技术119

6.5.5 成果121

第7章 业务流程管理123

7.1 业务流程管理的优势123

7.1.1 节省时间与金钱123

7.1.2 改善工作质量123

7.1.3 固化企业流程123

7.1.4 实现流程自动化124

7.1.5 实现团队合作124

7.1.6 优化流程124

7.1.7 向知识型企业转变125

7.2 业务流程管理2.0125

7.2.1 从形式上看126

7.2.2 从成果上看126

7.3 业务流程管理的方法126

7.3.1 面向工作流的BPM126

7.3.2 面向文档的BPM127

7.3.3 面向业务规则的BPM127

7.3.4 面向EAI的BPM127

7.4 业务流程管理的应用128

7.5 业务流程重组BPR128

7.5.1 BPR的核心内容130

7.5.2 BPR的主要程序131

7.5.3 BPR的主要方法132

7.5.4 BPR的主要原则133

7.5.5 业务流程简化134

7.5.6 业务流程优化135

第8章 知识管理137

8.1 知识管理概念137

8.1.1 项目知识管理概念137

8.1.2 知识管理的功能和特点138

8.1.3 项目知识管理基本步骤139

8.2 显性知识管理140

8.2.1 显性知识管理相关概念140

8.2.2 显性知识管理步骤141

8.2.3 显性知识管理措施141

8.3 隐性知识管理141

8.3.1 隐性知识管理概念141

8.3.2 隐性知识管理步骤143

8.3.3 隐性知识管理措施143

8.4 项目中的知识产权管理144

8.4.1 知识产权管理概念144

8.4.2 知识产权战略145

8.4.3 知识产权管理特点与作用146

8.4.4 知识产权保护147

8.4.5 知识管理系统148

8.4.6 因特网与知识产权保护148

第9章 项目绩效评估151

9.1 项目绩效评估概念151

9.1.1 项目绩效评估原则152

9.1.2 项目绩效评估方法153

9.2 项目风险评估153

9.3 项目财务绩效评估和方法154

9.4 项目绩效审计155

9.4.1 项目绩效审计概念155

9.4.2 项目绩效审计步骤156

9.5 项目后评价157

9.5.1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157

9.5.2 项目后评价的类型158

9.5.3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158

9.5.4 项目后评价的意义159

9.5.5 项目后评价的步骤和方法159

第10章 信息安全组织和管理161

10.1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161

10.1.1 安全体系161

10.1.2 信息安全架构体系162

10.1.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依据162

10.1.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163

10.2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167

10.2.1 信息安全风险概念167

10.2.2 安全风险评估167

10.3 安全策略170

10.3.1 安全策略概念171

10.3.2 信息安全策略制定171

10.4 安全审计系统174

第11章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175

11.1 密码技术175

11.1.1 对称与不对称加密175

11.1.2 哈希算法177

11.2 虚拟专用网、虚拟本地网和无线网络177

11.3 PKG公开密钥179

11.3.1 PKG基本概念179

11.3.2 PKI/CA180

11.3.3 认证机构182

11.3.4 X.509信任模型184

11.3.5 PKI/CA应用184

11.4 PMI权限管理185

11.4.1 访问控制基本概念185

11.4.2 访问控制安全模型185

11.5 PKG与PMI的关系188

第12章 常用的技术标准191

12.1 标准的定义191

12.2 标准化的定义191

12.3 标准化组织191

12.4 标准的分级与类型192

12.5 常用的技术标准194

12.5.1 常用的软件工程相关技术标准194

12.5.2 综合布线标准206

12.5.3 机房建设标准208

第13章 管理科学相关知识215

13.1 运筹学215

13.1.1 运筹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215

13.1.2 运筹学主要分支简介216

13.1.3 运筹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218

13.1.4 应用案例219

13.2 数量经济学221

13.2.1 数量经济学基本简介221

13.2.2 数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基础理论222

13.2.3 数量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22

第14章 信息技术服务和运维知识225

14.1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225

14.1.1 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225

14.1.2 服务质量途径226

14.1.3 服务质量模型228

14.1.4 评价结果使用建议229

14.2 信息技术运维服务232

14.2.1 运维服务对象232

14.2.2 运维服务类型233

14.2.3 运维服务模型233

14.2.4 运维服务人员235

14.2.5 运维服务资源237

14.2.6 运维服务技术239

14.2.7 运维服务过程240

14.2.8 运维服务能力等级244

14.3 运维服务交付规范245

14.3.1 运维服务交付框架246

14.3.2 运维服务交付管理247

14.3.3 运维服务交付内容248

14.3.4 运维服务交付方式250

14.3.5 运维服务交付成果252

14.4 北京市电子政务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简介253

14.4.1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应用需求254

14.4.2 运维服务支撑系统技术需求260

第15章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267

15.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267

15.1.1 我国的信息系统监理发展现状267

15.1.2 过渡阶段的监理临时资质269

15.1.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概念271

15.2 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单位资格认定274

15.2.1 信息系统监理工程师资格认定274

15.2.2 信息系统监理单位资格认定275

15.3 监理工作的人员及职责276

15.3.1 总监理工程师职责276

15.3.2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职责277

15.3.3 监理工程师的职责277

15.3.4 监理员的职责277

15.4 监理工作的三种关键文件278

15.4.1 监理大纲278

15.4.2 监理规划279

15.4.3 监理实施细则281

15.5 监理主要工作内容282

15.5.1 质量控制282

15.5.2 进度控制282

15.5.3 成本控制283

15.5.4 变更控制283

15.5.5 合同管理283

15.5.6 信息管理284

15.5.7 安全管理284

15.5.8 组织协调284

第16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85

16.1 物联网286

16.1.1 物联网的定义286

16.1.2 物联网的产生286

16.1.3 物联网的架构287

16.1.4 物联网的发展289

16.2 云计算290

16.2.1 云计算的定义290

16.2.2 云计算的原理291

16.2.3 云计算的特点292

16.2.4 云计算的产生293

16.2.5 云计算的发展295

16.3 虚拟化297

16.3.1 虚拟化的定义298

16.3.2 虚拟化的目的298

16.3.3 虚拟化的方案299

16.3.4 虚拟化的模式300

16.3.5 虚拟化的发展301

16.4 三网融合302

16.4.1 三网融合的定义302

16.4.2 三网融合的历程303

16.4.3 三网融合的意义306

16.4.4 三网融合的关键306

16.4.5 三网融合的发展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