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冷水镇志 1986-200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冷水镇志 1986-2009
  • 冷水镇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80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冷水镇志 1986-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篇 地理18

第一章 疆域面积18

第一节 位置与面积18

第二节 疆域19

第二章 建制沿革19

第三章 行政区划20

第一节 冷水区20

第二节 冷水镇21

第四章 水文、地质、地貌22

第一节 水文22

第二节 地质22

第三节 地貌23

第五章 水资源28

第一节 水库28

第二节 地下水开采29

第六章 土地、矿产资源32

第一节 土壤32

第二节 矿产33

第七章 气象35

第一节 气候35

第二节 物候37

第八章 自然生物39

第一节 植物39

第二节 动物39

第九章 自然灾害40

第一节 旱灾40

第二节 水灾40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41

第四节 病虫害41

第五节 地震灾害41

第十章 环境保护42

第一节 环境状况42

第二节 环保治理42

第三节 自然生态保护42

第二篇 集镇村庄建设44

第一章 集镇建设44

第一节 规划44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44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47

第四节 集镇绿化47

第五节 环境卫生与保护48

第六节 集镇管理48

第二章 村庄建设50

第一节 规划与建设50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50

第三章 建筑52

第一节 建筑机构52

第二节 勘察设计52

第三节 建筑施工52

第四节 建筑市场管理53

第三篇 农业55

第一章 农作物种植55

第一节 作物分布55

第二节 耕作制度55

第三节 栽培管理55

第四节 良种推广56

第五节 病虫防治57

第六节 肥料施用57

第七节 生产模式57

第八节 农业综合开发与高效农业58

第二章 林业59

第一节 林木种类59

第二节 林木权属60

第三节 植树造林61

第四节 经济林培植63

第五节 林木采伐63

第六节 苗木花卉64

第七节 林政管理64

第三章 畜牧业67

第一节 畜禽种类67

第二节 品种改良67

第三节 畜禽养殖67

第四节 疫病防治68

第五节 检疫68

第六节 畜牧业管理69

第四章 渔业70

第一节 养殖水面70

第二节 人工养殖70

第三节 渔场70

第四节 捕鱼工具72

第五节 渔政管理72

第五章 农业机具73

第一节 农田作业机具73

第二节 农田排灌机具73

第三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73

第四节 其他农机具73

第五节 农机管理74

第六章 农村经营管理76

第一节 农村财务管理76

第二节 农民负担管理77

第三节 承包合同管理78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78

第五节 管理机构81

第七章 农村能源83

第一节 沼气83

第二节 推广节能新产品84

第八章 水利85

第一节 灌溉工程85

第二节 工程管养87

第三节 防讯抗旱87

第四节 农村水改88

第五节 水利管理88

第九章 土地管理90

第一节 机构90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90

第三节 地政地籍管理91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91

第五节 农田保护与复垦91

第六节 土地执法监察92

第七节 权属纠纷案例92

第四篇 工业95

第一章 采矿工业95

第一节 磷矿95

第二节 滑石矿95

第三节 石灰石96

第四节 碎石厂96

第五节 高岭石粘土矿96

第六节 卵石矿96

第二章 建材工业97

第一节 砖瓦97

第二节 琉璃瓦97

第三节 防水卷材98

第四节 水泥制品98

第五节 石灰99

第三章 粮棉油加工业100

第一节 大米100

第二节 面粉100

第三节 油脂100

第四节 饲料100

第五节 棉花101

第四章 其他加工业102

第一节 酿酒102

第二节 食品102

第三节 造纸102

第四节 印刷103

第五节 制药103

第六节 竹木加工104

第五篇 乡镇企业106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106

第一节 集体企业106

第二节 股份制企业110

第三节 私营企业111

第二章 行业分类113

第一节 种植业113

第二节 养殖业114

第三节 加工制造业115

第四节 建筑、建材业115

第五节 运输业115

第六节 商业服务业115

第七节 服装缝纫业116

第八节 豆制品加工业116

第三章 企业管理117

第一节 管理机构117

第二节 经营管理117

第三节 劳务管理118

第四节 矿产资源管理118

第五节 安全管理118

第六篇 交通、邮政、电信、电力121

第一章 交通121

第一节 公路121

第二节 铁路124

第三节 航空125

第四节 管道126

第五节 旅客运输126

第六节 装卸、搬运126

第七节 交通管理127

第二章 邮政128

第一节 机构沿革128

第二节 邮件投递128

第三节 报刊征订与投递129

第四节 邮政储蓄130

第五节 基础设施130

第三章 电信131

第一节 机构沿革131

第二节 固定电话131

第三节 移动电话131

第四节 宽带互联网132

第五节 通讯设施132

第四章 电力133

第一节 供电133

第二节 用电管理136

第七篇 商贸服务143

第一章 市场143

第一节 商业网点143

第二节 超市145

第二节 集贸市场148

第二章 商业经济结构149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149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150

