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 现场扩声 演出混音宝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 现场扩声 演出混音宝典
  • (英)斯沃洛著;胡泽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7546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舞台演出-音频设备-基本知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音频技术与录音艺术译丛 现场扩声 演出混音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演出之前3

第1章 现场音响工程师3

1.1 主扩工程师(FOH)4

1.2 监听返送工程师5

1.3 扩声系统工程师6

1.4 值得思考的事情7

1.5 家庭生活8

第2章 音响工程基础9

2.1 耳朵9

2.1.1 我们听到的都一样吗10

2.1.2 耳朵如何进行工作10

2.1.3 耳朵和频率11

2.1.4 感知响度11

2.1.5 反射12

2.1.6 听觉定位13

2.2 听力损失14

2.2.1 听力损失类型14

2.2.2 听力保护15

2.3 声音如何进行传播16

声速16

2.4 波形17

2.4.1 波形的类型17

2.4.2 波形能量20

2.5 谐波21

泛音22

2.6 术语和定义22

2.6.1 赫兹、周期和频率23

2.6.2 波长24

2.6.3 幅度和响度24

2.6.4 相位和极性25

2.6.5 音调28

2.6.6 瞬态和音色28

2.6.7 声反馈29

2.6.8 波形包络30

2.7 分贝(dB)31

2.7.1 dB SPL:声压级33

2.7.2 dB V:电压比值33

2.7.3 dB FS:数字满刻度电平33

2.7.4 定义34

2.8 +4dBu和-10dBV:专业设备和民用设备35

第3章 电子学基础37

3.1 电子学奥林匹克37

3.1.1 跑道(电路)37

3.1.2 运动员(电子)38

3.1.3 导体38

3.2 电流和安培39

交流/直流(AC/DC)39

3.3 伏特(电压)40

3.4 瓦特40

3.5 欧姆(Ω)40

3.5.1 欧姆定律41

3.5.2 电阻和阻抗43

3.5.3 负载43

3.5.4 功率容量46

第4章 电源及电路连接47

4.1 频率47

4.2 接地47

低频嗡声和地回路48

4.3 危险、危险、高电压49

4.4 变压器51

全世界供电系统51

4.5 解决与交流电相关的问题52

第5章 演出之前的准备55

5.1 预算55

5.2 演出主管56

5.3 通道列表和舞台规划56

5.3.1 通道列表57

5.3.2 舞台规划58

5.4 扩声技术规范61

5.4.1 场馆技术规范66

5.4.2 供电技术规范68

5.4.3 灵活性69

5.5 拿起电话69

第6章 排演71

6.1 音乐和演员71

6.2 日程表72

6.3 设备:设备的准备73

6.4 声音编排73

6.5 演出平台74

6.6 运输箱74

6.7 多芯线缆及标注76

6.8 创建舞台设备连接架构76

6.9 主扩声设备机箱81

6.9.1 铅笔盒81

6.9.2 接头转换器、适配器和Y型分线器81

6.9.3 耳机82

6.9.4 CD播放器和传声器82

6.9.5 笔记本82

6.9.6 工具包83

6.10 应对出现的问题84

第2部分 演出现场87

第7章 设备进场87

当地工作团队89

第8章 扩声系统91

8.1 扩声技术92

8.2 扬声器95

8.2.1 声阻抗96

8.2.2 尺寸问题97

8.2.3 扬声器的辐射扩散98

8.2.4 扬声器箱设计98

8.2.5 点声源系统和线阵列系统的对比103

8.2.6 声音的“聚焦”104

8.2.7 辐射覆盖、扬声器组、扬声器阵列、前场补声、外侧补声和延时扬声器105

8.2.8 次低音扬声器107

8.3 扬声器管理107

8.3.1 相位和时间统一107

8.3.2 分频点111

8.3.3 功率放大器113

8.4 监听返送系统115

8.4.1 舞台返送音箱115

8.4.2 补声音箱116

8.4.3 时间对齐(信号对齐)117

8.4.4 入耳监听系统(IEM,In-Ear Monitors)117

8.4.5 均衡和音量118

8.5 结论119

第9章 调音台架设121

9.1 混音位置121

9.1.1 不可取的混音位置123

9.1.2 可取的混音位置124

9.1.3 理想的混音位置125

9.2 调音台125

9.3 数字术语127

9.3.1 比特精度(Bit Depth)127

9.3.2 采样率130

9.3.3 比特率131

9.3.4 数字信号处理(DSP)131

9.3.5 数字接口132

9.3.6 延时132

9.4 数字化过程132

9.5 模拟与数字133

9.6 通道条139

9.6.1 前置放大模块139

9.6.2 均衡(EQ)模块141

9.6.3 插入接口(Inserts)145

9.6.4 送出和返回145

9.6.5 辅助模块146

9.6.6 声像控制146

9.6.7 路由分配和母线分配147

9.6.8 哑音148

9.6.9 监听148

9.6.10 Solo in Place(独听入位)149

9.6.11 推子149

9.7 主控输出模块150

9.7.1 立体声150

9.7.2 单声道150

9.7.3 子编组150

9.7.4 压控放大器(VCA)和数控放大器(DCA)151

9.7.5 矩阵模块152

9.7.6 场景模块152

9.7.7 对讲模块153

9.8 外部设备153

9.8.1 图示均衡器154

9.8.2 Dynamics155

9.8.3 动态处理器155

9.8.4 嘶声消除器158

9.9 控制参数160

9.9.1 门限160

