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信编译构造理论与关键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可信编译构造理论与关键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30303630.jpg)
- 何炎祥,吴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6420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编译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可信编译构造理论与关键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相关研究现状2
1.2.1 编译器自身的安全性问题研究3
1.2.2 编译所生成程序代码的安全性问题研究3
1.2.3 安全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相应编译系统构造方法研究5
1.3 目标及内容7
1.3.1 编译器自身的可信性研究8
1.3.2 编译所得可执行代码的可信性研究9
1.4 本书组织结构11
1.5 本章小结12
参考文献13
第2章 编译器自身可信性15
2.1 引言15
2.2 可信编译概念16
2.3 编译正确性证明17
2.3.1 编译器正确性18
2.3.2 形式语义与语义保持21
2.3.3 保证编译器自身可信性方法22
2.4 可信编译器构造26
2.4.1 基于编译器正确性的构造方法27
2.4.2 基于携带证明代码的构造方法29
2.4.3 基于转换检验的构造方法31
2.4.4 基于可证明微型编译器的构造方法33
2.4.5 可信编译器构造方法对比分析38
2.5 基于形式语义的编译器正确性证明39
2.5.1 源语言39
2.5.2 目标语言42
2.5.3 编译转换及正确性证明43
2.6 编译优化正确性证明49
2.6.1 中间语言语法和迁移系统50
2.6.2 模拟关系及语义一致性验证52
2.6.3 编译优化实现正确性验证过程52
2.6.4 应用示例55
2.6.5 结论56
2.7 本章小结57
参考文献57
第3章 编译对象的可信性63
3.1 引言63
3.2 代码可信性验证机制63
3.2.1 基于分离逻辑的程序验证64
3.2.2 基于模型检测的程序验证方法67
3.3 代码安全性加强机制80
3.3.1 基于有色Petri网的缓冲区溢出检测80
3.3.2 基于SMT求解器的程序验证方法86
3.4 可执行代码安全保护机制93
3.4.1 基于压缩的低开销代码保护策略93
3.4.2 基于程序流敏感的自修改代码混淆方法101
3.4.3 程序动态完整性保护109
3.5 本章小结118
参考文献119
第4章 基于编译嵌入式软件优化121
4.1 引言121
4.2 基于编译的优化框架122
4.2.1 基于编译的嵌入式系统优化框架结构设计122
4.2.2 面向嵌入式平台编译优化的中间语言设计123
4.2.3 目标机器特征描述语言研究124
4.3 传统的编译器优化技术概述124
4.3.1 机器无关的编译器优化技术124
4.3.2 机器相关的编译器优化技术128
4.4 内存优化128
4.4.1 背景129
4.4.2 分析131
4.4.3 方法132
4.4.4 一个例子136
4.4.5 实验结果136
4.5 功耗优化138
4.5.1 功耗模型139
4.5.2 基于编译的功耗优化方法141
4.5.3 基于总线的功耗优化实例143
4.5.4 基于片上缓存的功耗优化154
4.6 本章小结165
参考文献166
第5章 绿色编译优化168
5.1 引言168
5.2 绿色编译器概念及优化框架169
5.2.1 绿色编译器的概念169
5.2.2 绿色编译优化框架170
5.3 面向移动嵌入式系统的绿色编译优化方法研究172
5.3.1 基于计算博弈论的混合存储系统绿色编译优化174
5.3.2 基于总线翻转编码和多维度集成学习的指令选择和调度方法研究176
5.3.3 基于编译的多核环境下的并行程序绿色优化177
5.4 绿色评估模型181
5.5 本章小结183
参考文献183
第6章 基于编译的软件测试185
6.1 引言185
6.2 基于编译的测试框架186
6.3 测试需求描述语言188
6.4 基于编译的错误可跟踪的自动测试方法190
6.4.1 用于测试用例生成的扩展语法及对应语义192
6.4.2 应用举例194
6.5 本章小结197
参考文献197
第7章 基于编译的可信软件构造及关键技术200
7.1 引言200
7.2 基于编译的可信软件开发过程模型201
7.2.1 可信软件开发过程模型201
7.2.2 可信软件开发过程可信保障机制202
7.3 可信软件需求建模与验证205
7.3.1 基于软件行为的需求建模方法205
7.3.2 面向可信软件需求模型的验证方法206
7.4 可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08
7.4.1 可信软件体系结构设计208
7.4.2 体系结构驱动的构件化可信软件组装210
7.4.3 基于可信编译的代码生成与分析212
7.5 可信软件的测试与评估220
7.5.1 可信软件的测试220
7.5.2 可信软件的评估221
7.6 本章小结222
参考文献223
第8章 总结及展望226
8.1 总结226
8.2 展望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