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度的发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印度的发现
  • (印)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著;向哲濬,朱彬元,杨寿林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13768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49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565页
  • 主题词:印度-现代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度的发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亚马那加堡垒1

一、二十个月1

二、饥荒2

三、争取民主的战争3

四、在狱中对时间的感觉对行动的要求6

五、“过去”对于“现在”的关系8

六、人生哲学10

七、过去的负担18

第二章 巴登外勒,洛桑23

一、卡麦拉23

二、结婚和婚后24

三、人类的关系问题27

四、一九三五年圣诞节28

五、死亡29

六、墨索里尼回国30

第三章 探索33

一、印度历史的全景33

二、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36

三、印度的力量和弱点37

四、寻找印度40

五、印度母亲42

六、印度的多样性和一致性44

七、旅行全印度46

八、大选47

九、群众的文化49

十、两种人生50

第四章 印度的发现52

一、印度河流域的文明52

二、亚利安人的到来55

三、什么是印度教?56

四、最古的记载经典与神话59

五、《吠陀》61

六、人生的肯定与否定63

七、合并与调整种姓制度的开始66

八、印度文化的持续性69

九、《奥义书》70

十、个人主义哲学的好处与坏处74

十一、唯物主义77

十二、史诗历史、传说与神话79

十三、《摩诃婆罗多》85

十四、《薄伽梵歌》88

十五、古代印度的生活和工作89

十六、大雄和佛种姓97

十七、旃陀罗笈多王和阇那迦孔雀王朝帝国的建立100

十八、国家的组织102

十九、佛的教义104

二十、佛的故事107

二一、阿育王108

第五章 世世代代的回忆112

一、在笈多王朝下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112

二、南印度115

三、和平发展与作战方法116

四、印度对自由的要求117

五、进步与安定119

六、印度与伊朗122

七、印度与希腊126

八、古代印度戏剧132

九、梵文的生命力与持久性140

十、佛教哲学145

十一、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149

十二、印度教怎样同化佛教153

十三、印度的哲学看法155

十四、哲学的六大派别158

十五、印度与中国166

十六、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173

十七、印度艺术在国外的影响179

十八、古代印度艺术182

十九、印度的国外贸易187

二十、古代印度的数学189

二一、发展与衰微194

第六章 新的问题200

一、阿拉伯人和蒙古人200

二、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204

三、伽色尼的麦哈慕德和阿富汗人207

四、印度—阿富汗人印度南部维查耶纳伽尔巴卑尔海权210

五、混合文化的合成及成长闺阃制度克比尔师尊那纳克艾密尔·胡斯鲁214

六、印度的社会组织集团的重要性218

七、农村自治苏克拉的《政术精华》221

八、种姓制度的理论与实际大家庭223

九、巴卑尔与亚格伯印度化的过程230

十、亚洲及欧洲在机械进步及创造能力上的对比232

十一、共同文化的发展237

十二、奥朗则布开倒车印度民族主义的滋长西瓦吉242

十三、马拉塔人和英国人的争夺霸权英国人的胜利245

十四、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优势248

十五、兰杰·辛格和杰·辛格253

十六、印度的经济背景两个英国256

第七章 最后阶段(一)英国统治的巩固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260

一、帝国的思想意识新的种姓260

二、孟加拉的掠夺物帮助了英国工业革命266

三、印度工业的摧毁和农业的衰败269

四、印度初次成为另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附属体273

五、印度土邦制度的成长277

六、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矛盾罗姆·摩罕·罗易报纸威廉·琼斯爵士孟加拉的英国式教育283

七、一八五七年的大起义种族主义292

八、英国统治的伎俩均势与对称297

九、工业的成长各省不同之点300

十、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的改革以及其他的运动305

十一、凯末尔帕夏亚洲的民族主义伊克巴319

十二、重工业的开始铁拉克和郭克雷分别选举单位制322

第八章 最后阶段(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326

一、中产阶级的束手无策 甘地出现326

二、甘地领导下的国民大会党成为一个生气蓬勃的组织330

三、各省的国大党政府335

四、印度的动力与英国在印度的保守主义340

五、少数派问题伊斯兰联盟默·艾·真纳先生349

六、国家计划委员会363

七、国民大会党与工业 大工业与农村工业370

八、政府阻碍了工业发展 战时生产是正常生产的转变376

第九章 最后阶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382

一、国民大会党拟定一种外交政策382

二、国民大会党对战争的态度388

三、对战争的反应391

四、另一次国民大会党的提议和英政府的拒绝 温斯顿·丘吉尔先生397

五、个别人的和平抵抗404

六、珍珠港事变以后 甘地与非暴力主义406

七、紧张413

八、克里浦斯爵士来到印度417

九、挫败427

十、挑战:退出印度的决议431

第十章 还是亚马那加堡垒441

一、一连串发生的事件441

二、两种背景:印度和英国442

三、群众的骚动和被镇压446

四、国外的反应452

五、印度的反应454

六、印度的疾病 饥荒456

七、印度的动力460

八、印度发展受到阻挠465

九、宗教、哲学和科学469

十、民族观念的重要性 印度变革的必要性474

十一、印度:分割的还是成为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或是超民族国家的中心?482

十二、现实主义与地理政治学世界的征服或世界的联合美国与苏联494

十三、自由与帝国505

十四、人口问题出生率的降低和民族的衰微508

十五、理解旧问题的新途径514

十六、结束语518

后记523

索引5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