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营养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营养学 第2版
  • 蔡东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5583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47页
  • 文件大小:523MB
  • 文件页数:7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营养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营养学简史3

第二节 基本概念5

一、营养5

二、消化和吸收6

三、营养素吸收7

四、免疫功能8

五、感染与传染病8

六、呼吸系统8

七、合理营养9

第二章 能量和生热营养素10

第一节 能量10

一、概述10

二、能量消耗11

三、能量需要量13

四、能量供给14

第二节 蛋白质15

一、蛋白质功能15

二、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15

三、特殊氨基酸17

四、蛋白质消化、吸收和代谢17

五、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19

六、蛋白质平均需要量测定21

七、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21

八、蛋白质供给量及来源22

九、氨基酸代谢23

十、氨代谢23

十一、特殊氨基酸代谢24

十二、核苷酸代谢25

第三节 脂类26

一、脂类分类及功能26

二、脂类代谢31

三、脂类食物来源及供给量36

四、脂类营养评价37

五、脂肪参考摄入量37

第四节 糖类39

一、糖类分类、食物来源39

二、糖类功能40

三、糖类消化、吸收和代谢41

四、膳食纤维45

五、酒精50

六、糖类供给52

第三章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3

第一节 矿物质53

一、钙54

二、磷57

三、钠58

四、钾60

五、镁63

第二节 微量元素64

一、铁64

二、碘66

三、锌68

四、铜70

五、硒71

六、氟73

七、锰74

八、钴75

九、钼75

十、铬76

十一、镍76

十二、其他微量元素77

第四章 维生素78

第一节 概述78

一、维生素共同特点78

二、维生素分类78

三、维生素缺乏79

四、维生素相互关系80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80

一、维生素A80

二、维生素D84

三、维生素E87

四、维生素K89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90

一、维生素C90

二、维生素B192

三、维生素B294

四、维生素PP95

五、维生素B696

六、叶酸97

七、维生素B1299

八、泛酸与生物素100

九、牛磺酸101

十、胆碱102

第五章 植物化学物104

第一节 概述104

一、分类105

二、生物学作用106

三、蔬菜、水果保护健康作用108

第二节 多酚类化合物109

一、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类型109

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作用109

第三节 含硫化合物111

一、大蒜化学成分111

二、大蒜生物学作用112

第四节 皂苷类化合物113

一、大豆皂苷化学结构113

二、大豆皂苷生物学作用113

第六章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115

第一节 食品营养价值评定及意义115

一、食品营养价值评定115

二、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116

第二节 谷类食品营养价值116

一、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116

二、谷类营养成分117

三、加工、烹调及储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118

第三节 豆类及其制品营养价值119

一、豆类营养价值119

二、豆制品营养价值121

第四节 蔬菜和水果营养价值121

一、蔬菜和水果营养成分121

二、加工烹调对蔬菜和水果营养价值影响122

第五节 畜、禽肉及鱼类营养价值123

一、畜肉类营养价值123

二、禽肉营养价值123

三、鱼类营养价值124

四、加工烹调对营养素的影响124

第六节 奶及奶制品营养价值124

一、奶类营养价值124

二、奶制品营养价值125

第七节 蛋及蛋制品营养价值126

一、蛋的结构126

二、蛋营养价值126

三、加工烹调对营养价值的影响127

第七章 合理营养与饮食128

第一节 关于“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及其制定依据128

一、营养生理需要量129

二、饮食营养素供给量129

三、供给量制定及其依据129

四、供给量修订目标131

第二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31

一、定义和概念131

二、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和DRIs方法133

三、制定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依据、步骤及影响因素135

四、DRIs应用137

第三节 居民营养状况调查与监测138

一、居民营养状况调查139

二、社会营养监测139

第四节 保证居民营养的政策与措施141

一、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141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142

