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秀媛主编;孙壮志,潘波,苗彦英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10767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铁路运输-客流-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轨道交通概述2
1.1轨道交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2
1.2轨道交通系统构成3
1.2.1线路和车站3
1.2.2车辆及车辆基地7
1.2.3控制系统9
1.3轨道交通运营组织13
1.3.1运营管理模式14
1.3.2多线运营管理16
1.3.3换乘组织18
1.3.4列车共线运行20
第2章 客流23
2.1客流概述23
2.1.1客流概念23
2.1.2客流影响因素24
2.2客流预测的思路和方法28
2.2.1客流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28
2.2.2客流预测模式30
2.2.3客流分析方法31
2.3客流调查33
2.3.1客流调查种类34
2.3.2客流调查统计指标35
2.3.3客流调查方法与客流分析35
2.3.4轨道交通出行意愿调查分析39
2.4客流分析46
2.4.1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46
2.4.2客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49
2.5地铁客流调查案例分析52
2.5.1香港地铁客流调查52
2.5.2北京天通苑小汽车出行换乘意向调查56
2.5.3早高峰客流换乘地铁空间分布对比分析59
第3章 车站客流作业62
3.1车站客运作业62
3.1.1客运作业基本要求62
3.1.2售检票作业63
3.1.3站台服务作业66
3.1.4大客流时应急处置66
3.1.5乘客投诉处理68
3.2车站客流构成及特点分析69
3.2.1进站客流69
3.2.2出站客流72
3.2.3不同地铁线路换乘客流73
3.2.4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客流75
3.3车站客流特征分析78
3.3.1车站客流时间分布特征78
3.3.2车站(站台)客流特征79
3.3.3换乘客流特征82
3.3.4上下车客流特征83
3.4车站客流分析案例86
3.4.1香港尖沙咀站客流分析86
3.4.2北京地铁车站客流分析89
第4章 线路和路网客流93
4.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93
4.1.1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结构93
4.1.2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基本形态与特征93
4.1.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变化趋势95
4.2轨道客流的形成96
4.2.1城市土地利用对轨道客流的影响分析96
4.2.2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对轨道客流的影响分析98
4.2.3轨道线路客流特征分析100
4.2.4乘降量分析101
4.2.5断面流量分析102
4.2.6站间OD和区域OD分析102
4.3轨道线网客流成长规律104
4.3.1新建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影响分析104
4.3.2轨道交通供给对交通需求的影响109
4.3.3国内外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及客流成长历程分析111
4.3.4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网络客流成长规律115
4.4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对客流量的影响程度分析116
4.4.1广州地铁新线开通对1号线的客流影响分析116
4.4.2上海轨道交通新线开通对1号线的客流影响分析118
第5章 轨道交通站吸引范围客流分析122
5.1轨道交通站的吸引范围界定122
5.1.1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的合理吸引区123
5.1.2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衔接规划思想128
5.2轨道交通站的接驳换乘布局原则131
5.2.1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布局131
5.2.2轨道交通与小汽车的换乘布局132
5.2.3轨道交通与自行车的换乘布局133
5.3接驳换乘客流分析133
5.3.1接驳换乘客流构成特点133
5.3.2接驳换乘客流空间分布特性135
5.3.3轨道交通终端站客流时间分布特性136
5.3.4接驳换乘轨道站点与客流关系138
5.4接驳客流分析141
5.4.1接驳客流构成141
5.4.2接驳客流的空间分布特点142
5.4.3接驳站点存在的主要问题143
第6章P+R换乘客流分析146
6.1停车换乘P+R的含义146
6.1.1停车换乘P+R出行行为意愿调查146
6.1.2选择P+R出行行为意愿调查结果分析147
6.2国际上大城市地铁站P+R的实践151
6.3轨道交通站停车换乘P+R设施构成154
6.3.1集散类设施155
6.3.2站场类设施155
6.3.3安全及舒适性设施156
6.3.4信息诱导设施156
6.4小汽车与轨道交通换乘客流规模研究156
6.4.1停车换乘P+R合理区的确定157
6.4.2停车换乘P+R出行生成预测模型分析157
6.4.3换乘设施规模分析161
6.5天通苑地区P+R换乘实例分析163
6.5.1天通苑地区概况163
6.5.2天通苑地区P+R停车场设计规模分析164
6.5.3天通苑地区P+R停车需求分析165
6.5.4天通苑北站停车换乘设施规模设计167
6.5.5天通苑北站换乘停车场存在的问题167
第7章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170
7.1交通一体化170
7.1.1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概念与内涵170
7.1.2国外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现状170
7.1.3轨道交通接运优化方法172
7.1.4我国可以借鉴的交通一体化政策173
7.2多方式衔接规划174
7.2.1多方式衔接规划的原则和目标175
7.2.2多方式交通的共建176
7.3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衔接设计178
7.3.1与对外交通港站的衔接178
7.3.2与常规公交的衔接180
7.3.3与小汽车等私人交通的衔接182
7.3.4与自行车的衔接183
7.3.5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184
7.3.6机场线184
7.4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系统分析185
7.4.1天通苑轨道交通终端站与常规交通换乘系统分析185
7.4.2北京地铁4号线(南站)与城际铁路的衔接分析189
7.4.3香港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分析192
第8章 满意度调查分析195
8.1员工满意度195
8.1.1员工满意度的内涵195
8.1.2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195
8.2地铁员工满意度评估体系196
8.2.1建模依据196
8.2.2评价体系198
8.2.3调查测评方法201
8.2.4员工满意度辅助分析方法204
8.2.5抽样调查方法206
8.3地铁乘客满意度207
8.3.1地铁乘客满意度概述207
8.3.2乘客满意度指数模型209
8.3.3乘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212
8.3.4乘客满意度辅助分析216
8.3.5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219
8.4深圳地铁乘客满意度分析221
8.4.1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221
8.4.2结论224
8.4.3居民地铁出行意见调查225
第9章 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案例230
9.1地铁出行接续方式构成分析230
9.1.1调查内容230
9.1.2调查结果分析230
9.2北京南站客流分析233
9.2.1客流特征分析233
9.2.2客流预测236
9.2.3客流集散组织模式237
附录A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模拟试题239
A1模拟试题1239
A2模拟试题2240
参考文献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