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2](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3842773.jpg)
-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276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海洋战略-研究报告-中国-201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海洋发展的周边环境第一章 中国海洋发展的周边环境3
一、周边海洋的政治形势3
(一)海洋发展战略与政策3
(二)海洋安全形势7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合作9
二、周边海洋的开发形势14
(一)海洋油气资源14
(二)海洋捕捞与水产养殖15
(三)海洋交通运输16
(四)滨海旅游17
(五)海洋可再生能源18
三、周边海洋的环境保护19
(一)基本情况19
(二)管理与保护行动20
四、小结21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25
第二章 中国的海洋法律制度25
一、海洋法律制度概述25
(一)海洋法律制度的分类与效力25
(二)海洋法律制度的内容和特点27
二、海洋法律制度的发展背景31
(一)海洋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31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影响33
三、海洋法律制度的新发展34
(一)国家涉海立法的发展34
(二)地方海洋立法的进展35
四、海洋公益服务法律制度39
(一)海洋公益服务概念39
(二)海洋公益服务的相关立法39
五、小结42
第三章 中国的海洋权益44
一、海洋权益概述44
(一)内水及领海主权和毗连区管制权44
(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权权利及管辖权45
(三)历史性权利46
(四)公海自由47
(五)国际海底区域制度48
(六)极地科学考察48
(七)其他49
二、海洋权益面临的形势与挑战50
(一)岛礁主权争端50
(二)海域划界任务51
(三)资源开发争端53
(四)南海形势变化56
(五)担保国的责任问题56
(六)极地事务57
三、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立场和举措59
(一)基本立场和措施59
(二)极地和大洋相关工作62
四、小结65
第四章 中国的海洋安全66
一、海洋安全概述66
(一)海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67
(二)海洋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68
二、中国海洋安全形势70
(一)海上争端引发的安全问题70
(二)周边海上军事活动频繁72
(三)域外势力介入周边海洋事务74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76
三、维护海洋安全的政策和举措77
(一)中国的海洋安全政策77
(二)维护海洋安全的举措79
四、小结83
第三部分 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87
第五章 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87
一、海洋经济运行情况87
(一)全国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87
(二)区域海洋经济运行情况88
(三)涉海就业概况92
二、海洋产业的发展93
(一)海洋传统产业94
(二)海洋新兴产业100
(三)海洋产业的效益分析104
三、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105
(一)海洋经济总量105
(二)海洋经济密度105
(三)海洋产业结构107
(四)全员劳动生产率108
四、小结108
第六章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110
一、“十二五”规划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部署110
(一)“十二五”规划对海洋经济的总体部署110
(二)部门和行业规划中有关海洋经济的具体部署112
(三)综合评述123
二、沿海地区“十二五”规划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安排125
(一)辽宁省“十二五”规划125
(二)天津市“十二五”规划126
(三)河北省“十二五”规划126
(四)山东省“十二五”规划126
(五)江苏省“十二五”规划127
(六)上海市“十二五”规划127
(七)浙江省“十二五”规划127
(八)福建省“十二五”规划129
(九)广东省“十二五”规划131
(十)广西省“十二五”规划131
(十一)海南省“十二五”规划131
(十二)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133
(十三)综合评述133
三、海洋经济专项规划134
(一)国务院批复的专项规划134
(二)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专项规划138
四、小结139
第七章 中国海洋科技的发展141
一、海洋科技政策与规划141
(一)国家海洋科技发展的政策与规划141
(二)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发展的政策与规划142
(三)行业规划中海洋科技发展的政策与部署145
二、海洋科研及成果146
(一)海洋科研课题概况146
(二)涉海科研机构和人员147
(三)海洋科研机构经费与收入148
三、海洋调查与重大海洋专项149
(一)“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调查与综合评价”(“908专项”)149
(二)极地科学考察151
(三)大洋专项及大洋科学考察152
(四)海洋高技术计划(“863计划”)153
(五)海洋基础科学研究(“973计划”)154
(六)公益性海洋行业科研专项157
四、海洋高技术发展现状157
(一)海洋探测与监视技术157
(二)海洋生物技术158
(三)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159
五、小结166
第四部分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第八章 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169
一、海洋环境状况169
(一)海水环境质量169
(二)沉积物质量173
(三)近岸海洋生物质量173
(四)海洋生态环境灾害173
二、海洋生态保护176
(一)海洋生态监控区健康状况176
(二)海洋保护区178
(三)海岛生态保护178
三、海洋生态环境管理179
(一)海洋环境风险应急管理179
(二)地方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建设180
(三)海洋和海岛生态修复182
四、小结183
第九章 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84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基础184
(一)国家管辖海域的主要资源184