三、食品强化与食物新资源开发150

四、营养教育151

第五节 合理饮食152

一、饮食结构152

二、饮食调配和食谱编制153

三、合理饮食制度155

四、食物合理烹调156

第八章 营养调查及营养咨询160

第一节 营养调查160

一、饮食调查160

二、体格检查164

三、实验室检查170

四、营养缺乏症状调查173

五、营养调查结果评价175

第二节 患者营养状况评价175

一、人体测量175

二、实验室检查176

三、综合营养评价176

第三节 营养咨询及营养治疗180

一、SOAP营养咨询方法简介180

二、营养会诊180

三、饮食调查和体检180

四、营养评价程序180

五、营养治疗记录181

六、危重患者营养治疗181

第二篇 人群篇第九章 不同人群营养185

第一节 孕妇营养185

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185

二、孕期营养需要188

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191

四、孕妇合理饮食193

五、妊娠合并症营养防治194

第二节 乳母营养195

一、泌乳生理196

二、乳母营养需要197

三、产妇营养199

四、乳母合理饮食199

第三节 婴幼儿营养200

一、体格发育200

二、营养需要和合理饮食202

三、母乳喂养205

四、人工喂养209

五、混合喂养211

六、婴儿断奶期食物212

七、幼儿营养与饮食213

八、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病防治214

第四节 学龄前、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215

一、学龄前儿童营养216

二、学龄儿童营养与饮食217

三、青少年期营养218

第五节 老年人营养220

一、老年人生理代谢特点220

二、饮食营养因素与衰老221

三、老年期营养需要222

四、老年人合理饮食226

第十章 不同环境和职业人员营养228

第一节 高温环境人员营养228

一、高温环境生理适应性改变228

二、高温环境营养需要229

三、高温环境人员饮食230

第二节 低温环境人员营养230

一、低温环境能量代谢及宏量营养素需要230

二、低温环境时微量营养素需要231

第三节 高原环境人员营养231

一、高原环境生理与营养代谢232

二、高原环境营养素供给量233

三、营养与饮食要求233

第四节 航空航天人员营养234

一、航空营养与饮食234

二、航天营养与饮食237

第五节 航海与潜水人员营养238

一、航海营养与饮食238

二、潜水营养与饮食240

第六节 运动员营养241

一、运动员生理代谢特点241

二、运动员营养需要241

三、各项运动营养需要244

四、运动员合理饮食244

五、运动员饮食注意事项246

六、减体重期饮食营养247

七、运动员合理饮食制度248

第七节 放射性工作人员营养249

一、辐射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249

二、营养对辐射的防护作用249

三、接触放射人员营养保障250

四、放射损伤营养治疗251

第八节 矿工营养251

一、职业危害及其对机体的影响251

二、矿工合理营养与饮食252

第九节 职业接触有毒害物质人员营养252

一、概述252

二、铅作业人员营养253

三、苯作业人员营养255

四、汞作业人员营养256

五、磷作业人员营养256

六、矽尘作业人员营养256

七、接触农药作业人员营养257

第十一章 营养与感染、免疫及药物258

第一节 营养与感染258

一、营养缺乏与感染258

二、营养不足与免疫功能258

第二节 营养与免疫259

一、蛋白质与免疫功能260

二、维生素与免疫功能260

三、微量元素与免疫262

第三节 营养与药物相互影响263

一、食物与药物264

二、营养状况与药物代谢264

三、药物与营养265

四、药物和营养素相互作用268

五、药物对水溶性维生素的影响269

六、药物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影响273

七、药物对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影响277

第三篇 治疗篇第十二章 营养缺乏病营养治疗283

第一节 概述283

一、病因分类283

二、临床分类284

三、临床诊断284

四、治疗通则284

第二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治疗285

一、病因病理285

二、临床症状286

三、临床诊断286

四、营养治疗286

五、治疗原则286

六、营养需要287

七、营养预防287

第三节 维生素A缺乏病营养治疗287

一、病因病理287

二、临床症状288

三、营养治疗288

四、营养预防289

五、维生素A中毒289

第四节 维生素B1缺乏病营养治疗289

一、病因病理289

二、临床症状290

三、营养治疗290

四、营养预防290

第五节 维生素B2缺乏病营养治疗290

一、病因病理291

二、临床症状291

三、营养治疗291

四、营养预防291

第六节 维生素PP缺乏病营养治疗292

一、病因病理292

二、临床症状292

三、营养治疗292

四、营养预防293

第七节 维生素C缺乏病营养治疗293

一、病因病理293

二、临床症状293

三、营养治疗293

四、营养预防294

第八节 维生素D缺乏病营养治疗294

一、病因病理294

二、临床症状295

三、营养治疗295

四、营养预防295

第九节 锌缺乏病营养治疗296

一、病因病理296

二、临床症状296

三、营养治疗296

四、营养预防297

第十节 碘缺乏病营养治疗297

一、临床症状297

二、临床诊断297

三、营养防治298

第十一节 硒缺乏病营养治疗298

一、临床分型298

二、临床症状298

三、营养治疗298

四、营养预防299

第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营养治疗300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治疗300

