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住院医师用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住院医师用药手册
  • 孙淑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1302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209页
  • 文件大小:192MB
  • 文件页数:1230页
  • 主题词:临床药学-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住院医师用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药物治疗相关基础知识1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1

二、药效学3

三、生物药剂学4

四、药物的耐受性5

五、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5

六、药品不良反应6

七、药物相互作用7

第二节 处方点评管理10

一、概述10

二、处方点评的组织管理11

三、处方点评的实施12

四、处方点评的结果12

五、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13

六、监督管理13

第三节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应用管理15

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合理使用16

二、医师如何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20

三、药师如何实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20

四、医院如何监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20

五、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检查21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22

一、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与管理措施22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规定核心内容22

第五节 血液制品的应用管理24

一、血液制品的使用原则25

二、血液制品的监管27

第二章 感染性疾病用药29

第一节 概述29

一、感染性疾病的概念和分类29

二、抗感染药物的概念29

第二节 抗菌药物30

一、β-内酰胺类31

二、氨基糖苷类75

三、大环内酯类82

四、喹诺酮类88

五、四环素类92

六、糖肽类96

七、噁唑烷酮类98

八、磺胺类100

九、硝基咪唑类102

第三节 抗结核药物106

一、一线抗结核药物107

二、二线抗结核药物115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118

一、多烯类119

二、唑类121

三、丙烯胺类126

四、棘白菌素类128

五、其他抗真菌药130

第五节 抗病毒药物132

一、抗疱疹病毒药物133

二、抗人乳头瘤病毒药138

三、抗流感病毒药139

四、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142

五、抗肝炎病毒药143

六、抗艾滋病病毒药147

第三章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用药151

第一节 概述151

一、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分类151

二、神经内科疾病治疗药物概述151

第二节 脑血管病用药152

一、脑血液循环改善药152

二、抗血小板药物156

三、抗凝血药158

四、降纤药161

五、溶栓药物162

六、降颅内压脱水药162

七、血容量扩充药165

第三节 抗老年痴呆药和改善脑代谢药168

一、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169

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药173

三、吡咯烷酮类脑代谢激活剂174

四、可增强脑内氧、葡萄糖或能量代谢的药物176

五、其他类178

第四节 抗帕金森病药180

一、拟多巴胺类药181

二、多巴胺受体激动药183

三、单胺氧化酶-B抑制药185

四、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药186

五、抗胆碱药188

六、促多巴胺释放剂189

第五节 抗癫痫药190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90

二、钠通道调节药190

三、钙通道调节药197

四、γ-氨基丁酸调节药201

五、其他类204

六、药物特征比较205

第六节 抗精神病药207

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207

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215

第七节 抗焦虑药223

一、苯二氮?类223

二、阿扎哌隆类227

第八节 抗抑郁、抗躁狂药230

一、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SSRIs)231

二、四环类抗抑郁药238

三、三环类抗抑郁药239

四、单胺氧化酶抑制剂242

五、其他类243

六、抗躁狂药247

第九节 镇静催眠药251

一、巴比妥类药物251

二、其他类254

第十节 偏头痛和神经痛用药257

一、偏头痛用药257

二、神经痛用药267

第十一节 治疗眩晕用药269

一、抗组胺药270

二、抗胆碱能药273

三、循环改善药274

第四章 呼吸科疾病用药277

第一节 概述277

一、呼吸系统常见疾病277

二、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277

第二节 抗感冒药物278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278

二、减轻鼻黏膜充血药280

三、抗组胺药281

四、中成药291

五、缓解感冒症状的复方药294

第三节 镇咳、祛痰药物297

一、镇咳药297

二、祛痰药303

第四节 平喘药311

一、茶碱类药物311

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317

三、抗胆碱能药物325

四、吸入性糖皮质激素328

五、抗过敏平喘药333

第五节 呼吸兴奋药338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338

二、药物各论339

三、药物特征比较343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用药345

第一节 概述345

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345

二、常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346

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物347

一、利尿药349

二、钙通道阻滞药357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363

四、β受体拮抗药374

五、α受体拮抗药383

六、血管扩张药物388

七、中枢降压药390

八、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393

第三节 抗缺血药物395

一、硝酸酯类药物395

二、β受体拮抗药399

三、钙通道阻滞药400

第四节 影响血液系统的药物400

一、抗血小板药物400

二、抗凝血药407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物418

第五节 调节血脂药物424

一、他汀类药物426

二、贝特类药物431

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433

四、烟酸类434

五、胆酸螯合剂436

六、其他类437

第六节 心肌能量代谢类药物439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439

二、药物各论439

三、药物特征比较440

第七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440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441

