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色警卫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叶健君,李万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7523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革命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红色警卫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共第一支警卫部队——中央特科1
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同志处于万分危险的境地2
国民党的鹰犬们万万没有料到,他们想要搜捕的共产党要人,竟然藏身于一艘英国货船之中,从他们的眼皮底下安然通过6
周恩来对于加强情报工作保卫中央机关胸有成竹,因为他在武汉已经初试锋芒9
中央特科藏龙卧虎,精英荟萃,是一支超小型的精锐“特种部队”11
周恩来组建特科后,始终站在隐蔽斗争的最前列。他的果敢与智慧令人折服14
第二章 把敌特组织“拿过来”18
芜湖—南京—霍邱—上海,四处躲藏,李克农虎口终脱险19
慧眼识珠,周恩来调李克农进中央特科21
龙潭三杰初握手,周恩来指示:“打进去,拿过来。”23
互为犄角,三杰打“党国”牌;办“共党”事,大“拿”情报25
第三章 红队威震上海滩31
在中央特科内部,“红队”又称“打狗队”,镇压叛徒是它的主要任务32
伴随着急促的鞭炮声和响亮的唢呐声,“红队”打响了镇压叛徒的第一枪36
在老上海湖北路一个装饰豪华的旅馆内,戴冰石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小姨子的到来,迎来的却是“红队”黑洞洞的枪口40
“三面间谍”、“拉出来”的典型——杨登瀛41
素有化装高手之称的陈赓,身穿国民党军服,佩戴少将军衔,“招待”了企图邀功请赏的中共叛逆42
在国民党中统特务范争波公馆前,原中共中央军委秘书叛徒白鑫被镇压49
第四章 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57
装扮成摄影剧组的中央特科成员早已潜伏在押送彭湃囚车的必经路口,营救节骨眼上,新运来的枪支却出了问题58
陈赓哈哈大笑:“张大哥,小弟失礼了。”如果不是陈赓演这场戏,张云逸说不定早被国民党便衣抓了起来60
一年多时间里,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任弼时先后两次被捕,中央特科实施了成功营救63
风采过人的女共产党员被任命为营救部部长,虽历经波折,关向应仍顺利出狱69
就在恽代英即将出狱的节骨眼上,顾顺章跑到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指认了他的真实身份72
第五章 “红色牧师”传奇76
在上海黑白两道都有一定关系的董健吾,谢绝宋子文保荐他到蒋介石手下任职的邀请77
西北军中的“红牧师”上了蒋介石特务的黑名单78
在中央特科负责人相继叛变的关键时刻79
杨开慧惨遭杀害,中共地下组织将毛岸英三兄弟秘密转移到上海,董健吾担负托管重任80
中央特科二科交代特殊任务,以“牧师”身份出现的董健吾经常出入宋庆龄公馆82
在西安旅社,董健吾以拼对名片暗号的方式与一位素未谋面的洋人接上了头。他就是后来对扩大中共影响产生重要作用的埃德加·斯诺85
在环境险恶的上海,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单枪匹马战斗在敌人心脏87
第六章 在中共中央负责人叛变的紧急关头90
南洋烟草公司的小工头,成为工人运动中有影响的人物,在党内崭露头角91
受党的派遣,顾顺章到武汉从事秘密斗争,负责制裁叛徒和特务92
陈赓对柯麟说:“只要我们不死,准能看到顾顺章叛变。”94
被捕叛变的顾顺章神秘地说:“我有个对付中共的大计划,三天之内能将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机关一网打尽。”95
关键时刻,是钱壮飞挽救了处于险境的中共中央100
周恩来采取紧急措施,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机关避免了覆灭的危险108
毛泽东签署《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通缉令》,宣布对顾顺章“格杀勿论”113
