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801778.jpg)
- 孟宪民,于冰,李宏松,乔梁,丁见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3311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31页
- 主题词:文化遗址-文物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综述篇5
第1章 大遗址保护的兴起5
1.1 新中国初期的奠基5
1.1.1 坚决保护和有计划调查发掘的地区6
1.1.2 迅速壮大承担重大责任的考古队伍11
1.1.3 转被动为主动的保护单位制度设计14
1.2 学术发展繁荣的促进18
1.2.1 考古学发挥的基础作用18
1.2.2 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发展22
1.2.3 文物保护区规划的创举23
1.3 文物工作方针的指引27
1.3.1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提出28
1.3.2 大规模文物抢救工作29
1.3.3 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启动31
1.4 大规模保护的国际趋势37
1.4.1 遗产地区保护公约37
1.4.2 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40
1.5 世纪之交的战略研究44
1.5.1 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思路44
1.5.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46
第2章 大遗址概念探讨49
2.1 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49
2.1.1 以往的讨论49
2.1.2 大遗址的定义51
2.1.3 大遗址的本质特征53
2.1.4 大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55
2.2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文化名城56
2.2.1 文物保护单位57
2.2.2 历史文化名城58
2.3 大规模抢救地区分类59
2.3.1 关于分类的讨论60
2.3.2 基于体系建设的时段为主的分类61
2.3.3 整合抢救对象和措施的地区分类62
第3章 大遗址及其保护面临的问题64
3.1 大遗址的人为损害64
3.1.1 剧烈与渐变的损害64
3.1.2 大遗址的人为损害65
3.2 剧烈损害的原因分析65
3.3 大遗址保护问题举例68
第4章 大遗址保护的意义71
4.1 重大作用71
4.1.1 文物保护的意义71
4.1.2 大遗址保护的社会作用72
4.2 主要内容74
4.2.1 总体目标75
4.2.2 主要任务75
4.2.3 保障措施78
第5章 大遗址保护的基本理念81
5.1 大规模抢救保护81
5.1.1 方针本质与核心内容81
5.1.2 补偿历史的大规模抢救83
5.2 整体性要求84
5.3 以价值为驱动86
5.4 综合性保护88
5.4.1 综合性保护原则88
5.4.2 综合性保护行动91
第6章 大遗址保护工作流程93
6.1 大遗址保护流程分析93
6.2 专项经费管理95
第7章 大遗址保护相关技术98
7.1 保护加固工程技术98
7.1.1 工程技术基础研究98
7.1.2 岩土体的结构加固技术100
7.1.3 大型木构件原地保护技术101
7.1.4 保存环境治理与控制技术102
7.2 遗迹实体展示技术103
7.3 安全防范技术105
7.4 空间信息技术106
7.4.1 大遗址保护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106
7.4.2 高层一体化决策的需求107
7.4.3 大遗址区域研究的需求109
7.4.4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需求111
7.4.5 大遗址保护管理的需求112
第8章 我国大遗址保护的进一步发展113
8.1 大遗址保护体系的构建113
8.2 科技的支撑与引领115
8.3 考古学在大遗址保护中的作用118
8.3.1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学学科建设118
8.3.2 考古学在大遗址保护中的主导作用122
8.3.3 大遗址保护国际经验124
8.4 大遗址保护重大专项的顶层设计127
8.4.1 大遗址保护战略与政策研究128
8.4.2 大遗址保护的管理研究130
8.4.3 大遗址保护的考古研究132
8.4.4 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133
8.4.5 大遗址展示与利用技术研究134
下篇 案例研究篇139
第9章 京杭大运河遗产调查139
9.1 京杭大运河遗产调查的意义139
9.1.1 京杭大运河大遗址139
9.1.2 空间技术在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作用139
9.1.3 京杭大运河遗产调查报告140
9.2 京杭大运河遗产调查及数据采集141
9.3 京杭大运河遗产调查142
9.3.1 北京段142
9.3.2 河北段149
9.3.3 天津段155
9.3.4 山东段161
9.3.5 江苏段169
9.3.6 浙江段172
9.4 京杭大运河遗产调查数据分析181
9.4.1 数据汇总与分析181
9.4.2 综合评述182
9.4.3 专题分析184
9.5 问题总结和行动建议190
9.5.1 问题总结190
9.5.2 行动建议195
第10章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探讨197
10.1 中国大运河的性质197
10.1.1 遗产类型比较197
10.1.2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运河199
10.1.3 中国大运河的古代水利工程技术199
10.1.4 中国大运河的遗产性质200
10.2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2
10.2.1 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202
10.2.2 京杭大运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需要202
10.2.3 大运河保护综合协调和长远发展的需要203
10.2.4 大运河遗产的国际关注203
10.2.5 大型文化遗产地保护的探索204
10.2.6 社会对大运河保护的期望205
10.2.7 大运河保护基础研究的进展205
10.2.8 大型文化遗产地保护的科技支撑208
10.3 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复杂性209
10.3.1 大运河遗产的认识问题209
10.3.2 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矛盾210
10.3.3 大运河本体完整性和安全性面临的威胁210
10.3.4 大运河遗产管理及体制问题211
10.3.5 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科技支撑212
10.3.6 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特点214
10.4 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编制的特点215
10.4.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发展历程215
10.4.2 保护规划编制的特点218
10.4.3 保护规划编制的现状221
10.5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几个核心问题222
10.5.1 大运河遗产的构成222
10.5.2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229
10.5.3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原则和重点230
第11章 国外运河遗产保护231
11.1 法国米迪运河的申遗与保护231
11.1.1 米迪运河情况及申遗评估报告主要内容231
11.1.2 运河遗产的工程价值与保护235
11.1.3 米迪运河世界遗产对我国运河保护工作的启示250
11.2 加拿大里多运河的申遗与保护252
11.2.1 里多运河基本情况253
11.2.2 里多运河的三重身份259
11.2.3 里多运河对我国大运河保护的启示260
第12章 集安大遗址保护的范例263
12.1 文物保护的依法管理263
12.2 考古调查测绘工作264
12.3 主要考古发掘工作265
12.4 保护规划编制265
12.5 保护和展示266
第13章 国际上的考古遗址管理规划268
13.1 管理规划在国际遗产保护中的地位268
13.1.1 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268
13.1.2 各国遗产保护中对管理规划的要求270
13.2 考古遗址管理规划中的遗产价值和挑战271
13.2.1 遗产的价值271
13.2.2 保护中的价值273
13.2.3 把价值纳入保护工作的必要性275
13.2.4 将价值纳入保护规划工作277
13.2.5 遗产价值的结论和展望280
13.3 考古遗址保护和管理规划281
13.3.1 考古遗址保护和管理规划编制程序282
13.3.2 考古遗址保护和管理规划过程283
13.3.3 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规划的作用300
13.3.4 考古遗址保护与管理政策、目标和策略的制定301
13.4 案例:英国哈德良长城遗址管理规划的编制303
13.4.1 哈德良长城世界遗产地304
13.4.2 管理规划306
13.4.3 规划的修订308
参考文献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