一、感染性疾病特征300

二、治疗原则300

三、治疗方法300

四、感染性疾病预防301

第二节 肝炎营养治疗301

一、病因病理301

二、症状及分型301

三、常规治疗302

四、营养原则302

五、营养需要302

六、分型营养治疗303

第三节 伤寒与副伤寒营养治疗305

一、病因病理305

二、临床症状305

三、营养原则305

四、营养治疗305

第四节 痢疾营养治疗306

一、临床症状307

二、营养原则307

三、营养治疗307

第五节 结核病营养治疗308

一、临床症状308

二、营养因素308

三、营养原则309

四、营养治疗309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营养治疗310

一、临床症状310

二、临床分期310

三、营养治疗311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治疗313

第一节 概述313

一、营养不良对呼吸的影响313

二、营养原则313

三、营养治疗313

第二节 肺炎营养治疗314

一、临床症状314

二、营养原则314

三、营养治疗314

第三节 支气管炎营养治疗315

一、营养影响315

二、营养治疗315

第四节 哮喘营养治疗316

一、临床症状316

二、临床分型316

三、营养与哮喘316

四、营养原则317

五、营养治疗317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治疗318

一、病因病理318

二、营养治疗318

第六节 乳糜胸营养治疗318

一、营养原则318

二、营养治疗318

第七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营养治疗319

第八节 肺癌营养治疗319

一、临床资料319

二、营养治疗319

第十五章 循环系统疾病营养治疗320

第一节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320

一、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321

二、饮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321

三、能量和糖类与动脉粥样硬化322

四、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322

五、维生素与动脉粥样硬化322

六、膳食纤维与动脉粥样硬化323

七、矿物质、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323

八、其他因素324

九、饮食调整和控制原则324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营养治疗324

一、临床症状325

二、营养因素325

三、营养原则329

四、营养治疗329

第三节 原发性高血压营养治疗330

一、临床资料331

二、营养因素331

三、营养原则332

四、营养需要332

五、营养治疗332

六、综合治疗333

第四节 高脂(蛋白)血症营养治疗333

一、临床诊断333

二、高脂血症营养治疗334

三、高脂蛋白血症营养治疗334

第五节 心肌梗死营养治疗336

一、营养原则336

二、营养治疗337

三、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营养治疗337

第十六章 胃肠疾病营养治疗339

第一节 胃肠消化生理339

一、口腔内消化339

二、胃内消化340

三、小肠内消化341

四、大肠内消化342

五、肠疾病营养治疗342

第二节 食管炎和食管癌营养治疗342

一、病理病因342

二、营养治疗343

三、食管癌营养治疗343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营养治疗344

一、病因病理344

二、临床症状344

三、治疗目的345

四、营养原则345

五、分期治疗346

六、并发症治疗346

第四节 胃炎营养治疗347

一、急性胃炎营养治疗347

二、慢性胃炎营养治疗347

第五节 胃癌营养治疗348

一、营养因素348

二、营养原则349

三、营养治疗349

第六节 胃部疾病术后营养治疗349

一、术后并发症349

二、营养原则349

三、营养治疗350

第七节 腹泻营养治疗350

一、急性腹泻营养治疗350

二、慢性腹泻营养治疗351

第八节 吸收不良综合征营养治疗351

一、病因病理351

二、临床症状352

三、吸收功能试验352

四、营养治疗352