第七章 神秘的革命卫士116
顾顺章叛变,陈赓被迫转移,谁来接替他在中央特科的工作?周恩来亲点潘汉年117
中共特工击毙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督察长王斌于闹市,让敌特分子仿佛坐在火药桶上,惶惶不可终日119
精挑细选,在敌心脏机关安置内线,组建特科“情报网”121
国民党特务机关蓄意制造“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潘汉年全力奔走,为周恩来辩诬、辟谣128
上海沦陷紧急撤离,潘汉年开辟安全通道护送知名人士到香港130
潘汉年的出色工作赢得斯大林的赞誉: “中共的情报工作算得上第一。”135
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只身与汪伪特工头目李士群打交道136
第八章 穿越重重封锁线141
30年代初期,中共已拥有了上海—香港或广东汕头—三河坝—大埔—永定—上杭的红色交通线142
党中央所在地上海的秘密交通线伸向全国:从上海到天津、北平,连接北方局;从上海到武汉,连接长江局;从上海到香港、广州,连接南方局146
博古(秦邦宪)的弟弟秦邦礼,化名杨廉安,在汕头开设药房,作为上海通向瑞金的秘密交通站,后又在香港开设贸易公司,成为中共物资、人员的秘密交通线148
周恩来由“小广东”肖桂昌护送,先后扮成广东熟练工人、看相先生,从上海历尽艰难险阻,终于进入中央苏区。博古、陈云、聂荣臻也从这条交通线进入了中央苏区150
神秘“王牧师”董健吾护送“考古专家”——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到达韩江;为了使共产国际代表安全去瑞金,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卓雄用绳索“捆绑”李德,前拽后拉弄进了苏区154
李克农和他领导的“外交部”,秘密安排美国记者斯诺访问陕北苏区,令国民党特务瞠目结舌158
皖南事变后,为了配合干部的疏散转移工作,周恩来再建南方局的地下交通线,使重庆至陕北、重庆至鄂豫皖地下交通线畅通无阻162
抗战期间,在豫北有一条神秘的地下交通线,刘少奇、邓小平、陈毅等都曾由这条交通线通过;运往冀鲁豫的军火也由此通行165
第九章 红色苏区的“格伯乌”167
年轻的共和国在瑞金预演,令蒋介石坐卧不宁,加强红色政权的保卫势在必行168
杨尚昆评价邓发说:“我记得他当年任国家保卫局局长,是一个对党非常忠诚,一个性格开朗,一个能团结同志的人。”169
国家政治保卫局以其出色的工作赢得了“苏维埃共和国卫士”的美誉173
反“AB团”、整肃“社会民主党”,“左”祸使苏区蒙受重大损失178
第十章 走上凶险的长征之路181
蒋介石抢在红军突围的路上筑起了防线,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182
搬着沉重的家当,还要担负阻击任务,长征途中的教导师经受双重考验185
敌机投下的一颗炸弹落在毛泽东身边,警卫员舍身救护才幸免于难189
在张国焘企图危害党中央的关键时刻191
从巴西到俄界仅一百多里,却是红军长征以来最惊险的路程193
毛泽东住进瓦窑堡后的一天,敌人突然包围了这里196
第十一章 周恩来劳山遇险真相199
劳山是陕北名山黄龙山的余脉,自古以来是兵家争夺之地200
敌人策划了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伏击行动,周恩来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203
匪徒对牺牲的战士一个个搜检,当他们搜到陈友才时,不由一震。他们见他相貌堂堂,口袋里装着一张周恩来的名片,他们以为他是周恩来,顿时慌了手脚205
周恩来一行突围钻出林子,接近成榆公路时,突然听到一声断喝:“站住!干什么的?”几个人不由得吃了一惊208
劳山伏击,敌人准备充分,布置周密。边保认为:肯定是日本特务或是国民党亲日派企图暗杀周恩来,破坏国共谈判。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211
第十二章 护卫延安的留守兵团215
“我在延安,就是靠你肖劲光吃饭,靠你们留守兵团吃饭啊!”216
围绕剿灭匪患问题,肖劲光与李德就具体战术发生争论。毛泽东说:“没有李德就不行吗?”219
日军开始注意延安,侦察机经常在延安上空盘旋。留守兵团感到了肩上担子的分量221
