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种子”与“灵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种子”与“灵光”
  • 鲍永玲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97875458061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王守仁(1472~1528)-心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种子”与“灵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与方法1

第二节 进路与线索6

第三节 意义与不足16

第一编 谱系溯源21

第一章“心”的分析21

第一节“心”的喻象21

一、心为藏器23

二、心似泉镜26

三、小结41

第二节“心”的溯源42

一、孟子论“心”43

二、庄子论“心”48

三、小结63

第二章“知”:心的功能分析66

第一节“知”的喻象66

一、“知”为明德66

二、“知常”曰“明”73

第二节“知”的溯源78

一、宗密论“知”78

二、阳明论“知”91

第三章“心为字母的若干分析101

第一节“仁”字103

一、方寸之地103

二、一阳来复104

三、知其有仁108

第二节“性”字115

一、性之生生115

二、φυσζ和nature117

三、性为大本120

第三节“德”字123

一、自得为德123

二、直心为德126

三、受中而生130

第四节(万)物133

一、物之三训133

二、生生物化138

三、成物知也142

四、与物同体144

第二编 喻象通论149

第四章 水泉与道迹149

第一节“泉”之“流溢”149

一、“原”流泉滂,“逝”者如斯149

二、有“源”由己,无“源”从物154

三、心泉与流传物156

第二节“道”之“开辟”162

一、循道而行162

二、注于江海165

三、道统骨血171

第五章 种子与植物174

第一节 一阳来复174

第二节 物动则萌176

第三节 仁者天心180

第四节 返土归藏184

第六章 日与镜188

第一节 镜日相融188

一、“本心之明,皎如白日”188

二、“圆者主明,日月化身”191

三、“良知恒照,无所偏倚”193

四、“浮云微尘,过而不染”196

第二节 镜—境的意蕴198

第七章 光与灵明202

第一节 幽明相生202

一、大梵光明202

二、澄明与“無”204

三、知白守黑207

第二节 发乎天光209

一、静立的思209

二、光的种子213

三、发窍灵明215

第三节 藏神见光219

一、回光照内219

二、玉色则形222

三、圣思也轻227

第四节 光之闪耀229

一、美善同源229

二、美在闪耀233

三、与物无际237

第三编 诠释法与工夫论245

第八章 两种诠释法245

第一节“水”的诠释法245

第二节“木”的诠释法250

一、大本一源,盈科而进251

二、种德养心,删其繁枝261

三、以意逆志,得其环中267

第九章 工夫论276

第一节 静坐:“水”的工夫论276

一、保养灌溉276

二、浑化明尽277

三、洗心退藏280

四、凝之又凝282

第二节 立志:“木”的工夫论283

一、立志:布种培根原283

二、灌溉:萌芽渐舒发289

三、养正:时时删繁枝292

四、熟仁:畅茂皆由天307

第三节 磨镜:“镜”的工夫论313

第四节 光景与光明322

一、光景鬼窟322

二、打破光景,自然为宗336

三、光明境界343

第十章 补正和反思347

第一节 镜喻补正347

第二节 朱王异同350

第三节 思路一:知与仁357

第四节 思路二:光景与形而上学369

一、儒家“光一镜”和“光景”问题369

二、西方“光—镜”和近代“形而上学”问题371

三、神秘主义的生命之镜和真理之镜372

参考文献374

后记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