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第2版
  • 韦小满,蔡雅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97875080874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篇2

第1章 特殊儿童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2

第一节 特殊儿童的定义、与普通儿童的共性和差异2

一、特殊儿童的定义2

二、与普通儿童的共性和差异2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分类5

一、关于特殊儿童分类的争论5

二、国外特殊儿童的分类7

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分类7

第三节 各类特殊儿童的鉴别标准8

一、发展性障碍儿童的鉴别标准8

二、身体功能障碍儿童的鉴别标准11

三、天才儿童的鉴别标准14

第2章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概述15

第一节 心理评估的概念15

一、心理评估的定义15

二、与心理测量的关系26

第二节 心理评估的类型27

一、常模参照评估与标准参照评估27

二、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29

三、筛查性评估、诊断性评估和治疗性评估30

第三节 心理评估的过程31

一、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31

二、设计评估方案32

三、实施评估34

四、评估结果的应用34

第四节 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35

一、目的要明确35

二、从多条途径、用多种指标来收集资料35

三、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来收集资料35

四、注意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的结合35

五、将评估与教育、训练结合36

六、遵守职业道德36

第五节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的意义36

一、落实特殊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36

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38

三、有助于提高特殊教育的管理水平和质量38

测量篇42

第3章 测量与测验的基本问题42

第一节 测量和量表42

一、测量42

二、量表43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46

一、心理测量的含义46

二、心理测量的特性46

第三节 测验的定义和分类47

一、测验的定义47

二、测验的分类48

第4章 测验的编制52

第一节 测验计划的制订52

一、确定测验目的和对象52

二、制订编题计划53

第二节 题目编写54

一、题型的种类55

二、编题的基本原则55

三、各类题目的编写要领56

第三节 题目分析64

一、难度分析64

二、区分度分析66

三、题目分析的特殊问题70

第四节 测验的标准化74

一、题目的编排74

二、施测过程的标准化74

三、测验质量的鉴定77

四、测验使用手册的编写77

第5章 信度与效度78

第一节 测量误差78

一、测量误差的定义78

二、常见的误差来源80

第二节 信度81

一、信度的定义81

二、信度的种类及估计方法82

三、测量标准误90

第三节 效度91

一、效度的定义91

二、效度的种类及估计方法91

第四节 提高信度和效度的方法100

一、适当地加大题量100

二、注意编题的方式和方法101

三、控制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101

四、调节好受测者的身心状态102

五、选择恰当的检验方法102

第6章 常模及分数的解释103

第一节 常模团体的确定103

一、原始分数和导出分数103

二、确定常模团体的方法104

第二节 常模量表的制订106

一、百分等级量表106

二、发展量表109

三、商数110

四、标准分数量表112

第三节 呈现常模量表的方法117

一、转化表118

二、剖析图120

第7章 测验的选择与使用123

第一节 测验的选择123

一、所选的测验必须符合测量目的123

二、所选的测验应适用于特殊儿童124

三、所选的测验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能124

第二节 测验的使用125

一、测验人员应具备的条件125

二、施测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126

第三节 测验的管理128

一、测验的登记注册128

二、测验的控制使用与保管129

三、测验的出版与发行129

评估篇132

第8章 智力的评估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智力的定义132

二、智力的结构133

三、智力评估的新进展138

第二节 个别智力测验139

一、比内智力量表140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48

三、考夫曼儿童成套评估测验161

四、希—内学习能力倾向测验167

五、盲人学习能力倾向测验170

六、托尼非言语智力测验170

七、雷特国际通用操作量表修订本172

八、戴斯—纳格利尔里认知评估系统174

九、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175

第三节 团体智力测验178

一、瑞文推理测验178

二、古迪纳夫—哈里斯绘人测验180

三、团体儿童智力测验184

第9章 学业成就的评估186

第一节 成就测验的性质、种类与作用186

一、成就测验的性质186

二、成就测验的种类187

三、成就测验的作用189

第二节 综合成就测验191

一、皮博迪个人成就测验修订本191

二、斯坦福系列成就测验第十版192

三、加里福尼亚成就测验第五版194

四、韦克斯勒个人成就测验第二版和第三版196

五、考夫曼教育成就测验第二版和第三版199

六、都市成就测验第七版和第八版203

七、布里根斯诊断性检测表205

八、伍德科克—詹森成就测验207

第三节 单科成就测验208

一、基玛斯诊断性数学测验209

二、斯坦福诊断性数学测验212

三、斯坦福诊断性阅读测验214

四、伍德科克阅读掌握测验215

五、书面语言测验第三版和第四版218

六、小学国语默读诊断测验220

第10章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评估222

第一节 语言与言语222

第二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定义及其分类223

一、定义223

二、分类223

第三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评估方法简介227

一、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227

二、表达性词汇测验230

三、伊利诺伊心理语言能力测验231

四、语言发展测验234

五、口语和书面语言量表237

六、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和安置计划238

七、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246

八、语言障碍儿童诊断测验249

九、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系统250

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253

十一、汉语言语流畅度诊断测验254

第11章 知觉和动作的评估256

第一节 知觉、动作和知觉—动作概述256

一、定义256

二、评估的意义256

第二节 常用知觉、动作和知觉—动作测验简介257

一、班达视觉动作完形测验及其修订本257

二、南加利福尼亚感觉统合测验260

三、视觉—动作统合发展测验及其修订本261

四、视知觉发展测验及其修订本263

五、听觉辨别测验265

六、戈德曼—弗里斯托—伍德科克成套听觉技能测验266

七、布鲁因宁克斯—奥泽里特斯基动作熟练度测验及其修订本267

八、普度钉板测验269

第12章 适应行为的评估272

第一节 适应行为的一般概念272

一、适应行为的定义272

二、适应行为与智力的关系273

第二节 常见适应行为量表简介274

一、AAMR适应行为量表及其修订本274

二、文兰社会成熟量表及其修订本288

三、适应行为评估系统及其修订本297

四、独立行为量表及其修订本299

五、适应行为调查表302

六、生活适应能力检核手册303

七、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304

第13章 问题行为的评估312

第一节 问题行为的概念312

一、问题行为的定义312

二、问题行为的分类312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简介314

一、康纳斯行为评定量表及其修订本315

二、阿肯巴克实证评估系统317

三、儿童行为评估系统第二版327

四、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331

五、儿童孤独症筛查量表333

六、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334

第三节 功能性行为评估方法简介337

一、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定义337

二、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程序337

应用篇342

第14章 特殊儿童的鉴别342

第一节 智力障碍儿童的鉴别342

一、原则342

二、内容和步骤344

三、个案报告346

第二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鉴别349

一、原则349

二、内容和方法350

三、个案报告351

第三节 孤独症儿童的鉴别352

一、原则352

二、早期鉴别的内容和方法353

三、个案报告356

第15章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359

第一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概述359

一、定义359

二、基本构成360

第二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过程361

一、确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委员会组成人员361

二、编写个别化教育计划草案361

三、形成正式文件367

第三节 个别化教育计划举例367

一、背景情况368

二、目前的心理发展和成就水平368

三、长期教育目标、短期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368

四、相关服务和辅助性设施371

五、转衔服务372

六、计划实施的起讫日期及委员会成员的签名372

第16章 教育评价373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373

一、概念373

二、主要类型374

三、基本模式375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376

一、准备阶段376

二、实施阶段380

三、分析和总结阶段380

第三节 教育评价举例381

一、课程本位评价381

二、教育项目评价383

附录一 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试用)385

附录二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394

附录三 心理测验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398

附录四 正态分布表400

主要参考文献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