二、Ⅱ类β受体拮抗药445

三、Ⅲ类钾通道阻滞药446

四、Ⅳ类钙通道阻滞药448

第八节 抗心力衰竭药物450

一、利尿药及醛固酮受体拮抗药450

二、ACEI/ARB451

三、β受体拮抗药452

四、正性肌力药物453

五、扩张血管药物460

第六章 消化科疾病用药463

第一节 概述463

一、消化系统常见疾病463

二、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463

第二节 抗酸药464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464

二、药物各论465

三、药物特征比较468

第三节 抑酸药469

一、H2受体拮抗药469

二、质子泵抑制剂476

三、其他483

第四节 胃黏膜保护药484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485

二、药物各论486

三、药物特征比较492

第五节 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495

一、Hp根除的治疗方案495

二、抗Hp治疗方案比较497

三、抗Hp药物的应用原则497

第六节 影响胃肠动力药498

一、胃肠解痉药499

二、促胃肠动力药504

三、止吐药508

四、其他509

第七节 助消化药510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510

二、药物各论511

三、药物特征比较512

第八节 微生态制剂512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513

二、药物各论513

三、药物特征比较514

第九节 泻药517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517

二、药物各论518

三、药物特征比较524

第十节 止泻药525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525

二、药物各论526

第十一节 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532

一、氨基水杨酸类532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536

三、免疫抑制药537

四、抗菌药物537

五、细胞因子调节药537

第十二节 用于直肠肛管疾病的药物538

第十三节 胰腺炎的防治用药539

一、药物各论540

二、药物特征比较543

第十四节 利胆药543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543

二、药物各论544

第十五节 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547

一、保肝药547

二、治疗肝性脑病药553

第七章 肾内科疾病用药559

第一节 概述559

一、肾内科常见疾病559

二、肾内科疾病的治疗药物559

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在肾内科疾病中的应用560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560

二、药物各论562

三、药物特征比较562

第三节 免疫抑制剂在肾内科疾病中的应用563

一、烷化剂563

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565

三、抗代谢药570

四、中药免疫抑制剂574

五、常用免疫抑制剂特征比较575

第四节 降压药物在肾内科的应用576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576

二、钙离子受体拮抗剂578

三、β受体拮抗药578

四、利尿药579

第五节 肾性贫血治疗药物590

一、促红细胞生成素591

二、铁剂595

第六节 肾性骨病及矿物质代谢紊乱治疗药物602

一、磷结合剂602

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610

三、钙敏感受体激动剂617

第七节 其他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治疗药物618

一、α-酮酸制剂619

二、调脂药621

三、虫草制剂622

四、大黄制剂623

五、其他中药制剂624

六、其他治疗药物625

第八节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剂量调整626

一、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的药物剂量调整方法627

二、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药物剂量调整方法627

第八章 内分泌科疾病用药629

第一节 概述629

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629

二、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原则629

三、常用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药物630

第二节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631

一、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631

二、双胍类药物640

三、α-糖苷酶抑制剂642

四、噻唑烷二酮类药物644

五、新型降血糖药物647

六、糖尿病的辅助用药650

第三节 胰岛素651

一、短效胰岛素651

二、中效胰岛素653

三、长效胰岛素654

四、预混胰岛素654

第四节 胰岛素类似物656

一、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656

二、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658

第五节 甲状腺疾病用药659

一、抗甲状腺药物659

二、甲状腺激素类药物663

第六节 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667

一、降钙素668

二、双膦酸盐类670

三、钙剂673

四、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678

第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681

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681

二、肾上腺盐皮质激素694

第八节 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药物695

一、生长激素695

二、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类似物696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697

四、促性腺激素699

五、抗利尿药702

六、退乳药物705

第九章 肿瘤科疾病用药708

第一节 概述708

一、肿瘤疾病及分类方法708

二、抗肿瘤药物的分类708

第二节 作用于DNA分子结构的抗肿瘤药物711

一、烷化剂711

二、铂类722

三、其他727

第三节 影响核酸合成或转录的药物729

一、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729

二、DNA聚合酶抑制剂734

三、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剂737

四、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剂741

五、影响核酸转录的药物747

第四节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747

一、作用于Topo Ⅰ的药物747

二、作用于Topo Ⅱ的药物750

第五节 干扰有丝分裂和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759

一、紫杉醇类759

二、长春碱类763

三、影响蛋白合成的药物766

第六节 激素类抗肿瘤药物768

一、抗雌激素药768

二、抗雄激素药774

三、糖皮质激素类779

第七节 靶向治疗药物779

一、单克隆抗体780

二、表皮细胞增殖抑制剂787

三、血管生成抑制剂793

四、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802

五、蛋白酶体抑制剂806

第八节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理807

一、药物外渗808

二、骨髓抑制809

三、消化道反应813

四、重要脏器损害817

五、神经毒性821

六、超敏反应822

七、生殖毒性823

八、化疗继发肿瘤823

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826

第一节 概述826

一、血液系统常见疾病826

二、血液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826

第二节 抗贫血药827

一、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828

二、巨幼细胞贫血的药物治疗829

三、其他抗贫血药834

第三节 升白细胞药835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835

二、药物各论836

三、药物特征比较841

第四节 促凝血及抗凝血药842

一、促凝血药842

二、抗凝血药846

三、抗血小板药847

第五节 溶栓药848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849

二、药物各论849

三、药物特征比较849

第六节 抗血液肿瘤药850

一、血液系统肿瘤概述850

二、血液系统肿瘤的常见化疗方案852

第十一章 风湿免疫科疾病用药864

第一节 概述864

一、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864

二、风湿免疫科疾病的常用药物865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866

一、概论866

二、糖皮质激素867

三、肾上腺盐皮质激素875

第三节 非甾体抗炎药876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877

二、药物各论878

三、药物特征比较884

第四节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886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886