五、脂肪痢营养治疗353

第九节 便秘营养治疗353

一、病因病理353

二、临床症状354

三、营养原则354

四、营养治疗354

第十节 炎性肠病营养治疗355

一、克罗恩病营养治疗355

二、溃疡性结肠炎营养治疗355

第十一节 肠激惹综合征营养治疗356

一、病因病理356

二、营养治疗356

第十二节 憩室营养治疗356

一、病因病理356

二、营养治疗357

第十三节 结肠癌营养治疗357

一、病因病理357

二、营养原则357

三、营养治疗357

第十四节 胃石症营养治疗357

一、病因病理357

二、临床症状358

三、营养治疗358

第十七章 肝胆胰疾病营养治疗359

第一节 肝与营养代谢359

一、糖类代谢359

二、脂肪代谢360

三、蛋白质代谢360

四、维生素代谢361

五、激素代谢361

六、解毒功能361

七、排泄作用361

第二节 肝硬化营养治疗361

一、临床症状362

二、营养原则362

三、营养治疗363

第三节 脂肪肝营养治疗363

一、临床症状364

二、营养原则364

三、营养治疗364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营养治疗365

一、病因病理365

二、临床症状365

三、营养治疗365

第五节 肝性脑病营养治疗366

一、营养原则366

二、营养治疗366

三、危重肝病营养治疗367

第六节 胆囊炎和胆石症营养治疗367

一、病因病理368

二、临床症状369

三、营养原则369

四、营养治疗369

第七节 胰腺炎营养治疗370

一、病因病理370

二、营养原则371

三、营养治疗371

第十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营养治疗373

第一节 概述373

一、肾脏组成373

二、肾脏功能373

三、病因病理374

四、营养治疗374

第二节 急性肾炎营养治疗376

一、临床症状376

二、营养治疗377

第三节 慢性肾炎营养治疗378

一、临床症状378

二、营养治疗378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营养治疗379

一、临床症状379

二、营养治疗380

第五节 肾盂肾炎营养治疗380

一、临床症状380

二、营养治疗381

第六节 尿路结石营养治疗381

一、临床症状381

二、营养因素381

三、营养治疗382

第七节 透析时营养治疗383

一、对营养代谢的影响383

二、营养需要383

三、血液透析营养治疗384

四、腹膜透析营养治疗385

第十九章 内分泌疾病营养治疗386

第一节 糖尿病营养治疗386

一、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386

二、糖尿病流行病学387

三、临床症状388

四、营养原则388

五、营养治疗392

六、并发症395

七、营养咨询398

第二节 肥胖症营养治疗398

一、肥胖症流行病学399

二、肥胖定义及诊断399

三、肥胖机制和影响因素400

四、肥胖对健康的危害403

五、营养治疗404

六、并发症406

七、肥胖预防406

第三节 痛风症及高尿酸血症营养治疗407

一、病因病理407

二、临床分型408

三、营养原则409

四、营养治疗409

五、药物治疗410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营养治疗411

一、临床症状411

二、营养代谢411

三、营养治疗412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营养治疗412

一、营养代谢412

二、营养治疗413

第六节 肾上腺疾病营养治疗414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营养治疗414

二、嗜铬细胞瘤营养治疗414

第二十章 造血系统疾病营养治疗415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营养治疗415

一、临床症状415

二、营养原则416

三、营养治疗416

四、营养预防416

第二节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治疗417

一、临床症状417

二、营养治疗417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治疗418

一、临床症状418

二、营养治疗418

第四节 溶血性贫血营养治疗418

一、临床症状418

二、营养治疗418

第五节 急性白血病营养治疗419

