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陶晓明主编;朱庆生,王继明,伍光渝,廖承文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33874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
二、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最普遍规律的科学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11
一、新的时代主题11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12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17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7
一、世界统一于物质17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1
三、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的统一26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29
一、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29
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32
三、人工智能是对思维的模拟36
第三节 意识的能动作用38
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38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40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43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43
一、联系的客观普遍性43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45
三、普遍联系与系统46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47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发展47
二、新陈代谢是发展的实质49
三、事物发展的客观普遍性50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严整的科学体系53
一、唯物辩证法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科学体系53
二、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结构54
三、唯物辩证法范畴的方法论意义58
第四章 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60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60
一、矛盾及其属性60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64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68
四、对立统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71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过程73
一、质、量、度73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75
三、量变质变的复杂性76
四、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78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80
一、辩证的否定80
二、否定之否定83
三、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85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87
第五章 认识与实践89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9
一、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89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91
第二节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95
一、实践及其特点95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96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101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101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104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105
第六章 真理108
第一节 客观真理108
一、真理的客观具体性108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110
三、客观真理的价值性112
第二节 真理的过程性115
一、真理的二重性115
二、真理的发展117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21
一、人的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121
二、认识论和思想路线124
第七章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128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形成128
一、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128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31
第二节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33
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3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36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38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38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141
第八章 社会结构及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44
第一节 社会结构144
一、生产力144
二、生产关系150
三、上层建筑154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55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156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158
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162
第三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165
一、科学技术的特征166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168
第九章 阶级、国家、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175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175
一、阶级的实质175
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77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179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及发展趋势181
一、国家的本质和职能181
二、国家的演变及趋势184
第三节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188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88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推动力190
第十章 社会意识196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层次结构196
一、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196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198
三、社会意识诸形式199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特点202
一、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202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03
第三节 社会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6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20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08
第十一章 人的作用和社会进步212
第一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12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12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18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22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22
二、人类解放的理想境界——共产主义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