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岭南医药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岭南医药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835087.jpg)
- 朱盛山,聂阳,辛年香主编;林超岱等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0771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文化-广东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岭南医药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岭南与岭南文化第一节 岭南概貌2
一、岭南的地理位置2
二、岭南的地理环境7
三、岭南的居民15
第二节 岭南文化18
一、岭南文化的发展18
二、岭南文化的构成20
三、岭南文化的特征26
第三节 岭南医药文化27
一、岭南医药的文化内涵27
二、岭南医药与中医药文化29
三、岭南医药与岭南文化30
第二章 岭南医文化第一节 岭南医学的萌芽32
一、远古时期32
二、秦汉时期34
第二节 两晋至南北朝时期36
一、葛仙翁罗浮山修成正果36
二、鲍姑越秀山艾医百病成仙38
三、岭南僧治脚气病扬美名41
第三节 隋唐至宋元时期43
一、岭南方第一宰相开大庾岭43
二、中医药典籍专设南行方44
三、岭南本土医家誉满汴京47
四、龙图阁学士编儿科大成48
第四节 明代至清代中期49
一、深究医理造福民众——内科49
二、集成痘疹儿科反对讹传——儿科51
三、采绘经图灸术讲求实用——针灸54
第五节 近现代时期57
一、专注温病教育中兴国医——温病57
二、防控瘟病鼠疫防解困局——传染病58
三、专师仲景伤寒救水火——伤寒59
四、广博妇产福幼盛传两粤——妇科62
五、传承儿科世家精取秘要——儿科63
六、兼修骨伤武术自创妙药——骨伤科65
七、秘传眼科五轮启明后世——眼科71
八、探索科学针灸推向全国——针灸72
九、融通中西医顺应潮——中西医汇通73
第六节 社团、学校、期刊和医院75
一、中医药社团75
二、中医药学校78
三、中医药期刊83
四、中医医院86
第三章 岭南药文化94
第一节 岭南中药94
一、岭南中药闻名历代94
二、南土蓬莱兴起药市98
三、道地广药稀贵南药101
第二节 十大广药104
一、阳春砂104
二、广巴戟天105
三、广藿香106
四、广佛手107
五、广陈皮108
六、广地龙109
七、化橘红109
八、高良姜111
九、沉香111
十、金钱白花蛇112
第三节 地产常用药材114
一、槟榔114
二、益智115
三、广防己117
四、广金钱草117
五、桂枝118
六、何首乌118
七、红豆蔻120
八、山奈121
九、鸦胆子121
十、玳瑁122
十一、海马123
十二、海龙123
十三、芦荟124
十四、白豆蔻125
十五、降香125
第四节 岭南中成药126
一、中成药业顺势而起126
二、广佛成药成行成市128
第五节 岭南化学制药129
第六节 岭南药业名厂名店131
一、贵为天下万应药丸—梁仲弘蜡丸馆147
二、同心济世古方正药—陈李济杏和堂149
三、古今传奇风湿药酒—冯了性药铺154
四、科举考场馈赠乌金—黄恒庵蜡丸馆157
五、养和树德保婴良药—保滋堂159
六、跌打骨伤止痛特效—梁财信医馆159
七、敬业修明灵丹回春—敬修堂161
八、仁人利普儿科圣药—马百良药店164
九、搽食兼用治病如意—黄祥华药铺165
十、长春洞里治咳传奇-潘高寿166
十一、亦茶亦药清热祛暑—源吉林169
十二、慈悲心怀普济众生—李众胜堂170
十三、中西结合制药先河—梁培基药厂173
十四、巧用广告开拓市场—唐拾义药厂175
十五、利己利人半维慈善—何济公药厂176
第七节 岭南传统制剂技术178
第四章 岭南凉茶文化第一节 悠远源长的凉茶184
一、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凉茶184
