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民荣辱观教育 基于德性的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民荣辱观教育 基于德性的分析
  • 寇东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410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民荣辱观教育 基于德性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做人、德性与荣辱1

一、做人:生命的主题4

二、德性:做人的根基6

三、荣辱:德性的内核9

四、教化:荣辱的养成11

五、实效:教化的指向12

第一章 德性论视域中的荣辱观14

一、从“做事”到“做人”:德性论的主旨14

二、从“三德”到“四德”:个人品德的凸显22

三、从“明荣”到“知耻”:个人品德的要义27

四、荣辱观:一种德性价值观33

第二章 公民荣辱观的德性底蕴36

一、人类思想演进中的“一般荣辱观”36

1.荣辱观体现人的自爱与自尊37

2.荣辱观昭示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价值40

3.荣辱观蕴涵丰富道德意义42

4.荣辱观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45

二、公民荣辱观的人学根据48

1.人的全面发展48

2.社会主义“新人”51

3.“真正人的道德”55

三、当代中国公民荣辱观德目的演变62

1.“五爱”65

2.“五讲四美三热爱”67

3.“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69

4.“八荣八耻”72

四、社会主义公民荣辱观的根本83

第三章 公民荣辱观的错位及其根源89

一、公民荣辱观的错位89

1.躲避“崇高”91

2.谄媚“低俗”93

3.推崇“厚黑”96

4.淡化“性羞耻”99

5.热衷“次道德”101

二、公民荣辱观错位的实践根源104

1.货币拜物教:颠倒黑白104

2.官僚制:冷却道德感108

3.潜规则:消解羞耻感111

4.网络技术:催眠道德意识113

5.一手软:教化的乏力115

6.怨恨心态:滋生道德冷漠119

三、公民荣辱观错位的思想根源123

1.世俗主义124

2.相对主义126

3.虚无主义130

4.后现代主义132

四、公民荣辱观错位的历史根源134

1.封建遗毒134

2.“文革”遗风138

第四章 公民荣辱观教育的德性指向141

一、公民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41

二、公民荣辱观教育的两个基本目标148

1.道德荣誉感的形成149

2.道德羞耻感的形成153

三、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156

1.成为一个人:公民荣辱观教育之基156

2.尊敬他人为人:公民荣辱观教育之魂160

3.成为一个人与尊敬他人为人的统一:公民荣辱观教育之本163

四、公民德性的养成165

第五章 公民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德性意蕴169

一、公民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现状169

二、公民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内涵173

三、公民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德性要求179

1.教化本质的德性论彰显179

2.教化内容的德性论架构182

3.教化方式的德性论抉择184

4.教化语言的德性论运用188

5.教化权力的德性论维护191

四、公民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德性原则193

1.身心一体194

2.情理融通200

3.知行合一205

第六章 公民荣辱观教育的社会德性机制209

一、社会公正210

1.利益公正211

2.权利公正215

3.制度公正219

4.法治公正222

二、生活世界226

1.生活及其伦理意义226

2.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张力232

三、公共理性237

四、伦理共同体242

五、人文关怀252

六、道德资源供给258

1.观念供给258

2.制度供给261

3.实践供给262

第七章 公民荣辱观教育的个体德性机制264

一、脸面:明荣知耻的道德文化机制264

二、人情:明荣知耻的道德情感机制270

三、反省:明荣知耻的道德思维机制276

四、忏悔:明荣知耻的道德心理机制280

五、信仰:明荣知耻的道德意志机制287

六、敬畏:明荣知耻的道德内压机制291

主要参考文献296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