第三节 国有商业152

第四节 股份制商业153

第五节 集体企业商业153

第三章 行业贸易154

第一节 粮油154

第二节 化工建材155

第三节 移动通讯156

第四节 畜禽156

第五节 土特产157

第六节 百货157

第七节 石油157

第八节 五金交电157

第九节 烟草158

第十节 医药158

第十一节 盐业159

第十二节 日杂用品159

第十三节 其他159

第四章 餐饮及其他服务162

第一节 餐饮162

第二节 摄影照相162

第三节 旅社162

第四节 美容美发163

第五节 澡堂、浴池163

第五章 对外贸易164

第一节 招商引资164

第二节 劳务输出166

第八篇 财政、税务、金融168

第一章 财政168

第一节 机构沿革168

第二节 财政收入168

第三节 财政支出168

第四节 财政管理169

第五节 农村债务172

第六节 机关建设174

第七节 历任领导174

第二章 税务175

第一节 国税175

第二节 地税176

第三章 金融178

第一节 农行冷水分理处178

第二节 冷水农村信用合作社182

第三节 保险185

第九篇 工商、物价、审计190

第一章 工商190

第一节 机构沿革190

第二节 历任领导191

第三节 市场监督管理191

第二章 物价195

第一节 商品销售价格195

第二节 服务收费197

第三节 物价管理机构及监督201

第三章 审计202

第一节 机构202

第二节 业务202

第十篇 计划、统计205

第一章 计划205

第一节 机构设置205

第二节 工作职能205

第三节 计划管理208

第二章 统计210

第一节 机构设置210

第二节 工作职能210

第十一篇 经济体制改革213

第一章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213

第一节 产权制度改革213

第二节 经营体制改革214

第三节 企业劳动制度改革215

第二章 流通体制改革217

第一节 粮油体制改革217

第二节 供销体制改革217

第三节 食品营业所体制改革217

第三章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218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218

第二节 税务体制改革218

第四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19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219

第二节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219

第十二篇 劳动人事223

第一章 劳动管理223

第一节 用工制度223

第二节 就业培训224

第三节 劳动就业224

第四节 社会保障225

第二章 人事管理227

第一节 公务员管理227

第二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228

第三节 公务员培训228

第三章 职工工资229

第一节 工资管理229

第二节 工资制度改革229

第三节 工资补贴230

第四章 职工福利231

第一节 福利231

第二节 退休、离休232

第五章 职工奖惩233

第一节 奖励233

第二节 惩戒233

第十三篇 政党、群众团体23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冷水镇委员会235

第一节 机构沿革235

第二节 工作机构235

第三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236

第四节 重大决策242

第五节 信访工作245

第六节 中共冷水镇委历任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及委员248

第七节 中共冷水区委所辖7乡2镇党委组成人员249

第八节 出席中共钟祥市(县)历届代表大会代表250

第九节 党校25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冷水镇纪律检查委员会253

第一节 纪检教育253

第二节 纪检监察253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254

第三章 组织工作256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256

第二节 党员状况257

第三节 民主评议领导干部257

第四节 干部竞争上岗258

第五节 党员教育259

第六节 党政机关中层干部任职262

第四章 群众团体264

第一节 工会264

第二节 共青团264

第三节 妇联267

第四节 少先队270

第五节 农会271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271

第五章 协会组织272

第一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272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272

