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统计事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统计事业
  • 《当代中国的统计事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589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统计事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统计的概念、内容和作用1

第二节 旧中国的统计工作2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统计工作3

二、解放区的调查统计工作13

第一编 中国社会主义统计事业的发展历程第一章 社会主义统计事业的开创25

第一节 统计工作的开端25

第二节 国家统计局的成立27

一、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统计总处的设立27

二、统计工作方向的确定29

三、国家统计局的成立31

第三节 全国统计工作的建立33

第二章 统计事业在曲折中前进45

第一节 统计事业在“大跃进”中的曲折45

一、统计工作“大跃进”的准备45

二、全国统计工作保定现场会48

三、统计工作“大跃进”的三个基本问题50

四、对统计工作“大跃进”的评价52

第二节 统计事业在调整中继续前进54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54

二、《统计工作试行条例》的颁发56

三、统计工作的恢复和发展57

第三章 统计事业的严重挫折6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和统计人员的抵制斗争61

一、“文化大革命”对统计工作的破坏61

二、统计人员的抵制和斗争63

第二节 统计工作的逐步恢复65

一、周恩来总理对统计工作的指示和国家计委《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65

二、一九七一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的召开66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恢复和全国统计报表制度座谈会68

第四章 统计事业的新发展71

第一节 统计工作的全面发展71

一、恢复各项基本统计,充实新的统计内容74

二、恢复和充实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75

三、运用多种调查方法,努力提高统计数字质量75

四、统计教育、科研工作的恢复和发展75

第二节 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77

一、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77

二、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的一次重要会议78

三、两个纲领性文件79

四、推动统计改革的天津会议82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新进展83

一、统计优质服务收到显著成效83

二、各项统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85

第二编 统计工作的主要方面95

第五章 统计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95

第一节 建立全国统计组织机构95

第二节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97

第三节 坚持统计工作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00

第六章 统计调查制度102

第一节 统计调查制度的建立102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02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04

第二节 统计调查制度发展的起伏109

一、统计调查制度在“大跃进”中的挫折109

二、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整110

三、“文化大革命”前期统计调查制度被迫停止执行112

四、全国统计调查制度逐步恢复112

第三节 统计调查制度的重大变化114

第七章 统计调查方法120

第一节 全面统计120

一、全面定期统计报表120

二、普查122

第二节 抽样调查123

一、抽样调查方法的初步应用123

二、抽样调查方法的再应用125

三、抽样调查方法的广泛应用125

第三节 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128

一、重点调查128

二、典型调查130

第八章 统计分类标准133

第一节 统计分类标准的建立133

第二节 统计分类标准的逐步完善135

第九章 统计分析141

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作用141

第二节 统计分析的历史和现状143

第十章 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技术150

第一节 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150

一、手工、半机械、机械计算阶段151

二、电子计算机计算阶段152

第二节 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155

第十一章 统计教育163

第一节 统计干部培训163

第二节 院校统计专业教育168

一、高等统计教育168

二、中等统计教育172

第十二章 统计科学研究173

第一节 对资产阶级统计理论的批判173

第二节 “百家争鸣”中的统计科学研究176

第三节 统计科学研究的新阶段179

一、对统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新探索179

二、统计科学研究机构的建立183

三、统计科学研究的新进展185

第四节 统计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187

一、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总体设计187

二、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88

三、关于宏观经济效益统计189

四、关于抽样调查和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190

五、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统计的特色191

第十三章 统计出版工作193

第一节 统计出版工作的起步193

第二节 统计出版工作的恢复和发展196

一、中国统计出版社的恢复与发展196

二、统计出版事业欣欣向荣200

第十四章 统计工作的国际交往203

第一节 国际交往的开端203

第二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国际交往205

一、多边合作交流205

二、双边合作交流209

第三节 国际交往对统计工作的促进作用212

第三编 统计工作的各个专业217

第十五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217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建立和发展217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创建217

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发展变化219

三、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新发展22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体系的特点227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作用229

