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3802568.jpg)
-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红旗出版社
- ISBN:978750511938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党的历程基本知识2
一、1919—1937年2
五四运动2
共产主义小组3
党的一大4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4
国民党一大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5
五卅运动6
北伐战争6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7
湖南农民运动8
中山舰事件9
陈独秀右倾错误10
整理党务案1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1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2
南昌起义13
八七会议13
秋收起义14
广州起义1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5
古田会议16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开辟16
红军五次反“围剿”17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8
长征19
遵义会议20
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21
“九一八”事变21
“一二·九”运动22
八一宣言23
瓦窑堡会议23
西安事变24
二、1937—1949年25
卢沟桥事变2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5
洛川会议27
八路军27
新四军28
平型关大捷29
南京大屠杀29
王明右倾错误29
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30
百团大战31
皖南事变31
大生产运动32
延安整风运动33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33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35
重庆谈判35
第二条战线36
土地制度改革37
三大战役38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3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39
三、1949—1978年41
开国大典41
抗美援朝42
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43
镇压反革命43
“三反”、“五反”运动43
过渡时期总路线44
高饶事件44
三大改造45
反右派斗争45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45
大跃进46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46
庐山会议47
七千人大会48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8
“文化大革命”50
五一六通知50
红卫兵运动51
一月风暴51
“二月逆流”52
“九一三”事件52
“批林批孔”运动53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54
粉碎“四人帮”5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5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55
四、1978年至今57
改革开放57
平反冤假错案57
农村改革59
城市改革60
经济特区的创办6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62
1989年政治风波63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64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64
邓小平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6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66
香港、澳门回归67
西部大开发战略6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71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71
中篇 党的组织基本知识74
一、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74
党的性质74
党的宗旨74
党的指导思想75
马克思主义75
列宁主义76
毛泽东思想76
邓小平理论7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7
科学发展观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79
党的奋斗目标80
党的纲领81
党的最高纲领8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8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验8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83
二、党的组织制度85
党的组织制度85
党的民主集中制85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86
党的集中统一87
党内民主88
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88
党的代表大会89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89
党的代表大会的职权90
党的代表会议90
党员大会90
党的委员会的任期91
党的委员会的换届91
党的选举制度91
党内选举方式92
党内选举的程序92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93
候补代表93
特邀代表93
列席人员93
换届选举的原则94
代表产生的程序94
选举权94
被选举权95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95
代表资格审查96
党代表大会代表团(组)96
党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96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97
党代表任期制98
三、党的组织机构100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00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100
党的中央委员会101
中央政治局101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01
中央书记处102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102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02
中央办公厅102
中央政策研究室103
中央组织部103
中央宣传部104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104
中央对外联络部106
中央党史研究室106
中央文献研究室107
中央编译局108
中央政法委员会108
中央保密委员会109
中央党校109
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110
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110
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111
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111
党的地方组织112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112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113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13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114
党的基层组织115
党的基层委员会116
党的基层代表大会116
基层党委常务委员会117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117
党的支部委员会117
联合党支部118
临时党支部118
派驻纪律检查组119
军队政治工作机关1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20
军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120
军队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121
四、党内主要职务123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23
中央政治局常委123
中央政治局委员123
中央书记处书记124
中央委员124
中央候补委员124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24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25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25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25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25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126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6
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126
市(盟、州)委书记126
地委书记126
县(旗)委书记126
党工委书记127
党组书记127
党组成员127
基层党委书记127
党委常委127
党委委员128
党委候补委员128
党支部书记128
党支部委员129
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129
纪律检查员129
组织员129
五、党员标准、条件、义务和权利130
党员标准130
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员标准131
党员的基本条件131
入党要规定年龄界限、国籍和劳动者身份132
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132
执行党的决议133
党员要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133
党员要在需要时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134
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134
党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134
党员必须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135
党员的义务135
党员的权利136
表决权137
党员要正确行使表决权137
党员要正确行使请求权、申诉权和控告权137
党员要正确行使在党内开展批评、揭发、检举的权利138
党员要正确行使和保护好自己的权利139
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区别140
党内选举中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党员140
党员要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40
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41
在党内选举中,党员可以放弃被选举的权利142
预备党员列席党员代表大会142
召开党员大会(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因故未出席的党员或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142
党内选举可以投弃权票142
投弃权票后不能另选他人143
投不赞成票可以另选他人143
党的临时组织关系转到外单位的党员可以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143
党员有重大问题尚未审查清楚,不能被提名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144
六、党的组织生活145
党的组织生活制度145
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145
党员目标管理145
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的制度146
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制度146
党日制度146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147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原则147
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147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148
“三会一课”制度148
党内表彰148
党员思想汇报149
党员鉴定149
党费150
党员交纳党费制度150
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150
党费管理的原则和要求151
流动党员交纳党费的方法152
党员增加工资收入后的交纳党费问题152
党费的使用152
党籍及党籍管理152
党龄153
党龄的计算方法153
特殊情况的党龄计算方法153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154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154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154
流出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的主要责任155
流入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的主要责任155
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156
及时将流动党员编入流入地党的基层组织156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156
健全完善党内激励机制157
健全完善党内关怀机制157
健全完善党内帮扶机制158
加强对老党员的关怀帮扶158
七、党的干部160