9.9.2 比率160

9.9.3 上升时间162

9.9.4 释放时间162

9.9.5 自动控制162

9.9.6 拐点162

9.9.7 增益衰减163

9.9.8 峰值和均方值检测163

9.9.9 立体声163

9.9.10 输出增益(补偿增益)164

9.9.11 旁链164

9.9.12 透明度164

9.10 效果处理165

9.10.1 混响165

9.10.2 房间尺寸166

9.10.3 预延时166

9.10.4 混响时间167

9.10.5 扩散167

9.10.6 密度167

9.10.7 滤波器168

9.10.8 人声混响168

9.10.9 房间混响169

9.10.10 厅堂混响169

9.10.11 板式混响169

9.10.12 门控混响170

9.10.13 延时器170

9.10.14 调制效果和低频振荡器172

9.10.15 振铃效果174

9.10.16 基于计算机的效果处理系统174

9.10.17 效果重放175

第10章 系统接线177

10.1 非平衡线缆连接178

10.2 平衡线缆连接178

10.3 传声器和线路电平180

10.4 舞台接口箱和小型接口盒181

10.5 音分接口箱181

10.6 多芯线缆182

第11章 声学环境185

11.1 空间环境186

11.2 波长和驻波187

11.3 声波的控制188

11.4 低频信号处理189

11.5 声学材料191

11.5.1 反射体和吸声体191

11.5.2 事物的两面性191

11.5.3 声波的弯曲191

11.5.4 声波的透射192

11.5.5 不同材料的反射192

11.6 场馆声学环境194

11.7 舞台声学环境195

11.8 凹形建筑结构199

11.9 结论201

第12章 扩声系统调整203

12.1 粉红噪声测试203

12.2 使用你的耳朵204

12.3 使用均衡处理204

12.3.1 什么是均衡204

12.3.2 均衡工作原理205

12.3.3 房间响应206

12.3.4 均衡处理方式208

12.3.5 图示均衡器(GEQs)211

12.4 系统均衡技术213

12.4.1 创建一个音响全景图216

12.4.2 补声和延时扬声器217

12.4.3 声反馈219

第13章 舞台传声器设置221

13.1 动圈传声器和电容传声器223

13.1.1 动圈传声器224

13.1.2 电容传声器224

13.1.3 触摸噪声227

13.2 传声器的声学特性227

13.2.1 近讲效应228

13.2.2 临界距离228

13.3 极性响应228

13.4 传声器设置232

13.4.1 传声器轴向234

13.4.2 敲击区域235

13.4.3 表演者236

13.5 鼓组的拾音236

13.5.1 底鼓238

13.5.2 小军鼓239

13.5.3 通通鼓241

13.5.4 踩镲、置顶传声器、吊镲和打击乐器242

13.5.5 钢鼓246

13.6 电声乐器音箱的拾音246

13.7 声学吉他的拾音248

13.8 人声的拾音250

13.9 钢琴的拾音251

13.10 号管乐器的拾音253

13.11 直接输入接口盒(DI)254

13.12 如果别无选择256

13.13 接线257

第14章 音响系统检测259

14.1 通信系统259

14.2 线路检测260

14.3 线路电平检测261

14.4 增益调整和音响系统检测264

14.5 满场和空场265

14.6 监听266

14.7 舞台监听和主扩之间的相互影响267

14.8 站起来、走出去、四处听一听268

14.9 噪声警察269

14.9.1 分贝仪271

14.9.2 加权曲线271

14.9.3 快速响应和慢速响应272

14.9.4 峰值和LEQ272

14.9.5 环境声压级273

14.9.6 压力区域声压级读数273

14.9.7 限制声压级273

14.10 完成音响系统检测274

14.11 音乐节274

14.12 没有时间进行音响系统检测275

14.13 音响系统检测完成!276

第15章 现场混音277

15.1 本能行为277

15.1.1 自然天性277

15.1.2 打击乐器277

15.1.3 情感的交流278

15.2 音乐动态279

15.2.1 控制音乐动态279

15.2.2 能量累积、音乐张力、声音转换280

15.2.3 一致性和连续性281

15.3 混音的搭建282

15.3.1 什么才是一个理想的混音所需要的282

15.3.2 了解乐手的需要285

15.3.3 频率和均衡286

15.3.4 相位关系290

15.3.5 预录素材291

15.4 混音融合292

15.4.1 创造力292

15.4.2 焦点293

15.4.3 能量转换293

15.4.4 创建空间定位295

15.4.5 增加或去除298

15.5 创建声音动态298

15.5.1 压缩比300

15.5.2 门限300

15.5.3 建立时间301

15.5.4 释放时间301

15.5.5 处理过程301

15.5.6 建设性和破坏性动态处理301

15.6 有效地使用效果器303

15.6.1 混响306

15.6.2 自然房间混响306

15.6.3 混响加厚306

15.6.4 干声307

15.6.5 鼓组混响307

15.6.6 门式混响307

15.6.7 延时308

15.7 完成混音309

15.7.1 收紧加固混音309

15.7.2 阅读观众310

15.7.3 音量311

15.7.4 混音功率311

15.7.5 寻求帮助!312

第16章 现场演出313

16.1 节目单313

16.2 演出换场314

16.3 开场准备315

16.4 第一首歌曲316

16.5 节目演出顺序调整317

16.6 不要干站在那里!318

16.7 现场气氛开始热烈318

16.8 监听322

16.9 演出结束322

后记323

致谢篇3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