(二)国家管辖外海域的主要资源190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94
(一)海洋生物资源194
(二)海洋油气资源197
(三)海洋空间资源199
(四)海水资源利用203
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05
(一)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205
(二)深海资源探采能力不足206
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及保障措施207
(一)资源开发利用方向207
(二)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措施207
五、小结208
第十章 中国海洋防灾减灾210
一、海洋灾害的概念与种类210
(一)海洋生态灾害210
(二)突发性海洋污染事件211
(三)海平面上升及其相关灾害211
(四)海洋自然环境灾害211
二、中国的海洋灾害212
(一)赤潮和绿潮212
(二)海上溢油216
(三)风暴潮与海浪216
(四)海冰218
(五)海平面上升219
(六)海岸侵蚀与海水入侵221
三、海洋灾害管理224
(一)海洋防灾减灾管理224
(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建设226
(三)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226
四、典型海洋灾害分析及相关建议228
(一)日本海啸事件228
(二)渤海“蓬莱19-3”溢油事故231
五、小结234
第十一章 陆海统筹与海洋可持续发展235
一、陆海统筹的意义235
(一)陆海统筹的概念235
(二)陆海统筹对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237
二、陆海统筹视角下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239
(一)评估指标体系239
(二)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241
(三)制约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254
三、实施陆海统筹的重点任务255
(一)普及宣传教育255
(二)完善体制机制255
(三)做好科学规划256
(四)发展海洋科技工程256
(五)建立综合支撑体系256
四、小结257
第五部分 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261
第十二章 中国的海洋政策261
一、海洋政策的概念261
二、海洋政策的发展262
三、海洋政策的主要内容264
(一)海域使用264
(二)海岛开发保护266
(三)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269
(四)海洋科技发展272
(五)海洋产业发展275
(六)海洋教育与人才发展283
四、“十二五”海洋政策要点285
五、小结286
第十三章 中国的海洋规划287
一、海洋规划的发展历程287
(一)发展背景287
(二)发展历史288
(三)对海洋规划的认识292
二、“十二五”海洋事业发展规划293
(一)国家总体部署294
(二)有关涉海规划296
三、“十二五”时期海洋相关产业发展规划303
(一)海洋渔业303
(二)海洋交通运输业304
(三)石化和化学工业304
(四)旅游业305
(五)海水淡化产业306
(六)海洋可再生能源306
(七)海洋工程装备业306
(八)船舶工业307
(九)其他海洋产业307
四、小结308
第十四章 中国的海洋管理309
一、海洋管理体制309
(一)中国的海洋管理体制309
(二)国家与地方海洋管理职能部门311
(三)主要涉海管理部门、机构及职责314
(四)海洋管理的公众参与316
二、国家海洋管理实践318
(一)海域使用管理318
(二)海岛开发保护管理320
(三)海洋经济管理321
(四)海洋资源管理323
(五)海洋环境管理325
(六)海洋公益服务管理327
(七)海洋科技管理328
三、地方海洋管理实践330
(一)地方海域使用管理330
(二)地方海洋经济管理334
(三)地方海洋资源管理335
(四)地方海洋环境管理336
(五)地方海洋科技管理337
四、小结337
第十五章 中国的海洋执法339
一、海洋执法概述339
二、海上执法队伍340
(一)海上执法队伍的职责与任务340
(二)海上执法依据348
三、中国海监海洋执法综述351
(一)维护海洋权益的执法活动351
(二)海域使用管理执法352
(三)海洋环境保护执法352
(四)海岛保护执法353
(五)海上执法合作354
四、中国海监执法能力建设354
(一)船舶执法装备建造354
(二)航空执法装备建设355
(三)科技支撑保障能力建设355
五、小结356
第六部分 极地科学考察361
第十六章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361
一、极地科学考察概述361
(一)极地的特点和价值361
(二)极地考察的国际环境362
(三)极地考察的成就363
二、极地科学考察工作364
(一)极地科学考察概况365
(二)极地科学考察项目366
(三)极地科学研究的进展和成果366
三、极地科学考察“十二五”规划371
(一)工作思路371
(二)主要任务372
(三)未来展望374
(四)保障措施374
四、小结374
结语:中国与太平洋世纪376
附件381
附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示意图381
附件二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海洋的内容382
附件三 2011年中央领导关于海洋工作的指示383
附件四 2010年《中国海洋行政执法公报》(摘录)385
附件五 2010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摘录)389
附件六 2010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摘录)399
附件七 2010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摘录)418
附件八 201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摘录)431
附件九 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摘录)438
附件十 2010年《海岛管理公报》(摘录)441
附件十一 中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447
附件十二 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受权公布中国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标准名称454
附件十三 中国主要海洋法律文件457
附件十四 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资料461
附件十五 中越签署《关于指导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464
附件十六 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和初步信息情况466
附件十七 主要涉海国际条约和协定471
附件十八 中国历次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及成果474
主要参考文献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