第三节 计划生育协会272

第四节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74

第五节 钟祥县消费者委员会冷水分会275

第六节 钟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冷水分会275

第七节 山羊养殖协会276

第八节 钟祥市作家协会北山分会276

第九节 农民用水者协会276

第十四篇 人大、政府、政协278

第一章 冷水镇人民代表大会278

第一节 工作机构278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278

第三节 执法监督、评议、视察288

第四节 议案工作289

第五节 重大事项决定289

第六节 历任领导290

第七节 历届市(县)人大代表290

第二章 冷水镇人民政府292

第一节 工作机构292

第二节 管理区292

第三节 政务管理295

第四节 冷水区公所领导297

第五节 历任镇长、副镇长297

第三章 政协299

第一节 机构设置299

第二节 主要工作299

第三节 历任领导301

第四节 政协历届钟祥市(县)委员会驻冷水镇委员302

第十五篇 政法305

第一章 公安305

第一节 机构沿革305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305

第三节 内保308

第四节 治安管理309

第五节 禁毒、禁赌、查娼310

第六节 户政管理310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311

第八节 交通管理311

第九节 消防管理314

第十节 基础设施建设314

第二章 法庭315

第一节 机构沿革315

第二节 历任领导315

第三节 工作记略315

第三章 司法行政317

第一节 机构沿革317

第二节 普法317

第三节 民事调解319

第四节 公证和代理诉讼319

第四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20

第一节 办事机构320

第二节 业务工作320

第十六篇 军事324

第一章 管理机构324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4

第二节 历任领导324

第二章 民兵326

第一节 民兵及组织建设326

第二节 民兵训练327

第三节 政治教育328

第四节 武器装备329

第五节 抢险救灾329

第六节 后勤保障330

第七节 国防教育331

第三章 兵役工作332

第一节 征兵332

第二节 退伍军人登记332

第三节 预备役人员登记333

第四章 驻军及机场334

第一节 驻军334

第二节 机场334

第十七篇 教育、科技、卫生336

第一章 教育336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336

第二节 小学教育337

第三节 中学教育338

第四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340

第五节 教师341

第六节 教育经费345

第七节 教学研究346

第八节 招生工作347

第九节 希望工程347

第十节 勤工俭学347

第十一节 历任领导348

第二章 科技349

第一节 科技队伍349

第二节 科技活动350

第三章 卫生352

第一节 卫生机构352

第二节 医疗制度357

第三节 卫生防疫358

第四节 医疗业务358

第五节 妇幼保健361

第六节 医院管理362

第七节 血吸虫病防治363

第十八篇 文化、体育、广播371

第一章 文化371

第一节 机构设置371

第二节 文化团体371

第三节 文化场所372

第四节 群众文化373

第五节 电影374

第六节 文物375

第二章 体育386

第一节 群众体育386

第二节 学校体育387

第三章 广播电视389

第一节 机构389

第二节 设施390

第三节 广播电视“村村通”390

第十九篇 文明创建392

第一章 组织领导392

第一节 领导机构392

第二节 基层组织392

第三节 规划部署392

第四节 军民共建394

第五节 考核评比395

第二章 文明创建成果397

第一节 1985—1987年度冷水区文明创建情况397

第二节 市(地)级文明单位、文明家庭400

第三节 市(县)级文明单位、双文明户(文明家庭)400

第四节 镇级文明单位、双文明户402

第三章 思想道德教育404

第一节 重点内容404

第二节 法制教育404

第三节 “三讲”教育407

第四节 “三个代表”教育408

第五节 廉政建设教育411

第六节 革命传统教育412

第七节 爱国主义教育413

第八节 其他创建活动413

第二十篇 民政416

第一章 拥军优属416

第一节 优待抚恤416

第二节 烈士褒扬418

第二章 救灾济贫419

第一节 灾害救济419

第二节 贫困救助419

第三节 扶残救济421

第四节 市(县)政府和企业苏区扶贫422

第三章 社会福利424

第一节 福利院建设424

第二节 农村五保供养425

第四章 安置426

第一节 退伍军人安置426

第二节 移民安置426

第五章 婚丧管理430

第一节 婚姻管理430

第二节 殡葬管理431

第三节 管理机构432

第二十一篇 社会434

第一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434

第一节 人口分布434

第二节 人口构成435

第三节 人口素质437

第四节 人口寿命438

第五节 计划生育442

第二章 人民生活447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447

第二节 集镇居民生活448

第三章 宗教信仰449

第一节 佛教449

第二节 道教449

第三节 基督教450

第四节 宗教管理450

第四章 民俗452

第一节 民间习俗452

第二节 方言459

第五章 地名467

第一节 地名由来467

第二节 镇、村地名467

第三节 镇境疆域472

第二十二篇 人物475

第一章 人物传475

第二章 人物简介478

第一节 党、政、军界478

第二节 高级知识分子480

第三节 其他知名人士481

第四节 统战对象与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484

第三章 人物表486

第一节 地、师、厅级、局级知名人士486

第二节 受省级以上部门表彰的先进个人487

第三节 创业名人488

第四节 高级知识分子488

第五节 副高以上的科技人员489

第六节 烈士英名录(1956—1989年)491

第二十三篇 村级组织499

第一章 村民委员会499

第一节 乔坡村499

第二节 杨岭村501

第三节 傅泉村503

第四节 孔艾村505

第五节 治国村506

第六节 松柏村508

第七节 林岭村510

第八节 郑湾村511

第九节 清泉村513

第十节 郭刘村514

第十一节 建设村516

第十二节 经建村517

第十三节 胡院村519

第十四节 泰山村521

第十五节 长春村523

第十六节 邓庙村524

第十七节 田岗村526

第十八节 湾堰村528

第十九节 牛践岗村531

第二十节 官坡村532

第二十一节 李湾村534

第二十二节 铜钱村536

第二十三节 银钱村539

第二十四节 官垱村540

第二十五节 石桥村542

第二十六节 铁岗村544

第二十七节 雷兴村546

第二十八节 茄垱村548

第二十九节 白佛村550

第三十节 侯集村551

第三十一节 雷垱村553

第三十二节 鸭湖村554

第三十三节 王垱村556

第三十四节 鲍岗村557

第三十五节 共兴村558

第三十六节 砂石岭村560

第三十七节 董沟村562

第三十八节 百井村563

第三十九节 樊庙村565

第四十节 果园场567

第二章 社区居委会568

第一节 机构沿革568

第二节 组织机构569

第三节 工作职责570

第四节 历任领导571

附录573

一、重要文件目录573

二、前志勘误578

三、补遗578

编后语5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