一、临床症状419

二、营养治疗419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营养治疗419

一、临床症状419

二、营养治疗419

第二十一章 口腔疾病营养治疗420

第一节 营养与龋齿420

一、龋齿病因及发病机制420

二、与龋齿有关的营养素420

三、龋齿营养防治420

第二节 口咽部癌症421

一、营养与口咽部癌421

二、营养治疗421

第三节 口腔外科疾病421

一、营养治疗421

二、食物选择421

三、营养治疗方式422

第二十二章 神经精神疾病营养治疗423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营养治疗423

一、临床症状423

二、营养影响423

三、营养治疗424

第二节 急性脑血管疾病营养治疗424

一、临床症状424

二、营养影响425

三、营养治疗425

第三节 癫痫营养治疗426

一、临床症状426

二、营养影响426

三、营养治疗426

第四节 老年性痴呆营养治疗427

一、营养影响427

二、营养治疗428

第五节 神经系统营养性疾病营养治疗428

一、临床症状428

二、营养影响428

三、营养治疗429

第六节 脑卒中营养治疗429

第七节 酒精依赖和中毒营养治疗429

一、临床症状430

二、营养治疗431

第八节 进食障碍营养治疗432

一、临床资料432

二、营养原则434

三、营养治疗434

第二十三章 儿科疾病营养治疗435

第一节 儿科疾病治疗饮食435

一、基 本饮食435

二、治疗饮食436

第二节 儿童糖尿病营养治疗436

一、营养原则437

二、营养治疗437

第三节 婴儿腹泻营养治疗437

一、营养原则437

二、营养治疗437

第四节 小儿心力衰竭营养治疗438

一、营养原则438

二、营养治疗438

第五节 急性肾炎营养治疗438

一、营养原则438

二、营养治疗439

第六节 肾病综合征营养治疗439

一、营养原则439

二、营养治疗439

第七节 苯丙酮尿症营养治疗440

一、营养原则440

二、营养治疗440

第八节 重症肌无力营养治疗440

一、临床症状440

二、营养治疗440

第九节 小儿癫痫营养治疗441

一、临床症状441

二、营养原则441

三、营养治疗441

第二十四章 骨科疾病营养治疗442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营养治疗442

一、定义与诊断标准442

二、流行病学调查443

三、营养与骨质疏松症444

四、营养治疗446

五、骨质疏松症预防447

第二节 骨折和创伤固定术后营养治疗447

一、临床症状448

二、营养代谢448

三、营养治疗448

第二十五章 肿瘤营养治疗449

第一节 饮食营养与肿瘤449

一、癌症流行病学449

二、营养食物与肿瘤关系450

第二节 营养防治肿瘤454

一、选用合理平衡的饮食454

二、经常食用防癌食物454

第三节 消化系统肿瘤营养治疗455

一、饮食治疗455

二、术后饮食455

三、放疗和化疗饮食456

第四节 食疗与肿瘤456

一、食物与忌口456

二、食物与肿瘤457

三、抗癌食物458

四、菜肴烹调458

第二十六章 外科疾病营养治疗459

第一节 营养治疗的重要性459

一、蛋白质缺乏的影响459

二、术前营养不足原因460

第二节 术前营养状况改善460

一、术前营养460

二、特殊营养461

第三节 术后营养代谢及供给461

一、代谢变化461

二、饥饿影响462

三、麻醉影响462

四、营养需要462

第四节 常见病术后营养治疗464

一、口腔疾病术后464

二、扁桃体切除464

三、全喉切除464

四、腹部中小手术465

五、回肠及结肠切开术465

六、直肠和肛门手术465

七、断肢再植和骨折465

八、颅脑外科术后465

九、胸外科术后466

十、心外科术后466

十一、胰腺手术后466

十二、妇产科术后467

第五节 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治疗467

一、营养代谢467

二、营养原则468

三、营养治疗469

四、并发症469

第六节 小肠切除术后营养治疗470

一、营养代谢470

二、营养治疗471

第七节 肝胆术后营养治疗472

一、营养代谢472

二、营养治疗472

第八节 短肠综合征营养治疗473

一、营养代谢473

二、营养治疗473

第九节 烧伤营养治疗474

一、烧伤营养代谢475

二、烧伤营养需要477

三、烧伤病营养治疗479

第二十七章 器官衰竭营养治疗482

第一节 急性肾衰竭营养治疗482

一、症状和分期482

