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质量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义中,汪建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37502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质量管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质量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质量与质量管理1
1.1质量概念的演变和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1
1.1.1质量概念的演变1
1.1.2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3
1.2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观7
1.2.1休哈特的质量观7
1.2.2戴明的质量观8
1.2.3朱兰的质量观9
1.2.4克劳士比的质量观11
1.2.5费根堡姆的质量观12
1.2.6石川馨的质量观13
1.2.7田口玄一的质量观14
1.3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与提高质量的途径14
1.3.1产生质量问题的根源是波动14
1.3.2波动产生的原因15
1.3.3提高质量的途径16
思考与练习20
第2章 质量管理的基础21
2.1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21
2.1.1质量管理的相关术语21
2.1.2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24
2.2质量管理体系26
2.2.1 ISO9000族标准简介26
2.2.2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28
2.2.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35
2.3质量认证制度41
2.3.1质量认证制度概述41
2.3.2质量认证及其类别42
思考与练习45
第3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46
3.1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发展46
3.1.1质量成本的演化46
3.1.2质量成本的分类50
3.1.3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52
3.2质量成本的核算与分析53
3.2.1质量成本模型53
3.2.2质量成本核算的指标体系55
3.2.3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方法56
3.2.4质量成本的预测、控制与报告57
3.3质量成本概念的新发展及其改进模型59
3.3.1不良质量成本的概念59
3.3.2不良质量成本的构成和分析60
3.3.3质量成本的改进模型60
思考与练习62
第4章 卓越绩效模式63
4.1卓越绩效模式简介63
4.1.1卓越绩效模式产生的背景63
4.1.2卓越绩效模式的特征64
4.1.3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65
4.2几种主要的卓越绩效模式67
4.2.1世界最早的质量奖——日本戴明质量奖67
4.2.2最具影响力的质量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68
4.2.3欧洲质量奖70
4.3我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实施指南71
4.3.1我国质量奖的曲折历程71
4.3.2我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框架图71
4.3.3我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条款要求和分值72
4.3.4卓越绩效评价的方法77
4.4 ISO9000族标准与卓越绩效模式的比较81
思考与练习83
第5章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方法84
5.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84
5.1.1调查表84
5.1.2分层法86
5.1.3因果图88
5.1.4排列图89
5.1.5直方图91
5.1.6散布图93
5.2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94
5.2.1关联图95
5.2.2系统图97
5.2.3 KJ法98
5.2.4矩阵图100
5.2.5矩阵数据分析法102
5.2.6网络图103
5.2.7过程决策程序图105
5.3质量改进的质量管理小组106
5.3.1质量管理小组的基本概念107
5.3.2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程序108
5.3.3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的编写和评审110
5.3.4推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应注意的问题111
5.4过程改进的基准比较法111
5.4.1竞争性基准比较的原则112
5.4.2竞争性基准比较的类型112
5.4.3竞争性基准比较的实施过程113
思考与练习115
第6章 测量系统分析118
6.1过程分析与文档118
6.1.1流程图118
6.1.2因果矩阵119
6.1.3 PFMEA121
6.1.4过程输入与输出121
6.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22
6.2.1测量尺度与数据类型122
6.2.2收集数据的方法123
6.2.3抽样方法124
6.2.4描述性统计方法124
6.2.5数据的图示方法125
6.3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129
6.4测量系统的模型以及R&R估计134
6.5测量系统能力的评价及其应用138
6.6特殊情况下的测量系统分析140
6.6.1破坏性试验的测量系统分析140
6.6.2计数型数据一致性分析142
思考与练习144
第7章 过程能力分析147
7.1过程能力分析的基本概念147
7.1.1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两种波动147
7.1.2过程能力149
7.1.3过程能力分析的意义、目的和作用150
7.2常用的过程能力指数150
7.2.1第一代过程能力指数Cp150
7.2.2第二代过程能力指数Cpk和Cpm151
7.2.3第三代过程能力指数Cpmk和Cp(u,v)153
7.2.4过程能力指数的有关性质153
7.2.5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之间的关系154
7.2.6过程能力分析的实施程序与应用实例155
7.3过程绩效指数158
7.3.1短期过程能力与长期过程能力158
7.3.2过程绩效指数Pp和Ppk158
7.4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61
7.4.1非正态分布下的过程能力分析161
7.4.2计数型数据过程能力分析164
7.4.3过程能力分析与组织文化相关165
思考与练习166
第8章 统计过程控制168
8.1统计过程控制概述168
8.1.1过程输出结果的统计规律性168
8.1.2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169
8.1.3控制图失控的判定准则170
8.1.4控制图的分类172
8.1.5常规控制图的应用程序173
8.2常规计量值控制图174
8.2.1均值-极差控制图174
8.2.2均值-标准差控制图178
8.2.3中位数-极差控制图180
8.2.4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181
8.3计数值控制图183
8.3.1计件值控制图183
8.3.2计点值控制图186
8.4小批量控制图188
8.4.1目标控制图189
8.4.2比例控制图190
8.4.3标准变换控制图193
8.5小波动控制图196
8.5.1累积和图196
8.5.2 EWMA图197
思考与练习200
第9章 六西格玛管理简介203
9.1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和特点203
9.1.1六西格玛的起源与发展203
9.1.2六西格玛的概念205
9.1.3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207
9.2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与推进208
9.2.1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结构208
9.2.2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进210
9.3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论213
9.3.1六西格玛改进的DMAIC方法213
9.3.2六西格玛设计217
9.4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要素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19
思考与练习220
附录221
附录A Minitab软件简介221
附录B 计量值控制图系数表224
参考文献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