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3453587.jpg)
- 朱梅刚,周志韶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1559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理论与技术1
引言1
第一章 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学及功能1
第一节 淋巴结组织学与功能1
第二节 淋巴结生理性变异与发育异常变化3
第三节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正常结构与功能4
第四节 脾脏组织学与功能7
第五节 胸腺组织与功能8
第六节 红骨髓组织与功能9
第七节 免疫细胞正常细胞学与功能9
一、淋巴细胞的发生、衍化与功能9
二、淋巴细胞、网状细胞、组织细胞正常细胞学及功能11
第二章 实验室应用技术15
第一节 常规制片与特殊染色15
第二节 水解酶组织化学标记16
第三节 免疫活性细胞及其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17
一、免疫活性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17
二、恶性淋巴瘤的免疫组化标记20
三、在进行淋巴瘤免疫表型分析时应注意的事项21
第四节 恶性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25
一、概述25
二、抗原受体分子及其基因的生物学25
三、抗原受体基因重排分析的方法27
四、基因重排分析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研究中的意义27
五、基因重排分析在淋巴瘤与淋巴细胞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28
六、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其应用29
(一)概述29
(二)PCR技术在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30
(三)PCR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1
七、Ig轻链mRNA的原位杂交32
八、恶性淋巴瘤的染色体畸变与基因重排32
第五节 淋巴组织及其肿瘤的电镜观察36
主要参考文献37
第二篇 良性、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40
第一章 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40
第一节 共同的组织学变化与鉴别诊断要点40
第二节 淋巴滤泡增生型43
第三节 非特异性滤泡外淋巴组织增生型43
第四节 免疫母细胞增生型43
一、疫苗后淋巴结炎43
二、病毒性淋巴结炎44
三、抗痉挛药物性淋巴结炎44
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淋巴结病44
第五节 组织细胞增生型45
一、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氏病)45
二、猫抓性淋巴结炎46
三、皮病性淋巴结炎46
四、增生性淋巴结结核47
五、淋巴结组织细胞增生症X47
六、弓形体淋巴结病47
七、海兰组织细胞增生症48
八、噬血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48
九、骨嗜酸性肉芽肿51
十、Gagel's肉芽肿51
十一、代谢性组织细胞增生症52
第六节 浆细胞增生型53
一、类风湿关节炎性淋巴结病53
二、浆细胞性肉芽肿53
第七节 良性结节硬化53
第八节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细胞增多54
第二章 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55
第一节 概念与共同组织学特点55
第二节 B细胞型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55
一、淋巴滤泡瘤样增生55
二、淋巴结外非皮肤性淋巴组织增生56
(一)胃肠道假性淋巴瘤57
(二)眶内淋巴组织增生58
(三)肺淋巴组织增生58
(四)涎腺、泪腺、甲状腺淋巴组织增生58
第三节 皮肤假性淋巴瘤(T细胞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疾病)58
一、淋巴瘤样丘疹病60
二、皮肤淋巴样增生62
三、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63
四、光化性网织细胞增生病63
五、苔藓样糠疹64
六、肉芽肿性皮肤松解症64
第四节 B或T细胞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64
一、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64
二、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Castleman氏病)66
第五节 组织细胞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68
一、特发性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性巨淋巴结68
二、家族性噬红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68
第六节 淋巴网状组织不典型性增生69
主要参考文献69
第三篇 恶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71
概述71
第一章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与命名72
第一节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概况72
第二节 Lukes与Collins的免疫功能分类72
第三节 英国Bennett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分类73
第四节 1992年修订的Kiel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类74
第五节 国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工作分类74
第六节 我国成都(1975)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类75
第二章 恶性淋巴瘤的流行病学77
第一节 中国恶性淋巴瘤的死亡率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77
第二节 恶性淋巴瘤死亡率的人群分布78
第三节 中国恶性淋巴瘤死亡的地理分布82
第四节 恶性淋巴瘤组织学类型在国内外的分布特点85
第三章 共同的组织学与鉴别诊断要点87
第一节 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网状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87
第二节 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结构部份或全部破坏88
第四章 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89
第一节 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组织学特点89
第二节 B滤泡型恶性淋巴瘤90
一、生发中心细胞或中心母细胞性滤泡性恶性淋巴瘤90
二、外套层恶性淋巴瘤92
三、花纹状滤泡型淋巴瘤93
第三节 B弥漫性恶性淋巴瘤94
一、B小淋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94
二、浆样淋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94
三、裂核细胞型恶性淋巴瘤95
四、大无裂核细胞型恶性淋巴瘤95
五、免疫母细胞型恶性淋巴瘤96
六、非洲Burkitt's恶性淋巴瘤97
七、Burkitt-like(伯基特样)恶性淋巴瘤97
八、B淋巴母细胞型恶性淋巴瘤97
九、印戒细胞型恶性淋巴瘤98
十、富于T细胞性B淋巴瘤98
十一、嗜血管性大细胞淋巴瘤99
十二、滤泡间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100
十三、中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00
第五章 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01
概述101
第一节 T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结构和细胞形态特点101
第二节 T细胞淋巴瘤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104
一、T小淋巴细胞型淋巴瘤/白血病104
二、T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05
三、浆细胞样T细胞恶性淋巴瘤105
