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通史 当代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东通史 当代卷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302706.jpg)
- 刘德军,刘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22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82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山东省-地方史-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东通史 当代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通纪17
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1949年10月~1956年12月)17
(一)建国初期山东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17
(二)巩固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9
(三)社会改革与新民主主义建设24
(四)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胜利完成31
(五)山东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5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及主要历史经验43
(七)全省基层普选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52
(八)山东省政协成立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54
(九)反所谓“分散主义”与开展对向明的错误批判57
(一○)中共山东省委的建立与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59
二 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7~1966)61
(一)整风运动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61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4
(三)初步纠正“左”的错误及中断71
(四)纠正“五风”问题与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78
(五)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和恢复91
(六)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07
三 十年“文化大革命”(1966~1976)112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省大动乱112
(二)全面夺权,“反逆流”和“反复辟”118
(三)落实中央批示和“十条”,混乱政局暂时转机129
(四)经济上的“大会战”与暂时稳定时期的社会状况135
(五)“批林揭袁”运动,经济社会严重破坏144
(六)1975年的全面整顿,山东形势明显好转150
(七)“反击右倾翻案风”对山东经济社会的影响154
四 徘徊前进与历史转折(1976~1984)158
(一)揭批“四人帮”与清查、摧毁山东帮派体系158
(二)调整各级领导班子与恢复人大职能162
(三)开展工农业生产“大办”与“大会战”166
(四)山东进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补课169
(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与贯彻174
(六)农村改革的兴起176
(七)实行国民经济调整工作187
(八)全面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194
(九)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195
(一○)中共山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198
五 全面改革开放与治理整顿(1984~1991)200
(一)农村的第二步改革与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200
(二)对外开放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18
(三)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与政府体制改革225
(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229
(五)中共山东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234
(六)治理整顿目标、原则的制定与实施235
(七)实施推进相互配套的综合改革240
(八)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249
(九)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完善250
(一○)第七个五年计划完成和第八个五年计划制定253
(一一)“海上山东”战略的提出与实施258
六 思想大解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92~1999)261
(一)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261
(二)省领导考察南方、北方与中共山东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266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69
(四)农村发展新思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探索272
(五)县乡市地和省级机构改革与基层政权建设新进展290
(六)“八五”计划完成与“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制定295
(七)对外开放带动战略的确定与实施301
(八)开展学习孔繁森等先进典型的活动304
(九)全省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教育307
(一○)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共山东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309
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999~2007)313
(一)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与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制定313
(二)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318
(三)农村税制改革与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形成319
(四)中共山东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321
(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323
(六)构建“和谐山东”基本思路与实施331
(七)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大亮点351
(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举措361
(九)“十五”计划完成与“十一五”高起点开局364
(一○)中共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366
典志369
一 政区和人口369
(一)政区369
(二)人口374
二 政权380
(一)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380
(二)山东省人民政府388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399
三 政党404
(一)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404
(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山东委员会407
(三)中国民主同盟山东省委员会411
(四)中国民主建国会山东省委员会414
(五)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417
(六)中国农工民主党山东省委员会419
(七)中国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422
(八)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425
四 军队建设427
(一)军队建制428
(二)驻鲁兵种429
(三)军事训练431
(四)政治工作434
(五)后方勤务436
(六)军队院校439
(七)民间武装440
(八)人民防空442
五 城市建设443
(一)基本建设444
(二)城市规划管理446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50
(四)城市环境建设453
(五)城镇住宅建设与房地产管理454
(六)村镇建设458
六 经济建设460
(一)农业460
(二)工业463
(三)商业466
(四)交通运输邮电468
(五)对外经济贸易与旅游472
(六)财政与金融477
七 法制建设481
(一)地方立法481
(二)法制宣传教育485
(三)政法机构的建立和健全489
八 教育498
(一)基础教育499
(二)普通高等教育505
(三)中等职业教育510
(四)成人教育512
九 科学研究514
(一)科学技术研究515
(二)社会科学研究520
一○文化艺术526
(一)文化机构与管理526
(二)文艺创作527
(三)社会文化534
(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536
(五)文物工作537
一一 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538
(一)新闻出版538
(二)广播电视542
一二 卫生和体育547
(一)卫生547
(二)体育553
一三 社会保障561
(一)劳动保障561
(二)社会保险565
(三)住房保障569
(四)社会救助571
(五)社会福利575
(六)慈善公益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