敌机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就落在毛泽东的住处,窑洞被震塌223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软硬兼施、讲究策略。一次又一次危及边区安全的阴谋得以粉碎225
第十三章 斯诺采访的“中共特务头子”周兴227
周兴在毛泽东的身边开始了自己的保卫生涯。不幸的是,他是在“肃反”运动中大开杀戒的李韶九直接领导下工作228
斯诺直言不讳地问毛泽东:“国民党方面认为,周兴是中共的特务头子?”毛泽东笑答: “我认为,周兴是无产阶级的宝剑!”232
周兴奉命逮捕许世友。许世友出狱后对周兴说:“你原则性强,忠于职守,忠于党的利益,我许某打心窝里服了你”!234
想到这里,毛泽东在那份关于“枪毙许世友”的报告上,断然行使了否决权237
战争中丢失了毛泽东关于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讲话。周兴的《自存档案》却保留了毛泽东这篇讲话的若干重要思想240
周兴为邓小平和卓琳牵红线。留下美谈: “保卫处长既保卫首长的人身安全,又保卫首长的婚姻情感。”243
第十四章 延安时期的边区保安处246
张国焘主张取消保卫部门,周兴则据理力争:无论机构怎么变,保卫工作都不能取消247
新成立的边区保安处中人才云集,周兴、赵苍璧、李启明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49
斗智斗勇,老牌特务单不移败于情报新手赵去非251
潜伏延安的特务伺机谋刺毛泽东,边区保卫处明察秋毫,及时制止了这起阴谋事件254
当毛泽东听到延安的老百姓对人民警察交口称赞时,得意地说:“延安的警察,不是世界第一,也是中国第一!”255
第十五章 隐蔽战线的“黄埔军校”258
曾与“老情报”一起工作的罗青长,从中央党校毕业后,立即进入中社部的情报训练班学习,并担任支部书记259
在延安城南的七里铺举办的首期情报训练班,人们称这是中共情报战线的“黄埔军校”262
赵苍璧常常弹陕北流行的三弦,有时独自躲到崖顶吹箫。原来,他是在琢磨自己的侦察专业263
重视人才,团结人才,是中共情报保卫工作能够战胜对手的重要原因之一265
第十六章 拔除延安的“钉子”267
边区各地的国民党政权、保安团队在边区不断制造摩擦,已成为共产党的心腹之患268
中社部和边保虽然在延安重重布防,但特务活动仍很频繁271
“越境将军”手下两个年轻的联络参谋秘密撒网,制服了骄横的“摩擦专员”273
为维护边区的安全,共产党巧妙出招,专事“摩擦”的国民党县太爷纷纷被“护送出境”275
延安与西安之间的“三通”,时刻考验着边区保卫工作的水平277
斗智斗勇,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上演279
第十七章 “红色女谍”和潜伏在军统中枢的“7人小组”284
脱掉闺装的黎琳出现在红都延安285
刚来重庆的黎琳就被南方局军事组打上了主意。她改名张露萍,充当起了周公馆与潜伏在国民党军统内中共特工人员的秘密联络人287
中共在国民党军统内的秘密支部成了插入国民党心脏的一把尖刀289
一起意外事故暴露了军统区的中共电台小组。戴笠承认:“这是我同共产党斗争最惨重的一次失败。”291
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批示,张露萍和她牵头的在军统中枢的“7人小组”得以揭开历史面纱292
第十八章 延安反特第一案297
戴笠千方百计想派遣特务打入边区,授意军统西北特侦站在陕西汉中开办“汉中特训班”298
当上了共产党县人代会特邀代表的吴南山,决心弃暗投明,向新当选的县长陆公权坦白了汉中特训班的经历302
布鲁大胆起用,军统的“爆破大王”祁三益被共产党的宽大政策所感动,供出了隐藏在延安的一大批特务304
案情惊动了延安上层,李克农亲自部署对案件进行深挖:穷追到底,一网打尽306
汉中特训班延安潜伏组全部瓦解。毛泽东闻讯后表扬说:“我们需要布鲁这样的人,有十来个就好了。”308
第十九章 永不消逝的电波311
无线电专家接受特殊使命——潜入敌占区设立秘密电台312
每天凌晨,李白坐在电台旁,一份份珍贵的情报飞往延安313
深夜,当李白在阁楼上发一封重要情报时,日本宪兵闯了进来314
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李白借用敌人的电台恢复了红色电波317
一份份标有“十万火急”、“万分火急”的密电经过李白的手飞向中共中央322
第二十章 能抵十万雄兵的秘密武器325
胡宗南自以为发掘了一位反共的得力干将,他做梦也没想到这竟是在自己的心脏插了一把尖刀32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熊向晖作为周恩来两年前布下的一枚闲棋冷子,就要发挥作用了327
