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制化的生成与现代文学的转型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体制化的生成与现代文学的转型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844704.jpg)
- 韩晓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789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体制化的生成与现代文学的转型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生产与传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里程碑式”的现实: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的文学“传播力场”10
第一节 “天下人心归延安”:文化中心的西移与延安文艺政策的演变11
第二节 战争背景下的乡村视阈:民间力量的崛起与读者的变迁18
第三节 革命队伍中的“多余人”:延安文人的角色错置与文化失落25
第二章 多元的文化空间:延安文学前期的“文艺”阵地41
第一节 “众声喧哗”:团结作家·培养新人42
一 怀安诗人的“旧瓶”与“新酒”45
二 不存“门户”之见48
三 文学新人的摇篮54
第二节 “平滑”的过渡:承上·启下58
一 五四传统:人性的审视60
二 新的气息:时代的华彩乐章67
第三节 新潮文艺的探索:写什么·怎么写72
一 “歌颂”与“暴露”的困惑72
二 “政治性”、“艺术性”之争83
三 关于“思想”、“生活”、“技巧”及其他88
第三章 “不完全”的党报:“文艺栏”的改版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96
第一节 性质与任务:“党的喉舌”98
第二节 编辑的话:“稍具泼辣之风”104
第三节 作家的意见:“还是杂文时代”107
第四节 读者的分化:想象的错位113
第四章 体制化的生成:《讲话》的传播与接受124
第一节 运转方式:“全党办报”124
一 “没有标准,难明是非”125
二 《讲话》权威的确立128
三 文学生产的体制化管理130
第二节 监督机制:“批评的空气”138
一 对王实味文艺观的批判139
二 关于“演大戏”问题的论争142
三 对《落伍者》及《腊月二十一》的批评146
四 围绕《叹息三章》的争论149
五 《意识以外》和《纺车的力量》引起的风波153
六 论“忘我的境界”与“日常生活”156
第三节 编辑职能:为工农修理文章的“理发员”159
一 “请和我们携手”:编辑主体的议程设置159
二 “理发员”的尴尬:“大众习作”栏的批评与误读166
三 “讨论”缺失与“笔谈”的终结175
第四节 创作理念:“必须改造自己”182
一 “此心光光地”:“内圣”与“自省”183
二 灵肉的“蒸煮”与思想“顿悟”187
三 下乡入伍:“与工农相结合”194
第五章 现代文学的转型:时代交替的文学标本201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变化:“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201
第二节 革命意识的凸显:从“真实”到“本质”207
第三节 叙事模式的转换:有“意味”的形式220
第四节 集体写作方式的流行:“个性”的沉潜228
第五节 语言的发展:从“欧化”到“大众化”237
第六章 歧义的民间:现代—民族文学的建构24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248
第二节 发现民间:知识分子的文体实验255
一 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256
二 现代新诗的歌谣化探索260
三 小说传统之继承和转化263
第三节 民间的狂欢:工农兵的“原生态”写作271
一 工农兵群众诗歌创作的话语指向272
二 被规训的“民间秧歌”277
三 改造说书人运动279
第四节 方向的确立:关于赵树理的典型化传播与接受奇迹286
结语297
参考文献303
附录一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创作索引311
附录二 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人名索引(选录)323
附录三 相关文献332
后记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