党的干部160
干部制度160
党的干部路线161
德才兼备162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163
干部队伍革命化163
干部队伍年轻化163
干部队伍知识化164
干部队伍专业化164
领导班子164
领导班子结构164
领导干部素质165
党管干部原则165
干部任用制度166
委任制167
选任制168
考任制168
聘任制169
常任制170
任期制171
终身制172
干部培训173
干部教育174
国家公务员制度175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175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176
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176
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177
健全干部管理机制177
八、党性党风党纪179
党性179
党性和党的性质的区别179
党性原则180
党性修养181
党风181
党的工作作风182
领导作风183
学风183
文风183
党的三大作风184
理论联系实际184
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185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186
大兴艰苦奋斗之风186
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186
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187
“两个务必”187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188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188
党的纪律190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190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191
党风党纪教育191
国家法律法规教育191
反腐倡廉教育192
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192
廉政文化建设192
党纪、政纪、国法的区别193
党的组织纪律194
党的群众纪律194
党的宣传纪律195
党的保密纪律195
党的人事纪律196
党的财经纪律196
党的外事纪律197
警告197
严重警告197
撤销党内职务198
留党察看198
开除党籍198
党组织违纪的处理199
九、党旗党徽200
党旗200
党徽的构成及含义200
党旗党徽的地位200
党旗党徽的寓意200
党旗的使用规格201
党旗的使用范围201
党徽的使用范围201
党旗党徽写入党章202
下篇 党的建设基本知识204
一、党建主线与党建总体布局204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总要求204
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主线地位204
抓住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205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总目标206
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207
四个“坚定不移”208
党建科学化209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209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210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21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2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12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12
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213
总揽全局的能力213
科学执政214
民主执政214
依法执政215
党的先进性215
共产党员先进性216
党的先进性建设217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18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任务218
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219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219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221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221
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222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22
党务公开223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223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24
巡视225
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225
党内监督226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227
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227
二、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229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229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29
又好又快发展23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31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231
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231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3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234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34
“五个统筹”23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235
循环经济236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和区别237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38
和谐社会的内涵24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24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2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24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242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243
和谐世界243
建设创新型国家244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45
人才强国战略246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246
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248
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248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249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50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50
生态文明252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52
低碳经济253
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25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255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255
学习的主要内容256
创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258
完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259
拓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阵地259
健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制度259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意义260
切实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组织领导261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四项要求26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26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2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26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2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2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2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探索和回答27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探索和回答276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78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8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8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2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282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28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83
“八荣八耻”28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28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284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28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286
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288
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290
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292
中国决不能搞“三权分立”294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不能搞西方多党制296
不能搞私有化298
单一公有制没有出路300
改革开放决不能走回头路301
四、抓基层打基础304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304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306
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308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308
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309
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309
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310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312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312
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313
新党员培训工程313
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工程313
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314
构建富有活力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314
努力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现代化水平315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机制315
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317
建立健全农村党支部负责人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机制318
选好配强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负责人319
探索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国有企业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居委会主任、企业董事长320
坚持推行机关党员行政负责人兼任党组织书记,实行“一岗双责”制度320
“四议两公开”322
“三级联创”活动323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324
探索发展党员新机制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