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企业集群培育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地区企业集群培育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0003218.jpg)
- 樊胜利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1209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64页
- 主题词: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企业集团-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企业集群培育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1
(一)企业集群的概念1
(二)产业集中与企业集群4
(三)产业集聚与企业集群5
(四)产业链与企业集群5
(五)工业园区与企业集群6
二、研究背景6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7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
(一)研究思路15
(二)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17
一、研究进展17
(一)国外研究进展17
(二)国内研究进展22
(三)述评与展望25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6
(一)外部经济理论26
(二)聚集经济理论30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增长极理论34
(四)新产业空间理论和新竞争经济理论35
(五)价值链与产业链理论39
(六)地域分工与专业化理论41
(七)产业结构理论44
(八)技术创新理论48
(九)工业园区理论49
第三章 民族地区企业集群培育发展基础分析55
一、民族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55
(一)工业化分析的理论基础55
(二)分析指标与判断标准57
(三)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分析60
(四)分析结论与面临的制约因素79
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分析83
(一)内蒙古产业发展分析83
(二)宁夏产业发展分析90
(三)新疆产业发展分析96
(四)西藏产业发展分析102
(五)广西产业发展分析106
(六)甘肃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分析111
三、民族地区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24
(一)内蒙古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25
(二)宁夏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31
(三)新疆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36
(四)西藏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45
(五)广西企业成长能力分析150
第四章 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竞争优势培育158
一、企业集群的特征与类型158
(一)企业集群的特征158
(二)企业集群的类型160
二、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163
(一)民族地区企业集群形成的要素条件164
(二)推动民族地区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170
(三)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的生产集聚体173
(四)追求规模经济,推动民族地区企业集群培育发展176
(五)发挥知识溢出效应,实现民族地区企业集群持续发展177
三、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培育178
(一)培育发展集聚基地178
(二)形成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的生产成本优势196
(三)培育民族地区特色的市场竞争优势198
(四)培育民族地区的技术创新优势200
(五)培育形成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势202
第五章 民族地区企业集群合作创新发展205
一、合作创新概述205
(一)合作创新的动因与优势207
(二)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矛盾与绩效208
(三)合作创新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经济学分析209
(四)合作创新的途径与模式210
(五)合作创新的风险211
二、民族地区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基本状况与影响因素212
(一)合作创新基本情况的统计213
(二)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217
三、民族地区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动因与模式选择227
(一)外在动因:复杂环境中的企业成长227
(二)演化路径: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分析232
(三)实证:合作模式对创新成败的影响239
四、民族地区企业合作创新的风险防范体系244
(一)民族地区企业合作创新的风险测评244
(二)企业合作创新风险的预警模型250
(三)合作创新风险预警系统的运行258
五、民族地区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激励与成果分配的模型分析259
(一)激励问题的模型分析259
(二)成果分配的模型分析266
六、推进民族地区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建议270
(一)建立多主体参与的民族地区区域创新体系270
(二)广泛开展民族地区区域间、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分工与合作271
(三)调整和完善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272
(四)拓宽用于民族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渠道273
(五)引导民族地区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成果转化275
第六章 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的空间布局277
一、空间布局理论概述277
(一)主要空间布局理论277
(二)集群空间布局的原则282
(三)集群空间布局的一般指向285
二、影响企业集群空间布局的因素287
(一)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因素对企业集群布局的影响287
(二)社会因素对企业集群布局的影响292
(三)经济因素对企业集群布局的影响300
(四)技术条件对企业集群布局的影响303
三、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的空间布局态势305
(一)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空间布局基本走势305
(二)内蒙古企业集群空间布局307
(三)宁夏企业集群空间布局310
(四)新疆企业集群空间布局312
(五)西藏企业集群空间布局314
(六)广西企业集群空间布局317
(七)甘肃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空间布局318
四、民族地区企业集群空间布局政策322
(一)合理确定集群空间布局政策目标324
(二)建立集群空间布局政策的导向机制326
(三)重视集群布局政策带来的民族地区发展差异328
(四)落实民族地区集群布局的主要政策329
第七章 企业集群培育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331
一、政府支持的依据331
(一)理论依据331
(二)实践依据334
二、发展企业集群的政府功能335
(一)引导功能336
(二)监管功能337
(三)服务功能338
三、基于企业集群的政府支持措施339
(一)制定完善法律法规339
(二)构建公共服务平台340
(三)发展区域企业网络341
(四)引导园区集群发展343
(五)培育区域诚信文化344
(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345
参考文献347
后记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