第十六章 农业统计235

第一节 农业统计的主要内容235

一、农业生产统计体系235

二、农业经济统计体系237

三、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体系238

第二节 农业统计的调查方法241

一、划类选点241

二、全面统计241

三、全面统计与抽样调查相结合242

第三节 农村统计信息网络的建设243

第四节 农业统计的作用245

第十七章 工业统计253

第一节 工业统计的建立和发展253

第二节 全国工业普查259

一、一九五○年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259

二、一九八六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260

第三节 工业统计的分析研究265

第十八章 运输邮电统计270

第一节 运输邮电统计的建立和发展270

第二节 运输邮电统计的分析研究工作277

第十九章 物资统计280

第一节 物资统计的建立和发展280

第二节 物资统计的分析研究工作284

一、产销平衡状况和统配产品合同兑现率分析284

二、物资运动过程分析285

三、生产资料资源与社会再生产规模适应程度分析285

四、物资利用分析286

第二十章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290

第一节 基本建设统计的建立与发展290

一、基本建设统计的建立290

二、基本建设统计的健康发展291

三、基本建设统计在曲折中前进292

第二节 基本建设统计发展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294

一、基本建设统计发展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历史背景294

二、基本建设统计发展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意义296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内容297

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指标体系297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调查方法298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服务与监督作用301

一、为控制投资规模提供依据301

二、为调整投资结构提供依据303

三、为考核投资效果提供资料304

四、为检查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提供资料305

五、为社会公众了解建设情况提供资料306

第二十一章 建筑业统计307

第一节 建筑业统计的建立和发展307

第二节 建筑业统计的作用312

第二十二章 地质普查和勘探统计317

第一节 地质普查和勘探统计的任务317

第二节 地质普查和勘探统计的内容318

一、地质统计报表制度318

二、地质统计指标体系320

三、地质统计基础工作321

第三节 地质普查和勘探统计的作用322

第二十三章 商业统计327

第一节 商业统计的建立和发展327

一、商业统计的建立327

二、商业统计的初步改革329

三、商业统计的中断和初步恢复330

四、商业统计的恢复和发展331

第二节 商业统计的主要内容和调查统计方法332

一、商业统计的主要内容332

二、商业统计的调查方法334

第三节 商业统计的作用336

第二十四章 对外经济统计342

第一节 对外经济统计的建立和发展342

一、对外贸易业务统计342

二、利用外资统计343

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统计343

四、对外援助统计344

五、国际旅游统计344

六、国际收支统计344

第二节 对外经济统计的指标体系345

一、对外贸易统计345

二、利用外资统计346

三、承包劳务合作统计347

四、对外援助统计347

五、国际旅游统计348

六、国际收支统计和国家外汇收支统计349

第三节 对外经济统计的作用350

第二十五章 物价统计353

第一节 物价统计的建立与发展353

第二节 物价统计的基本内容和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359

第三节 物价统计的作用363

第二十六章 财政统计366

第一节 财政统计的建立和发展366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366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367

三、十年动乱时期368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368

第二节 财政统计的内容与特点369

一、财政统计工作的内容369

二、财政统计工作的特点370

第三节 财政统计的作用371

第二十七章 金融统计383

第一节 金融统计的建立和发展383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统计工作387

第二十八章 人口统计391

第一节 第一、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经常性人口统计制度的建立392

第二节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395

第三节 人口统计工作的新发展398

一、建立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制度398

二、开展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工作399

三、进行两省一市的生育力抽样调查400

第二十九章 劳动工资统计401

第一节 劳动工资统计的建立和发展401

第二节 劳动工资统计的内容和作用406

一、劳动工资统计的内容406

二、劳动工资统计的作用407

第三十章 社会统计410

第一节 社会统计的建立和发展410

第二节 社会统计的指标体系413

第三节 社会统计的作用420

第三十一章 城市建设和环境统计428

第一节 城市建设统计的建立和发展428

第二节 城市建设统计的内容和作用433

一、城市建设统计的内容433

二、城市建设统计的作用435

第三节 环境统计436

第三十二章 农村住户调查439

第一节 农家收支调查的建立和发展439

一、农家收支调查的建立439

二、农家收支调查的发展变化440

三、农家收支调查的迅速恢复和发展441

第二节 农村住户调查的方法443

第三节 农村住户调查的作用446

第三十三章 城市居民家计调查449

第一节 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的建立和发展449

一、基本状况449

二、调查范围的变化451

三、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体系452

四、组织机构、人员和经费453

第二节 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的方法454

一、抽样调查454

二、综合调查459

第三节 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的作用462

一、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462

二、配合形势教育提供大量资料463

三、广泛提供信息为社会服务464

第三十四章 国际统计466

第一节 国际统计工作的建立466

第二节 国际统计工作的稳步发展467

结束语47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大事年表480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507

附录三 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513

彩色插图目录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