二、药物各论886

三、药物特征比较890

第五节 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药物891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892

二、药物各论892

三、药物特征比较898

第六节 软骨保护剂900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00

二、药物各论900

三、药物特征比较902

第七节 免疫抑制药903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03

二、药物各论904

三、药物特征比较904

第八节 免疫增强药905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05

二、药物各论905

三、药物特征比较910

第十二章 外科手术用药912

第一节 概述912

一、外科手术用药的特点912

二、外科手术常用药物912

第二节 镇静催眠药913

一、苯二氮?类913

二、巴比妥类917

第三节 全身麻醉药919

一、静脉全身麻醉药920

二、吸入性全身麻醉药926

第四节 局部麻醉药932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32

二、药物各论933

三、药物特征比较942

第五节 镇痛用药943

一、非甾体抗炎药943

二、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药943

三、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955

第六节 肌肉松弛药957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57

二、药物各论958

三、药物特征比较965

第七节 胆碱酯酶抑制药与胆碱受体拮抗药965

第八节 营养剂的应用967

一、肠外营养药968

二、肠内营养药975

第九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978

一、手术切口的分类978

二、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978

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979

四、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979

五、给药方案981

六、目前围术期预防用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982

第十节 器官移植抗排斥用药982

一、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983

二、药物各论983

三、药物特征比较983

第十三章 妇产科疾病用药985

第一节 概述985

一、妇产科常见疾病985

二、妇产科常用治疗药物986

第二节 流产、先兆早产及其用药988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88

二、药物各论989

第三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用药992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93

二、药物各论993

第四节 引产、产后出血用药995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95

二、药物各论996

第五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999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999

二、药物各论1000

第十四章 皮肤科疾病用药1005

第一节 概述1005

一、外用药物的剂型及其特点和选用1005

二、外用药物的经皮吸收1007

三、外用药物的注意事项1007

第二节 皮肤感染的药物治疗1007

一、皮肤细菌感染1007

二、皮肤真菌感染1010

三、皮肤病毒感染1014

四、皮肤寄生虫感染1016

第三节 皮肤清洁药和消毒防腐药1017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17

二、药物各论1018

第四节 外用糖皮质激素1021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21

二、药物各论1022

第五节 皮炎、湿疹的药物治疗1023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23

二、药物各论1024

第六节 银屑病的药物治疗1026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26

二、药物各论1028

第七节 痤疮的药物治疗1032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32

二、药物各论1032

第八节 酒渣鼻的药物治疗1035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35

二、药物各论1035

第九节 多汗症的药物治疗1036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36

二、药物各论1036

第十节 白癜风的药物治疗1037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037

二、药物各论1037

第十一节 皮肤病的辅助治疗用药1038

一、润肤药1038

二、保湿药1038

三、屏障保护药1039

四、皮肤保护药1039

第十二节 性传播疾病用药1039

一、梅毒1039

二、淋病1041

三、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042

四、尖锐湿疣1043

五、生殖器疱疹1043

第十五章 五官科用药1045

第一节 概述1045

一、五官科常见疾病1045

二、五官科疾病的常用药物及给药方式1050

第二节 眼部疾病用药1055

一、抗感染药1055

二、糖皮质激素及其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1073

三、散瞳药和睫状肌麻痹药1079

四、减少房水生成及促进房水排出的药物1084

五、眼用局部麻醉药1099

六、其他1099

第三节 口腔科疾病用药1110

一、抗感染药物1110

二、消毒防腐药1116

三、其他1122

第四节 耳部疾病用药1125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125

二、药物各论1126

第五节 鼻部疾病用药1128

一、鼻用糖皮质激素1128

二、鼻用减充血剂1132

第六节 咽喉疾病用药1134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134

二、药物各论1135

第十六章 急救药物1137

第一节 概述1137

一、常见急危重症的范畴1137

二、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1138

三、急危重症的处理技巧1138

四、常见的急救药物1138

第二节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救药物1139

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1139

二、镇静药1141

三、镇痛药1142

第三节 循环系统急救药物1143

一、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1143

二、强心药1152

三、抗心律失常药1154

四、降压药1155

五、抗心绞痛药物1157

第四节 呼吸系统急救药物1159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159

二、药物各论1159

三、药物特征比较1160

第五节 作用于泌尿系统的急救药物1161

一、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1161

二、药物各论1162

三、药物特征比较1164

第六节 其他急救药品1165

一、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165

二、激素类药物1169

中文药名索引11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