二、王老吉解热去火一碗甩——王老吉凉茶187
三、穷轿夫创制感冒伤寒圣茶——沙溪凉茶191
第二节 寓于生活的凉茶192
一、传统凉茶引领时代风尚192
二、各式凉茶满足多样需求193
三、市售凉茶依证挑选品牌194
第三节 有门有道的凉茶197
一、辨析体质选处方197
二、看清材质选茶具201
三、依照实例制凉茶201
第四节 降火新宠的龟苓膏206
一、古老秘方焕新颜206
二、古今工艺制龟苓膏209
第五节 消暑佳品的糖水212
第六节 知名凉茶216
一、邓老凉茶217
二、王老吉凉茶217
三、上清饮凉茶218
四、黄振龙凉茶219
五、徐其修凉茶220
第五章 岭南药膳文化第一节 广东饮食222
一、粤菜美味奇特健康222
二、药食同源良药可口226
第二节 广东煲汤228
一、老火靓汤228
二、选汤料230
三、选佐料231
四、选汤锅232
五、把握火候234
六、择时喝汤235
第三节 广东煲粥236
一、白粥237
二、老火粥238
三、生滚粥239
四、粥火锅245
五、砂锅粥245
第六章 岭南医药的对外交流第一节 中医药的交流250
一、先秦及秦汉时期250
二、两晋至南北朝时期252
三、隋唐至宋元时期253
四、明代至清代中期257
第二节 西方医学的传入260
一、来华医学传教士260
二、创办西医医院263
三、创办西医学校267
三、出版西医图书刊物270
五、开设西药药房272
第三节 对岭南医药的影响272
一、珍贵多样的海药273
二、科学起步的西医273
三、曲折发展的中医275
第七章 岭南医药名家名著一、葛洪和《肘后备急方》、《抱朴子·内篇》280
二、嵇含和《南方草木状》283
三、李珣和《海药本草》285
四、陈昭遇和《太平圣惠方》286
五、刘昉和《幼幼新书》287
六、释继洪和《岭南卫生方》289
七、何克谏和《生草药性备要》290
八、何梦瑶和《医碥》290
九、陈复正和《幼幼集成》292
十、程康圃和《儿科秘要》293
十一、杨鹤龄和《儿科经验述要》293
十二、罗汝兰和《鼠疫汇编》295
十三、邱熺和《引痘略》296
十四、陈定泰和《医谈传真》297
十五、赵其光和《本草求原》299
十六、肖步丹和《岭南采药录》299
十七、陈伯坛和《读过伤寒论》300
十八、朱沛文和《华洋脏象约纂》302
第八章 岭南医药文化的特色与地住第一节 依托岭南文化体系支撑306
一、兼收融和中西医药文化306
二、重商善贾中成药业鼎盛307
三、务实致用反对不切实际308
四、开放创新敢为天下先309
第二节 三因制宜成岭南温病学派310
一、率先指出温病与伤寒有不同310
二、基于岭南地域特点自成一派311
第三节 认知疾病丰富医学理论313
一、认知传染病313
二、认知寄生虫病316
三、认知儿科疾病317
四、提出包络命门学说318
五、倡导针灸科学318
六、引用西医解剖图319
第四节 辨证论治探索特色防治法320
一、青蒿治疟疾320
二、大蒜片治恙虫热321
三、免疫法治狂犬病321
四、间接灸法治病322
五、灸法用于急救323
六、防风汤治脚气病323
七、蒸气法治伤寒324
八、牛痘接种防天花324
九、习武医生治骨伤325
十、喝凉茶降火327
第五节 发现化药创制特效药物327
一、发现化学药物327
二、应用中药制剂328
三、开发招牌成药329
第六节 引进海外医药创多项第一330
一、进口海外药材330
二、建立第一家西医医院331
三、开办第一家西药药店334
第七节 中药产业化彰显行业典范334
一、成立专业行会盛销药材334
二、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广药336
第九章 当今岭南医药文化第一节 医药教育与科研340
一、医药教育340
二、医药科研344
第二节 医疗卫生345
一、概况345
二、中医医疗347
第三节 医药工商业349
一、概况349
二、中药材生产350
三、中药工业351
四、医药商业353
第四节 广东中医药强省战略的提出356
一、广东中医药发展的现状356
二、广东省领导与广东中医药强省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