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川县教育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南川县教育局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川县教育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1
第二篇 大事记7
第三篇 组织机构23
第一章 教育行政23
第二章 下属机构27
第一节 股的设置29
第二节 教学研究室31
第三节 教仪电教管理站32
第四节 招生办公室32
第五节 区教育办公室33
第三章 党、团组织37
第一节 党组织建立与发展37
第二节 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44
第四章 其他组织46
第一节 教育会46
第二节 教育工会46
第三节 教职工代表大会49
第四节 县教育学会50
第五节 退休教师协会50
第六节 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51
第四篇 教育方针52
第一章 清代教育方针52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教育方针53
第三章 建国后的教育方针5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57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方针的破坏59
第四节 教育方针的恢复和发展60
第五篇 慈善教育63
慈幼院63
孤儿院63
南川救济院64
教养院64
平儿院64
盲哑学校66
残废儿童救济院67
第六篇 普通教育68
第一章 书院、乡学、私塾68
第一节 书院68
第二节 乡学69
第三节 私塾69
第二章 学前教育72
第一节 幼稚园72
第二节 托幼教育73
第三节 学前教育81
第三章 初等教育82
第一节 学制演变82
第二节 学校发展87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112
第四节 部分小学简介130
第四章 普通中学教育133
第一节 学制演变133
第二节 学校发展133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140
第四节 部分中学简介153
附:厂矿子弟校简介156
第七篇 专业教育161
第一章 师范教育161
第一节 学制161
第二节 学校发展162
第三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168
第二章 职业教育174
第一节 学校发展与学制174
第二节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78
第三章 四川省南川县教师进修学校179
第一节 学校发展及学制179
第二节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80
第四章 党校中专班181
第八篇 成人教育185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185
第一节 民众教育的发展185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189
第二章 建国后的成人教育189
第一节 方针、任务189
第二节 组织领导190
第三节 干部教育190
第四节 职工教育190
第五节 农民教育192
第六节 各类技校196
第三章 农业广播学校198
第四章 广播电视大学199
第五章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1
第九篇 学校管理203
第一章 领导体制203
第一节 民国时期203
第二节 建国后204
第二章 教育管理205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205
第二节 思想教育209
第三章 教学管理213
第一节 学籍管理213
第二节 教学方法224
第三节 规章制度234
第十篇 招生考试243
第一章 清代科举243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招生考试248
第三章 建国后的招生考试257
第一节 招生考试258
第二节 推荐入学264
第三节 保送入学265
第十一篇 教师队伍288
第一章 组成结构288
第一节 建国前队伍概况288
第二节 建国后队伍结构289
第二章 考核任用295
第一节 检定聘用295
第二节 招考分配303
第三节 顶替补员307
第三章 待遇308
第一节 社会地位308
第二节 待遇320
第三节 生活福利334
第四节 培训提高338
第四章 落实政策341
第十二篇 财务、后勤343
第一章 财务工作343
第一节 经费来源343
第二节 支出项目351
第三节 经费管理358
第二章 后勤工作359
第一节 校舍建设与维修359
第二节 教学设备与管理363
第三节 生活管理370
第四节 环境绿化371
第十三篇 体育卫生373
第一章 学校体育373
第一节 方针、任务373
第二节 教学概况373
第三节 教学内容及活动375
第四节 锻炼标准377
第五节 运动会380
第二章 学校卫生390
第一节 组织领导390
第二节 卫生保健设施391
第十四篇 勤工俭学395
第一章 组织领导395
第二章 产、供、销395
第三章 收益分配408
第四章 校办工厂简介409
第十五篇 人物415
第一章 传略415
第二章 知名人士420
第三章 南川县建国前后留学外国学生名录424
第四章 南川县部分高级科技人才(副总工程师、大学副教授以上)424
第五章 副地师级以上干部及学有专长者名录427
第十六篇 附录429
第一章 文存429
一、全国第一个教师节中共南川县委、县人民政府致全县教职工的慰问信429
二、战时儿童保育会代电430
三、民国三十三年(1944)度上期南川县政府教育视导办法及标准430
四、童家娴墓志铭433
五、傅邓氏遗嘱434
六、韦云中遗嘱——《告别》435
七、罗学尧同志悼词435
第二章 作品选登436
第一节 诗词选436
第二节 艺术作品选443
第三章 南川县评为省以上的先进集体名录447
第四章 省以上报刊发表的部分文章目录447
第五章 建国前学校师生的革命斗争活动450
清末时期的民主革命斗争活动451
响应“五四”运动掀起爱国热潮45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1927年)45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8—1936年)454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455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458
第六章 南川县建国前各时期教育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名录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