由胡宗南谋划、蒋介石拍板的“闪击”延安的计划化作云烟,功在熊向晖送出去的情报准确无误330
七贤庄周恩来“鸿门宴”上大现外交家的风采,随后竟在胡宗南的“照顾”下,与熊向晖进行了秘密的谈话332
周恩来不小心丢了一个小本子,差点要了熊向晖的命。蒋经国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共产党谍报分子”的证婚人335
胡宗南让保密局特务把熊向晖“逮”到了南京,关键时刻的“非常手段”让熊向晖又向党中央送了一次“厚礼”。339
勤政殿熊向晖的“归队”,让张治中、邵力子等人全愣住了。在胡宗南身边潜伏了十多年的熊向晖又踏上了新的征程344
第二十一章 中共开辟的安全通道346
日军闪击香港,港英当局患得患失,错失协防良机;中共中央领导人牵挂旅港避难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文化人士的安危347
香港“八办”主任廖承志临危受命,紧急筹划大营救方案352
何香凝、柳亚子乘船走水路,海上漂泊了七天七夜,断粮断水,幸亏遇到游击队的巡逻船357
茅盾、邹韬奋等走陆路险象环生,在九龙红戡遭遇海匪索要“保护费”,双方拔枪对射,护送的游击队员用冲锋枪吓退了海匪362
张友渔一行走西线,过雷区一不小心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大鹏湾碰到悍匪,游击队的磨盘机枪大显威风368
地下党员卢惠如在惠州城里开起了公司,以大老板的身份与顽军师长“混”成“铁杆朋友”;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茅盾等文化人进城的当晚,就被安排住在顽军师长的楼下373
第二十二章 深入龙潭虎穴的较量377
重庆谈判是不是鸿门宴?中共中央高层出现不同的意见。毛泽东一锤定音:去!我们是钻进去给蒋介石洗头的,而不是砍头的!378
对中央社会部推荐的几名随身警卫人选,毛泽东点将陈龙说:“还是去个武的吧。”384
如何确保毛泽东重庆之行的安全,国共双方都绷紧了神经。周恩来不放过任何事关领袖安全的细节;蒋介石也下令:如果发现谁借故捣乱,当场开枪打死388
到达重庆的第二天,毛泽东夜宿蒋介石的官邸林园,看报时突然电灯熄灭,原来是蒋介石手下有意来个下马威。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又接连出现三次失火事故392
拥挤的人群把中苏文化协会展览馆的楼板压得摇晃起来,毛泽东再晚下来几分钟,就会出现一场楼塌人伤的大事故396
在欢送毛泽东返回延安的宴会上,周恩来接到办事处秘书李少石遭国民党军队枪击身亡的消息。在周恩来的强烈要求下,陈龙陪毛泽东坐进了宪兵司令张镇的汽车400
第二十三章 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危险岁月405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撤离延安的毛泽东开始了转战陕北的危险岁月406
在撤离延安的途中,敌机尾随轰炸。突然,毛泽东坐的吉普车被敌机打中412
2万多人的部队要对付胡宗南20多万人马,保卫党中央的重任谁可胜任414
保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的警卫团只有四个半连,快被几万敌人追上了417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敌追兵隔山相处,情况万分危急,王震率部赶来相救422
前有大水拦路,后有几万追兵。担负阻击任务的警卫部队只有两个连。200人要对付几万人423
沙家店一战,是党中央化险为夷、扭转西北战役局势的关键一仗428
第二十四章 在运筹大决战的关键时刻432
叶运高做完安全警卫检查,忽然远方传来机群的轰鸣声,他担心主席的安全,拔腿就往主席的住处奔去433
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小伙房任司务长的刘从文竟是国民党特务436
由于情报人员的出色工作,蒋介石偷袭部队还未出发,其精心密谋的偷袭计划已为中共首脑机关掌握439
为确保万无一失,周恩来命令西柏坡的警卫部队投入到了紧张的临战训练442
方志纯表态:“中央需要我们阻击多久,我们便能坚持多久。”445
参考书目448
后记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