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智能天线设计与应用新技术指导手册 第三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新智能天线设计与应用新技术指导手册 第三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9/33562062.jpg)
- 张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25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最新智能天线设计与应用新技术指导手册 第三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节 格形滤波器848
第三节 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格形滤波器855
第四章 最小二乘自适应滤波器861
第一节 时域最小二乘(LS)滤波器861
第二节 RLS算法的收敛性867
第三节 对复信号的LS算法和RLS算法871
第四节 RLS算法的计算机仿真874
第五章 卡尔曼滤波器和平方根RLS自适应滤波器882
第一节 基本卡尔曼滤波算法882
第二节 一种卡尔曼滤波自适应算法889
第三节 卡尔曼滤波与RLS算法的对应894
第六章 自适应空域滤波(智能天线)的实现897
第一节 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组成898
第二节 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900
第三节 通道失配校正及互耦校正904
第四节 动态范围、非线性失真和数字下变频911
第五节 相关信号源及非零带宽信号915
第六节 量化误差及有限字长的影响918
第七节 权误差、信号方向误差的景响920
第八节 影响雷达旁瓣对消阵性能的其他因素922
第九节 对处理机处理速度要求的估计924
第五篇 智能天线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929
第一章 蜂窝移动通信技术929
第一节 链状网930
第二节 蜂窝网931
第三节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935
第四节 CDMA蜂窝移动通信938
第二章 智能天线在3G中的应用941
第一节 3G概述941
第二节 TD-SCDMA中的智能天线技术950
第三节 WCDMA和CDMA2000中的智能天线技术974
第三章 智能天线与B3G/4G移动通信技术984
第一节 B3G/4G的概念和特点984
第二节 B3G/4G的业务预测989
第三节 B3G/4G的关键技术993
第四节 智能天线技术与未来移动通信995
第四章 空时处理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998
第一节 空时处理技术概述998
第二节 空时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1000
第三节 空时处理技术在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应用1001
第六篇 智能天线与无线局域网技术1017
第一章 无线局域网及MAC协议1017
第一节 无线局域网简介1017
第二节 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功能1023
第二章 智能天线对无线局域网接入协议的影响1030
第一节 聋节点问题1030
第二节 隐藏终端问题1031
第三节 “远近”效应问题1031
第四节 节点移动的影响1033
第三章 智能天线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1034
第一节 D-MAC协议1034
第二节 ORTS-OCTS协议1036
第三节 SWAMP1038
第四节 Tone DMAC协议1042
第五节 ABF-CSMA/CA协议1044
第六节 SADCF协议1045
第七节 ASAMA协议1048
第八节 各种协议的特点分析1049
第四章 空时处理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1051
第一节 IEEE 802.11n中MIMO-OFDM的实现1051
第二节 实现MIMO-OFDM IEEE802.11n的关键技术1052
第七篇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技术1057
第一章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智能天线的必要性和性能改善1057
第一节 概述1057
第二节 采用智能天线后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改善1058
第二章 智能天线对系统性能改善的估计1062
第一节 单用户和自噪声情况1062
第二节 对上行链路容量改善的估计1063
第三节 对下行链路容量改善的估计1068
第三章 工作方式和波束形成算法1071
第一节 智能天线的工作方式1071
第二节 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分类1073
第三节 智能天线各种方式的应用1075
第四章 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实验1077
第一节 欧洲TSUNAMI智能天线项目1077
第二节 日本移动通信DBF实验系统1079
第三节 其他实验系统1080
第五章 空时联合处理方法1083
第一节 空时RAKE(2D-RAKE)接收机1083
第二节 对TDMA体制的空时处理方法简述1087
第六章 多入多出(MIMO)智能天线技术1089
第一节 MEMO概念1089
第二节 空时网格码1093
第三节 空时分组码1095
第四节 V-BLAST MIMO算法1099
第五节 MIMO发展趋势1101
第八篇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技术1107
第一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1107
第一节 软件无线电技术产生的背景1107
第二节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1108
第三节 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1110
第四节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1111
第五节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状况和优点1114
第二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智能天线的组成1116
第一节 智能天线与软件无线电的结合1117
第二节 单信道智能天线的组成1118
第三节 多信道智能天线的组成1119
第四节 多相滤波信道化智能天线的组成1120
第五节 使用智能天线的软件无线电基站1121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结构在智能天线中的应用1125
第一节 利用智能天线进行系统信道分配1125
第二节 CDMA系统中利用智能天线的功率控制和波束形成1127
第三节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前景1128
第九篇 智能天线的硬件实现1133
第一章 多波束智能天线系统的硬件构架1133
第一节 固定多波束天线系统1134
第二节 波束切换型智能天线1138
第三节 多波束形成网络1140
第二章 自适应智能天线系统的硬件构架1142
第一节 概述1142
第二节 自适应智能天线的硬件实现1144
第三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1154
第一节 智能天线与软件无线电1154
第二节 利用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技术1155
第三节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系统构架——单个天线和固定多波束天线1156
第四节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系统构架——切换型多波束天线1158
第五节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系统构架——扫描波束的阵列天线1163
第六节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系统构架——其他方案1165
第四章 终端智能天线的实现1169
第一节 手持移动终端的智能天线1169
第二节 自适应双天线阵列在手机中的应用1170
第三节 用于WCDMA的手机智能天线1173
第五章 射频前端和阵列天线的一体化设计1175
第一节 射频前端和阵列天线的一体化设计要考虑的问题1175
第二节 公共微波射频链路1176
第十篇 国内外智能天线系统概况与智能天线在GSM系统中的应用技术1181
第一章 国内外智能天线系统简介1181
第一节 美国Metawave公司的智能天线技术1181
第二节 美国ArrayCom公司的InteIIiCeU智能天线技术1189
第三节 欧洲TSUNAMI智能天线项目1193
第四节 日本移动通信DBF实验系统1194
第五节 韩国KMW公司的动态多波束天线技术1195
第六节 中国大唐在智能天线技术方面的研究1200
第七节 其他智能天线技术1201
第八节 智能天线实验平台1203
第二章 智能天线的常用准则1210
第一节 输出最大信噪比准则(MSNR)1210
第二节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MMSE)1212
第三节 恒模准则(CMA)1213
第四节 干扰删除准则1213
第五节 主瓣约束准则1214
第六节 最优判决准则1215
第七节 现代谱估计1216
第三章 智能天线在GSM系统中的应用仿真1217
第一节 波束转换智能天线1217
第二节 智能天线在GSM系统中的仿真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