二、营养代谢483

三、营养原则484

四、营养治疗484

五、分期营养治疗486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营养治疗487

一、临床分期487

二、临床症状487

三、营养影响488

四、营养治疗488

五、α-酮酸疗法490

第三节 肝功能衰竭营养治疗491

一、营养代谢491

二、病因病理491

三、营养原则492

四、营养治疗493

第四节 心力衰竭营养治疗495

一、营养代谢496

二、营养原则496

三、营养治疗496

第五节 胃肠功能衰竭营养治疗499

一、病因病理499

二、营养代谢499

三、营养治疗499

第六节 呼吸功能衰竭营养治疗500

一、病因病理500

二、营养不足500

三、营养影响501

四、营养原则501

五、营养治疗501

第七节 多器官功能衰竭营养治疗502

一、诊断指标502

二、营养代谢502

三、营养原则503

第二十八章 器官移植营养治疗504

第一节 肾移植营养治疗504

一、概述504

二、适应证505

三、营养因素505

四、营养原则505

五、营养需要506

六、分期营养治疗506

七、营养治疗注意事项508

八、术后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509

第二节 肝移植营养治疗510

一、概述510

二、适应证511

三、营养因素511

四、营养原则512

第三节 骨髓移植营养治疗513

一、营养原则513

二、营养治疗513

第四篇 技能篇第二十九章 医院基本饮食517

第一节 营养与疾病治疗517

一、营养治疗目的517

二、营养治疗原则517

三、营养治疗方法517

第二节 普通饮食518

一、适应证518

二、配餐原则518

三、营养需要518

第三节 软饭519

一、适应证519

二、配餐原则519

第四节 半流质饮食519

一、适应证519

二、配餐原则520

第五节 流质饮食520

一、适应证520

二、配餐原则520

三、流质分类521

第三十章 治疗和试验饮食522

第一节 调整营养素治疗饮食522

一、高能量高蛋白饮食522

二、低蛋白饮食522

三、麦淀粉饮食523

四、低脂肪饮食523

五、少油饮食523

六、低胆固醇饮食523

七、低盐饮食524

八、无盐饮食524

九、低钠饮食524

十、高纤维饮食524

十一、低纤维饮食525

十二、无渣饮食525

第二节 特殊治疗饮食526

一、高钙饮食526

二、低铜饮食526

三、低钙饮食526

四、高磷饮食526

五、低磷饮食526

六、高钾饮食526

七、低钾饮食527

八、高钠饮食527

九、少碘饮食527

十、高铁饮食527

第三节 试验和代谢饮食527

一、低肌酐试验饮食527

二、隐血试验饮食528

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代谢饮食528

四、钾钠定量试验饮食528

第三十一章 肠内营养治疗530

第一节 概述530

第二节 肠内营养分类532

一、非要素饮食532

二、要素饮食537

三、组件饮食542

四、喂养方式过渡542

第三节 肠内营养给予方法543

一、口服方法543

二、管饲喂养545

第四节 肠内营养器械549

一、输液泵549

二、管道550

三、输液袋551

第五节 家庭肠内营养551

一、患者选择552

二、客观条件552

三、使用方法552

第六节 肠内营养并发症及预防553

一、胃肠并发症553

二、代谢并发症554

三、感染并发症555

四、精神心理并发症557

五、机械并发症557

第三十二章 肠外营养治疗560

第一节 概述560

第二节 能量制剂561

一、能量制剂必要条件561

二、糖类制剂561

三、脂肪制剂563

四、蛋白质和氨基酸制剂564

五、电解质、维生素和生长激素制剂569

第三节 肠外营养液配制571

一、配制肠外营养液环境572

二、混合营养液配制573

三、肠外营养液稳定性574

四、肠外营养液配伍禁忌576

第四节 肠外营养输入径路577

一、中心静脉置管578

二、经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输注营养582

第五节 肠外营养适应证和禁忌证583

一、肠外营养强适应证584

二、肠外营养对治疗有益的中适应证587

三、肠外营养疗效不肯定的弱适应证591

四、肠外营养禁忌证591

五、家庭肠外营养适应证591

第六节 肠外营养并发症591

一、与导管有关并发症592

二、代谢并发症593

三、肝胆系统并发症595

四、消化系统并发症596

五、代谢性骨病596

