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侯月铁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侯月铁路](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481081.jpg)
- 中国铁路工程发包公司,铁道部侯月铁路建设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4563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94页
- 主题词:铁路工程(学科: 建设 地点: 中国) 铁路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侯月铁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综述篇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修建侯月铁路的重要意义3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的报批3
第三节 历史沿革及规模演变6
第四节 主要技术标准8
第五节 运量及行车组织8
第六节 建设规模10
第七节 工程主要特点11
第八节 主要工程数量和控制工程12
第九节 积极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16
第二章 勘测设计23
第一节 线路走向及沿线自然特征23
第二节 初步设计28
第三节 技术设计45
第四节 复线工程扩大初步设计48
第五节 施工图及技术交底48
第六节 现场配合施工49
第七节 几点体会52
第三章 全面部署,速战侯月55
第一节 加强领导,明确目标55
第二节 建设分工和管理方式56
第三节 组织工程招标,确定施工单位56
第四节 全线指导性施工组织安排62
第五节 建设经过68
第六节 竣工验交74
第四章 严格质量管理,创建优质工程84
第一节 建立组织,明确目标,制定措施84
第二节 深入开展“创优质样板工程”活动86
第三节 定期组织工程质量大检查88
第四节 精心设计是工程创优的基础89
第五节 健全施工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工程创优的关键89
第六节 试行施工监理制度是工程创优的保证90
第七节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联合创优的成果100
第五章 加强投资控制,降低工程造价107
第一节 部批修正概算及完成情况107
第二节 变更设计管理109
第三节 工程价款结算110
第四节 强化资金管理,确保施工需要111
第五节 及时分流,早见成效112
第六节 对工程投资控制问题的分析114
第六章 争取地方支持,创造有利的建设环境118
第一节 依靠地方政府,尽快解决征地拆迁问题118
第二节 密切与地方联系,妥善处理有关问题119
第三节 文物保护120
第四节 环境保护121
第七章 坚持筑路育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124
第一节 层层发动,激励斗志124
第二节 开展竞赛,树立典型,表彰先进124
第三节 加强宣传报导,鼓舞人心125
第四节 搞好后勤服务,丰富职工生活126
第五节 发扬优良传统,塑造侯月精神126
第八章 主要经验与体会127
第一节 基本经验127
第二节 体会与建议129
2 路基及轨道篇151
第一章 路基设计原则151
第一节 线路简况151
第二节 路基主要设计原则151
第三节 特殊路基设计要点153
第四节 取弃土场的复垦措施155
第二章 重点路基工程施工概况156
第一节 区间路基土方工程156
第二节 站场路基土石方工程157
第三节 复线路基深路堑控制爆破159
第四节 K108+899.4 3~K121+588.8 4路基挡护工程161
第五节 桥上车站路堑边坡挂板护坡工程162
第六节 桥上煤窑采空处理163
第七节 滑坡整治处理165
第八节 采用和推广新技术171
第三章 轨道及铺架186
第一节 概述186
第二节 二峰山支线改建工程189
第三节 侯嘉段铺架工程190
第四节 嘉月段铺架工程195
第五节 长大隧道内宽枕板的铺设198
3 桥涵篇203
第一章 综述203
第一节 全线主要水系概况203
第二节 排洪、河岸防护203
第三节 立交设置203
第四节 设计要点204
第五节 对主要水系的影响及防治措施206
第二章 浍河特大桥207
第一节 设计207
第二节 空心挖井基础211
第三节 墩台施工213
第四节 钢梁拼架227
第五节 经验与体会232
第三章 海子沟大桥234
第一节 概况234
第二节 设计235
第三节 试验研究237
第四节 施工工艺238
第五节 经验与体会248
第四章 小东沟大桥249
第一节 设计249
第二节 施工249
第三节 部分桥墩的下沉、位移和加固处理250
第四节 经验教训251
第五章 沁河一号特大桥253
第一节 设计253
第二节 施工253
第三节 经验教训256
第六章 河口特大桥257
第一节 设计257
第二节 施工257
第三节 部分桥墩的下沉及加固处理258
第四节 经验教训261
第七章 水运村疏解区两座特大桥262
第一节 设计262
第二节 施工263
第三节 桥梁现场预制及架设264
第四节 质量控制265
第五节 经验与体会265
第八章 涵渠266
第一节 设计266
第二节 施工266
第三节 涵渠下游排水处理267
第四节 质量控制267
第五节 经验教训267
4 隧道篇271
第一章 设计原则271
第一节 采用新奥法设计、施工原则271
第二节 复合衬砌与整体衬砌272
第三节 隧道防水和排水274
第四节 偏压、浅埋、瓦斯、膨胀岩隧道275
第五节 软弱围岩隧道275
第六节 隧道压浆275
第七节 隧道弃碴设计原则、防治水措施275
第二章 云台山隧道276
第一节 设计276
第二节 云台山一号隧道施工291
第三节 云台山二号隧道施工309
第四节 经验教训313
第三章 桃坪一号、二号隧道315
第一节 设计315
第二节 施工317
第三节 经验教训326
第四章 百家垣双线铁路老黄土隧道衬砌设计与施工试验328
第一节 概述328
第二节 试验项目布置及量测情况331