四、结节型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06
五、T淋巴母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06
六、透明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08
七、T区淋巴瘤109
八、多形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09
九、T混合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10
十、T免疫母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11
十一、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样T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11
十二、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12
十三、T细胞多叶核淋巴瘤113
十四、淋巴上皮样细胞淋巴瘤(Lennert淋巴瘤)114
十五、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14
十六、Tγ-淋巴增生病118
(一)噬红细胞性Tγ淋巴瘤118
(二)大颗粒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118
第六章 组织细胞与网状细胞恶性淋巴瘤119
第一节 组织细胞型恶性淋巴瘤119
第二节 网织细胞肉瘤120
一、树突状网织细胞肉瘤120
二、指突状网织细胞肉瘤120
三、纤维母细胞性网织细胞肉瘤121
第七章 组合性恶性淋巴瘤与NHL间质反应改变122
第一节 组合性恶性淋巴瘤122
第二节 硬化性非何杰金淋巴瘤122
第三节 NHL中间质反应细胞123
一、NHL中反应性组织细胞123
二、NHL中反应性树突细胞123
三、NHL中反应性T与B淋巴细胞123
主要参考文献124
第七章 何杰金氏病126
概述126
第一节 病因学与临床特点126
第二节 病理组织学改变128
一、病理组织学分型128
二、病理细胞学129
三、瘤细胞的免疫组化表现131
四、瘤细胞来源研究进展132
五、反应性与间质细胞136
六、各型的病理组织改变136
第三节 何杰金氏病各型之间及与NHL之间的关系138
第四节 何杰金氏病的组织学鉴别诊断139
一、鉴别诊断要点139
二、特殊的鉴别诊断140
第八章 小儿恶性淋巴瘤140
第一节 小儿何杰金氏病141
第二节 小儿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42
主要参考文献144
第九章 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145
概述145
第一节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恶性淋巴瘤146
一、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共同特点146
二、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47
(一)分类147
(二)低度恶性B细胞MALT淋巴瘤147
(三)对假性淋巴瘤的认识148
(四)高度恶性B细胞MALT淋巴瘤149
(五)免疫增生性小肠疾病149
(六)中心细胞性淋巴瘤(淋巴瘤性息肉病)149
(七)Burkitt和Burkitt样淋巴瘤150
(八)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150
(九)其他类型淋巴瘤150
三、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50
四、涎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50
五、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51
六、眶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51
七、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51
八、生殖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51
第二节 皮肤恶性淋巴瘤152
一、概述152
二、何杰金氏病154
三、皮肤T细胞淋巴瘤155
(一)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56
(二)蕈样霉菌病156
(三)Sezary综合征162
(四)柏哲氏病样网状细胞增生病163
(五)淋巴上皮样细胞瘤(Lennert's淋巴瘤)163
(六)T免疫母细胞淋巴瘤164
(七)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64
(八)透明细胞淋巴瘤165
(九)T区淋巴瘤165
(十)多形性T细胞淋巴瘤165
(十一)多叶核T细胞淋巴瘤165
(十二)继发性T淋巴瘤165
四、皮肤B细胞淋巴瘤165
(一)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166
(二)B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168
(三)皮肤免疫细胞瘤168
(四)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169
(五)皮肤嗜血管性大细胞淋巴瘤169
(六)继发性B淋巴瘤169
五、皮肤真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169
参考文献170
第三节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73
(一)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73
(二)何杰金氏病175
第四节 中枢神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75
一、概述175
二、临床特点176
三、病理学改变177
第五节 胸腺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79
一、胸腺组织增生179
二、胸腺瘤179
三、胸腺淋巴瘤180
第六节 软组织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81
第七节 心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81
第八节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81
第十章 浆细胞肉瘤182
第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182
第二节 单发性骨浆细胞瘤183
第三节 原发性骨髓外浆细胞瘤183
一、上呼吸道与口腔浆细胞瘤183
二、淋巴结原发性浆细胞瘤183
第十一章 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184
第一节 组织细胞系统及其疾病概述184
第二节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85
第三节 分化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89
一、勒雪氏病189
二、韩—舒—克氏病190
第十二章 致死性中线肉芽肿191
第一节 Wegener氏肉芽肿191
第二节 肿瘤性淋巴增生性疾病192
(一)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92
(二)中线组织细胞增生症193
(三)淋巴瘤样肉芽肿病194
第三节 特发性中线破坏性疾病195
第十三章 白血病与淋巴瘤196
第一节 白血病概述196
第二节 白血病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203
第三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和异常增生综合征205
第十四章 恶性淋巴瘤治疗后继发恶性肿瘤207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治疗后继发白血病207
第二节 何杰金氏病治疗后继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08
第三节 何杰金氏病治疗后继发实体瘤209
第四节 何杰金氏病治疗后继发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209
第十五章 艾滋病及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病理学210
主要参考文献215
附录一、十大难题解219
附录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淋巴细胞白血病克隆性基因重排PCR检测技术221
附图:一、基础理论与技术2
二、良性与交界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6
三、恶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