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的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造的艺术
  • 杨文丰,钟定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91637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8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的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1

一、创造的内涵1

(一)关于创造的定义1

(二)创造活动的形式2

(三)创造能力4

二、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的联系15

(一)创造的阶段16

(二)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的主要联系20

三、科学创造的特点25

(一)科学创造的一般特点25

(二)现代科学创造的基本特征27

四、科学创造的美学31

(一)科学美是客观存在的31

(二)科学美的概念32

(三)科学家的美感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34

第二章 创造的障碍36

一、思维定势36

二、自卑37

三、怕冒险38

四、崇拜权威40

五、刻板41

六、急于走捷径43

七、判断44

八、不会松弛45

第三章 创造力的开拓47

一、创造意识47

二、问题意识48

三、思维的开放性50

四、全身心投入52

五、酝酿54

六、思考技巧56

七、自主57

八、游戏的态度59

九、幽默61

十、创造动机63

十一、科学方法66

十二、美感68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71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71

二、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精髓72

(一)再创造思维与创造性思维72

(二)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特点73

三、创造性思维过程和形式74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一般程序的有关学说74

(二)创造性思维的一般程序78

(三)创造性思维的形式80

四、创造性思维的开发81

第五章 想象与造创88

一、想象88

(一)想象概述88

(二)再造想象89

(三)创造性想象90

二、想象的作用91

(一)想象是创造的先导91

(二)想象产生假说92

(三)想象激励创造93

三、想象的特点93

(一)想象的现实性93

(二)想象的生动性93

(三)想象的主动性94

(四)想象的独创性94

四、联想与想象94

(一)联想94

(二)逆常理联想96

(三)联想与想象97

五、想象力的开发98

(一)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98

(二)发展好奇心激发创造性想象99

(三)丰富的情绪激发人的想象力100

(四)提高捕捉直觉的能力101

第六章 观察与创造102

一、观察102

(一)观察的概念102

(二)观察的类型102

二、观察的原则103

(一)观察的准确性原则103

(二)观察的客观性原则104

三、观察力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105

(一)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智力条件105

(二)观察力的高低是决定科学成果的水平和科学人才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106

(三)观察力是建立科学理论的智力基础106

(四)敏锐的观察力是捕捉机遇的重要心理条件106

(五)观察力为实验提供线索和条件107

(六)观察力促使人去探索未知107

(七)准确的观察力是纠正错误理论的重要条件107

四、观察成功的前提108

(一)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108

(二)具备一定的观察对象方面的知识109

(三)观察要重复109

(四)观察要及时作全面的记录110

(五)培养观察的良好心理品质110

第七章 假说与创造111

一、假说111

(一)假说的概念111

(二)假说的特征112

二、假说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112

(一)导致新实验或新观察113

(二)帮助人们看清一个事物或事件的重要意义113

(三)促使理论因成熟而升华113

三、运用假说的注意事项114

(一)不要抱住已被证明无用的假说不放114

(二)必须进行假说服从事实的思想训练115

(三)对假说进行批判的审查116

(四)对错误的观念退避三舍117

第八章 兴趣与创造118

一、兴趣118

(一)兴趣的概念118

(二)兴趣的分类119

二、兴趣的特点与科学创造120

(一)兴趣的广度120

(二)兴趣的中心121

(三)兴趣的稳定性122

(四)兴趣的效能122

三、兴趣在科学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123

(一)对未来从事科学和成才活动具有引导作用123

(二)对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具有推动作用124

(三)兴趣促进创造性活动的成功125

(四)兴趣可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125

四、兴趣的培养126

(一)通过提高对创造性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的认识来培养兴趣126

(二)对创造性活动成功的向往,可以激发兴趣126

(三)外因的激励,可以激发兴趣126

(四)培养参加创造性活动的使命感,使兴趣上升为对真理的追求127

第九章 情绪与创造128

一、情绪128

(一)情绪与情感128

(二)情绪的产生与分类128

二、情绪通过智力因素影响科学创造129

三、情绪状态与科学创造130

(一)心境与科学创造130

(二)激情与科学创造131

(三)热情与科学创造132

四、理智感、道德感、美感与科学创造133

(一)理智感与科学创造133

(二)道德感与科学创造134

(三)美感与科学创造135

第十章 直觉与创造137

一、直觉137

二、直觉的特点138

三、直觉的作用139

(一)直觉可以引起创造冲动139

(二)依靠直觉,进行选择140

(三)依靠直觉,作出科学预见140

(四)依靠直觉能力完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创造140

四、直觉的局限141

第十一章 灵感与创造142

一、灵感144

(一)灵感的概念144

(二)灵感是创造性劳动和科学探索的产物145

(三)灵感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145

(四)灵感往往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产生146

二、灵感的作用147

(一)促成创造的早日成功147

(二)提供重要启示、重要思路、重要线索148

(三)导致新的设想149

(四)帮助选题149

(五)有助于论文构思149

三、灵感的捕捉150

(一)积极的创造性劳动是灵感产生的基础150

(二)良好的环境与时机150

(三)愉快的精神状态151

(四)兴趣和认识的准备152

(五)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152

(六)发挥原型启发的作用153

(七)利用学术讨论促发灵感的出现153

(八)随时做好记录的准备153

第十二章 机遇与创造155

一、机遇155

(一)机遇的本质155

(二)人们在机遇问题上的错误认识156

(三)机遇的特点157

二、机遇的作用159

(一)机遇透露出大自然的信息159

(二)机遇提供了创造的线索160

三、机遇的一般性规律161

四、提高认识和把握机遇的能力163

(一)培养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163

(二)培养发现的兴趣和才能163

(三)培养创新精神164

(四)训练正确的评判能力164

(五)丰富想象力164

第十三章 梦与创造166

一、梦中的创造166

二、创造性的梦的条件169

(一)睡梦的宽松条件,使思想在潜意识的世界里自由驰骋169

(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创造者大脑中贮存了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169

(三)大脑皮层形成了对解决问题的兴奋中心169

三、不能依赖梦进行创造活动170

第十四章 创造才能的评价171

一、创造才能的主要特征表现171

二、发表论文是创造才能的指标173

三、评价创造才能的经验方法177

主要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181

编后记1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