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律与传统法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律与传统法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3480253.jpg)
- 黄源盛主编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57306289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律与传统法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唐律中的「理」1
一、前言2
二、唐律中的理4
三、唐判依理据律20
(一)《文明判集》残卷25
(二)张鷟《龙筋凤髓判》29
(三)白居易「百道判」29
四、礼、理与情理法34
五、结论38
古今暗合乎?——唐律中关于「错误」的法理及其运用41
一、前言42
二、「错误」在古中国法制文献上的溯源44
(一)《周礼》三宥中的「不识」44
(二)西汉董仲舒春秋折狱中的「错误」案例45
(三)晋张斐《进律疏表》中的「误」与「失」50
三、《唐律》中关于「错误」规范的类型与律疏53
(一)构成要件错误的态样及其处断方式53
(二)违法性认识错误及其刑责63
四、唐以降历代刑律有关「错误」规范的衍化66
(一)从《宋刑统》到明清律的变与不变66
(二)从继受欧陆法的《钦定大清刑律》到民国刑法70
五、从当今刑法理论看《唐律》中的「错误」立法75
(一)主观抽象立法乎?客观具体立法乎?75
(二)古今有关「错误」立法技术的异同78
六、结语83
唐律中的「故意」与「过失」85
一、前言86
二、唐代以前的相关规范88
(一)先秦88
(二)秦代90
(三)汉代92
(四)魏晋南北朝94
三、唐律中的「故意犯」97
(一)直接故意97
(二)间接故意108
(三)对于「故意犯」的处分110
四、唐律中的「过失犯」111
(一)无认识过失111
(二)有认识过失118
(三)重过失118
(四)对于「过失犯」的处分119
五、结论120
唐律中的「无罪名」与「无罪」初探123
一、前言124
二、「无罪名」条文的分析125
三、「无罪」条文的分析129
(A1)并不知情131
(A2)过失或不能预见的后果132
(A3)无责任能力133
(A4)职务上没有连带责任133
(A5)被害人不告134
(B1)构成要件不足134
(B2)正当行为或紧急事故135
(B3)没有实害或仅属微罪136
(B4)维护更高的价值137
四、结语140
对《律疏》中数处律义之解读——管窥法典化律条之间严密的律学联系143
一、前言144
二、妻殴「大功尊属」适用何条法律?144
三、为奴娶良人入籍为奴为什么处流三千里?147
四、受寄送公文为什么稽程重于徒一年才成主犯?148
五、问事打死无罪百姓为什么「依法」无罪?149
六、为什么奴贱可以「自理诉得脱」?151
七、奴婢部曲之流刑为什么不明言等级?152
八、哪些是杀人「不合偿死」的情况?154
九、怎样理解「伤」的概念及律条的行文特点?156
十、「父祖妾」为什么前疏与后注解释相异?159
十一、「于本司及监临」中「于」义之法例寻踪162
唐律的家主与主贱关系165
一、前言166
二、家主的法律条件169
三、主贱的法律关系181
四、结论204
从放妻书看唐代的和离221
一、前言222
二、放妻书的格式与内容225
三、放妻书流行传抄的原因及其价值232
(一)放妻书的范本功能232
(二)放妻书的适法规范性与应用便捷性235
(三)放妻书的价值238
四、放妻书中的模糊书写策略245
五、结语259
《唐律》与《大清律例》法典形式规范体系——一个比较法制史观点261
一、前言262
二、「法典」作为一种法规范的形式263
三、《唐律》的法典化体例及其与其他法规范的结构关系266
(一)《唐律》作为一个法典的体例266
(二)《唐律》与令、格与式等其他法规范的结构关系271
(三)《唐律》与唐朝其他规范例如「德礼」的关系273
四、《大清律例》的法典化体例及与当代其他法规范之结构关系275
(一)《大清律例》与《大明律》的比较275
(二)《大清律例》法典的体例278
(三)《大清律例》跟其他时代法规范(各部会或省的法规范)关系284
(四)《大清律例》与「德」或「礼」的关系286
五、结论287
由唐律「轻重相举」看十九世纪清代刑部说帖的「比附重轻」289
一、前言290
二、探究由「轻重相举」到「比附」的内在逻辑291
三、由泛称到专称:说帖做为一种新出现的法律文类298
四、清代审转制度演变下的刑部说帖301
五、「比附重轻」:成案与律例间的紧张与调和306
六、结语317
唐代知识人对唐律的理解与诠释——以白居易「百道判」的法律推理为中心321
一、前言322
二、重视违法事实的厘清326
三、注意罪刑轻重的区分337
四、采取「息讼」、「无讼」的态度341
五、兼顾儒家礼教与法律规范348
六、结语352
解读唐宋法律的变化——史料、逻辑与真相355
一、前言356
二、用来照顾幼女的可能性:不合逻辑不合史料359
三、用来照顾幼男的可能性:合逻辑而不合史料377
四、结论387
传统中国法的道德原理及其价值——以《唐律疏议》为分析中心393
一、前言394
二、传统中国法的原理可称之为道德原理395
三、传统中国法道德原理的论证397
(一)论证之一:价值与理念398
(二)论证之二:原则与规范400
(三)论证之三:感觉与态度405
四、传统中国法道德原理的价值408
五、结语417
「守法」观念下的唐律文化——与Karl Bunger《唐代法律史料》对话419
一、Karl Bunger与《唐代法律史料》420
二、法源观点下的唐代法律423
三、法律的文化镶嵌436
四、唐律文化里的「守法」观念441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唐代的律典体例研究——兼谈日本《养老律》的蓝本问题449
一、前言450
二、唐代律和律疏两种法典形式并存451
三、敦煌吐鲁番出土开元二十五年《律疏》残卷与现存《唐律疏议》之比较457
(一)现存的《唐律疏议》与开元二十五年《律疏》存在文字上的差异458
(二)开元二十五年《律疏》残卷与现存《唐律疏议》书写格式的差异471
四、伯3690号残卷的性质和日本《养老律》的蓝本问题474
五、结语481
戴炎辉先生《唐律通论》在学术史上的意义483
一、戴炎辉先生的国学基础484
二、日本高等文官国家考试及格与中田薰教授的入门弟子485
三、在台大任教期间与「唐律」结缘487
四、以《唐律总论》获日本东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490
五、《唐律通论》在学术史上的意义493
六、「唐律读书会」之成立502
七、结语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