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教材 财政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教材 财政学原理
  • 刘京焕,陈志勇,李景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1381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财政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教材 财政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1

一、现实中的财政1

二、财政产生的条件2

三、财政的概念和特征3

第二节 财政学的基本问题4

一、经济学体系中的财政学4

二、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5

三、财政学的研究方法6

第三节 财政学的理论体系6

一、西方财政理论的发展历程6

二、新中国的财政理论与体系10

三、本书的理论体系11

基础理论篇14

第一章 公共需求14

本章重点14

第一节 公共需求与公共商品14

一、私人需求与公共需求14

二、公共商品的定义15

三、公共商品的基本特征15

四、纯粹公共商品与混合商品17

第二节 公共需求的决定:公共选择19

一、公共选择的基本问题19

二、公共选择的投票规则21

三、“投票之谜”23

第三节 公共商品的提供28

一、公共商品的生产和提供者28

二、公共商品的消费与提供30

三、公共商品提供方式的选择32

重要名词32

思考题33

第二章 效率与市场34

本章重点34

第一节 资源配置34

一、资源的稀缺性34

二、资源配置的内涵35

三、资源配置机制36

第二节 市场机制36

一、“经济人”假说36

二、市场37

三、市场机制37

四、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38

第三节 资源配置效率39

一、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标准:帕累托效率标准39

二、生产效率40

三、交换效率42

四、综合效率45

第四节 公共商品供给的效率产量46

一、鲍温模型46

二、庇古模型47

三、威克塞尔—林达尔模型48

第五节 市场失灵50

一、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50

二、不能有效地解决外部性问题50

三、市场竞争不完全性51

四、市场信息不充分51

五、收入分配不公平51

六、宏观经济波动51

重要名词52

思考题52

第三章 政府活动与财政职能53

本章重点53

第一节 政府概览53

一、政府的性质与特征53

二、政府行为与政府体系54

三、关于政府的不同观点55

第二节 混合经济中的政府职能57

一、混合经济57

二、政府职能观的发展58

三、政府的经济职能59

第三节 财政职能59

一、资源配置职能60

二、收入分配职能61

三、经济稳定职能63

第四节 政府失灵64

一、背景64

二、政府失灵及其表现64

三、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65

四、政府失灵的治理66

重要名词68

思考题68

财政支出篇70

第四章 财政支出概论70

本章重点70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70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70

二、财政支出分类70

三、财政支出结构与优化73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74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74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74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宏观模型75

四、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78

五、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81

重要名词81

思考题82

第五章 购买支出83

本章重点83

第一节 维持性支出83

一、国家管理支出83

二、国防支出86

第二节 经济性支出88

一、基础产业投资88

二、农业投资90

第三节 社会性支出94

一、教育支出95

二、文化支出96

三、医疗卫生支出97

四、科技支出98

五、环境、资源保护支出99

重要名词100

思考题100

第六章 转移支出101

本章重点101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101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特征及构成101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概况和趋势103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104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105

五、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105

六、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105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106

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106

二、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107

三、财政补贴的合理运用108

重要名词110

思考题110

财政收入篇112

第七章 财政收入总论112

本章重点112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112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112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113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113

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113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14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115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115

二、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118

三、财政收入的地区结构118

重要名词119

思考题119

第八章 税收原理120

本章重点120

第一节 税收概述120

一、税收的本质与特征120

二、税收要素123

三、税收分类126

第二节 税收原则128

一、法定原则128

二、财政原则129

三、公平原则130

四、效率原则132

第三节 税收负担133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133

二、合理的税负水平134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135

第四节 税收效应140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40

二、税收的劳动供给效应141

三、税收的储蓄效应142

四、税收的投资效应143

第五节 最优课税理论144

一、最优课税理论的基本命题144

二、最优课税的基本目标144

三、最优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145

重要名词147

思考题148

第九章 税收制度149

本章重点149

第一节 税制结构149

一、税收制度149

二、税制类型150

三、主体税种151

第二节 商品课税152

一、增值税152

二、消费税155

三、营业税156

第三节 所得课税157

一、所得的含义157

二、企业所得税158

三、个人所得税159

四、社会保险税160

第四节 财产课税162

一、财产税的产生和发展162

二、财产税的功能162

三、财产税的征收基础163

四、财产税的类型164

第五节 国际税收164

一、国际税收的含义164

二、税收管辖权164

三、国际重复课税165

四、避免国际重复课税的措施165

五、国际避税与反避税166

六、国际税收协定167

重要名词168

思考题168

第十章 公共收费169

本章重点169

第一节 公共收费的性质与功能169

一、公共收费的性质169

二、公共收费的基本原则171

三、公共收费功能172

第二节 公共收费的类型173

一、按收费的性质划分173

二、按收费资金的管理渠道划分173

三、按收费的实体划分174

四、按收费的目的划分175

第三节 公共收费标准与定价方法175

一、公共收费的标准175

二、公共收费的定价方法176

三、价格听证177

重要名词178

思考题178

宏观调控篇180

第十一章 财政预算180

本章重点180

第一节 财政预算概述180

一、财政预算的概念180

二、财政预算的特征181

三、财政预算的产生与发展181

四、财政预算体系和基本程序182

第二节 财政预算的编制183

一、财政预算的编制形式183

二、财政预算的编制方法184

第三节 财政预算的执行187

一、预算执行的基本环节187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188

三、政府采购制度190

第四节 预算平衡194

一、预算平衡的含义194

二、财政赤字与财政平衡等式195

三、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196

四、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196

重要名词197

思考题197

第十二章 公共债务198

本章重点198

第一节 公债概述198

一、公债的性质与特点198

二、公债的产生与发展199

三、公债的分类200

第二节 公债负担与效应201

一、公债的负担201

二、公债的经济效应202

三、公债的规模与风险204

第三节 公债的发行与偿还207

一、公债的发行207

二、公债的结构与利率208

三、公债的偿还209

第四节 公债流通市场211

一、公债流通转让的意义211

二、公债流通的方式212

重要名词213

思考题213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214

本章重点214

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214

一、充分就业214

二、物价稳定215

三、国际收支平衡216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217

一、国民收入的决定217

二、财政政策乘数218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选择220

一、财政政策的分类220

二、“自动稳定器”221

三、财政政策的选择221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23

一、货币政策目标223

二、货币政策的类型224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224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法225

重要名词227

思考题227

第十四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228

本章重点228

第一节 财政分权理论228

一、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228

二、财政分权的局限性231

三、影响分权的因素232

四、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232

第二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235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涵235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237

三、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比较239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240

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内涵240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标241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类型与经济效应242

四、转移支付方式的选择245

重要名词246

思考题246

主要参考书目247

附:本书参考案例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