第七节 肠外营养监测和护理596

一、肠外营养监测597

二、肠外营养护理599

第三十三章 食疗与药膳603

第一节 食疗与药膳简介603

第二节 食疗基本原则604

一、有节604

二、清淡604

三、杂食604

四、食养605

五、宜忌605

第三节 食物性味和作用605

第四节 药膳606

一、药膳定义607

二、配制原则及注意事项607

三、按食品性状分类608

四、烹调方法608

五、药露制作609

六、保健药膳609

七、常用治疗药膳611

八、宴席药膳613

第五节 法定药食两用动植物614

第六节 卫生部批准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614

第三十四章 营养科室管理616

第一节 营养科管理616

一、工作任务616

二、组织形式616

三、工作内容及管理617

四、质量管理目标618

五、各项规章制度619

六、物资管理619

第二节 配餐设施及管理620

一、建筑设计及设施620

二、强化从业人员培训621

三、加强重点环节管理621

四、厨房卫生要求621

第三节 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621

一、主任、副主任营养师621

二、主治营养师622

三、营养师622

四、营养士623

五、营养员623

六、管理员623

七、会计623

八、保管员624

九、采购员624

十、炊事组长624

十一、炊事员624

十二、实验室人员625

第三十五章 营养教育和营养规范管理626

第一节 营养教育626

一、营养教育概述626

二、营养信息交流及应用626

三、营养信息交流技巧627

四、营养教育材料制作步骤629

第二节 营养规范与管理629

一、计划步骤629

二、必要性630

三、现状调查与分析630

四、确定项目目标630

五、制订计划与安排活动631

六、执行计划631

七、项目评估631

八、原因分析模型632

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临床营养学中的应用632

一、营养计算机与软件632

二、计算机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633

三、全自动临床营养治疗系统639

四、糖尿病治疗专家系统642

五、临床营养评价系统645

第三十六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646

第一节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646

一、食源性疾病646

二、食物中毒649

三、食源性疾病预防651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651

一、概述652

二、沙门菌食物中毒653

三、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656

四、葡萄球菌食物中毒658

五、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660

六、变形杆菌食物中毒662

七、肉毒梭菌食物中毒663

八、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666

九、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667

十、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669

十一、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671

第三节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672

一、赤霉病麦食物中毒672

二、霉变甘蔗中毒673

第四节 动植物性与化学性食物中毒674

一、动植物性食物中毒674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680

第五节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684

一、食物中毒调查684

二、食物中毒处理685

附录689

附录一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689

附录二 营养师资格评审条件738

参考文献7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