第三节 量测资料分析334
第四节 体会与建议339
第五章 整体衬砌隧道的施工340
第一节 南庄隧道施工340
第二节 杜河隧道施工347
第三节 土岭隧道施工348
第四节 沁河隧道施工351
第五节 瓮河隧道施工363
第六节 鱼天隧道施工372
第七节 经验教训376
5 站场及运营设施篇381
第一章 概述381
第一节 全线分界点381
第二节 主要客货运设施381
第二章 侯马北编组站383
第一节 设计383
第二节 施工385
第三节 经验教训389
第三章 嘉峰区段站391
第一节 车站及地区概况391
第二节 站址及站型选择391
第三节 车站作业量及规模393
第四节 施工394
第五节 经验与体会395
第四章 水运村疏解及引入月山站396
第一节 水运村疏解396
第二节 引入月山站397
第五章 莲东站改建工程400
第一节 设计400
第二节 施工401
第六章 车辆设备403
第一节 设计概况403
第二节 车辆段404
第三节 站修所、列检所407
第四节 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407
第五节 环保措施409
第六节 经验教训409
第七章 机务设备410
第一节 概述410
第二节 机车交路及机务设备分布413
第三节 沿线机务设备的性质、规模和机车配置416
第四节 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418
第五节 经验教训419
6 房屋建筑及给排水篇423
第一章 房屋建筑423
第一节 行政区划分423
第二节 生产、生活房屋分布423
第三节 主要设计原则及标准425
第二章 站房及地区性房屋427
第一节 沁水车站站房的设计与施工427
第二节 翼城站生活区房屋的设计与施工428
第三节 嘉峰站地区房屋的设计与施工429
第四节 侯马北电力机车检修库及车辆段修车间430
第五节 阳城站房屋的设计与施工439
第六节 经验教训442
第三章 给排水444
第一节 概述444
第二节 水源与水质处理类型及方法445
第三节 给水设备及给排水管材446
第四节 污水处理措施448
第五节 主要经验教训448
第四章 采暖通风450
第一节 设计原则450
第二节 采暖通风及室内给排水设计451
7 通信篇457
第一章 工程概述457
第一节 设计概况457
第二节 主要工程设计数量458
第三节 通信网的构成458
第二章 光缆、光数字传输设备的设计、施工461
第一节 长途通信光、电缆线路设计461
第二节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设计463
第三节 施工464
第三章 集中监测系统465
第一节 概述465
第二节 侯嘉段集中监控系统的构成466
第三节 控制系统467
第四节 监控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468
第五节 主要体会468
第四章 数字程控交换机469
第一节 交换设备的容量及分布469
第二节 数字交换机的信号方式及接口469
第五章 铁路专用通信设备471
第六章 无线通信系统473
第一节 无线列车调度系统473
第二节 站场无线通信系统474
第七章 铁路路外通信迁改476
第一节 概述476
第二节 迁改工作简况476
第三节 工程概算编制478
第四节 几点体会和存在问题480
8 信号篇483
第一章 概述483
第一节 信号工程概况483
第二节 信号设备484
第三节 双线自动闭塞反向运行功能485
第四节 解决牵引电流对轨道电路的干扰方案486
第五节 13线电路特殊设计487
第二章 侯马北站半自动化驼峰489
第三章 侯马北站编尾平面调车微机联锁系统491
第四章 施工492
第一节 施工概况492
第二节 施工组织492
第三节 一、二期工程的过渡结合493
第四节 开通组织及调试494
9 电力篇497
第一章 电力工程497
第一节 概述497
第二节 电力工程设计499
第三节 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505
第四节 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506
第五节 经验教训508
第二章 施工临时电源510
第一节 概述510
第二节 勘测设计及施工513
第三节 经济效益及经验教训513
第三章 铁路路外电力迁改515
第一节 概述515
第二节 工作简介515
第三节 经验与体会515
10 电气化篇519
第一章 工程概况519
第一节 概述519
第二节 设计过程520
第二章 牵引供电系统521
第一节 外部电源系统521
第二节 牵引供电系统设计特点521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522
第四节 存在问题522
第三章 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亭的设计与施工524
第一节 设计524
第二节 牵引变电工程设计特点526
第三节 施工526
第四章 接触网结构和V型天窗的设计与施工530
第一节 主要设计原则530
第二节 设计特点530
第三节 接触网施工531
第四节 经验教训534
第五章 供电段的设计536
第一节 概述536
第二节 相关既有供电段设置情况536
第三节 设计过程536
11 环境保护篇543
第一章 概述543
第一节 环境评价报告与环保设计审批情况543
第二节 环境影响要素的确定及测定方法与手段543
第三节 评价方法544
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特点545
第五节 主要环境问题545
第二章 环保设计546
第一节 环保设计特点546
第二节 环保措施546
第三章 环保施工549
第一节 生态环境549
第二节 水环境549
第三节 大气环境550
第四节 噪声及施工垃圾550
第四章 环保措施效果分析551
第一节 生态保护551
第二节 废(污)水处理552
第三节 大气污染治理552
第四节 噪声、振动控制552
第五节 电磁干扰553
第六节 其他553
第七节 经验教训553
附录556
附录一 侯月铁路建设大事记556
附录二 侯月铁路参建单位566
后记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