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微格教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微格教学
  • 俞如旺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914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生物课-微格教学-师范大学-教材;生物课-微格教学-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微格教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第一章 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1

第一节 微格教学概述1

一、什么是微格教学1

二、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2

三、微格教学的理论依据5

四、微格教学的基本特点7

五、微格教学的作用9

第二节 微格教学的开展模式10

一、斯坦福大学及芝加哥大学模式(美国)10

二、悉尼大学模式(澳大利亚)12

三、新乌斯特大学及斯特灵大学模式(英国)14

四、对各国微格教学模式的分析17

五、我国的微格教研模式19

第三节 微格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20

一、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20

二、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21

第四节 微格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22

一、理论学习和辅导23

二、教学技能分析23

三、组织示范观摩23

四、指导备课24

五、角色扮演24

六、反馈评议25

七、修改教案,反复训练26

第五节 微格教学技能的评价与反馈27

一、微格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27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9

三、微格教学评价的实施30

四、微格教学中的反馈34

思考与练习36

第二章 微格教室的组成与使用37

第一节 微格教室的组成37

一、微格教室的特点37

二、微格教室的设计38

三、微格教室常用设备39

第二节 福建师大微格教室的使用41

一、微格教室系统构成41

二、微格教学系统整体功能设计44

三、微格教室设备使用45

四、微格教学过程的控制48

五、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软件使用55

思考与练习58

第三章 生物教学设计技能59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59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59

二、教学设计的作用59

三、教学设计的特点60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61

五、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62

第二节 生物教学设计的内容63

一、前端分析63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69

三、教学策略的设计74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81

第三节 生物学教学设计案例83

一、新授课教学设计案例83

二、实验课教学设计案例89

三、探究课教学设计案例94

四、研究课教学设计案例101

第四节 生物教学设计技能的评价记录表105

思考与练习105

第四章 教态变化技能106

第一节 教态变化技能概述106

一、什么是教态变化技能106

二、体态语言的特点107

三、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107

四、教态变化的类型108

第二节 教态变化技能的设计111

一、眼神变化111

二、表情变化113

三、手势变化116

四、体态变化118

第三节 教态变化技能的运用122

一、运用教态变化技能的方法与技巧122

二、运用教态变化技能的基本原则124

第四节 教态变化技能评价记录表125

思考与练习125

第五章 教学语言技能127

第一节 教学语言技能概述127

一、什么是教学语言技能127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作用128

三、教学语言技能的组成要素129

第二节 教学语言的设计133

一、导言的设计133

二、新知讲授的设计133

三、课堂提问的设计134

四、章节小结的设计134

五、过渡语言的设计135

六、评价语的设计135

第三节 教学语言技能的运用137

一、运用教学语言技能的技巧137

二、如何提高教学语言技能140

三、运用教学语言技能的基本要求141

第四节 教学语言技能评价记录表146

思考与练习146

第六章 讲授技能148

第一节 讲授技能概述148

一、什么是讲授技能148

二、讲授技能的特点149

三、讲授技能的作用151

四、讲授技能的类型152

五、讲授技能的组成要素153

第二节 讲授技能的设计155

一、解释式155

二、描述式155

三、原理中心式156

四、问题中心式157

第三节 讲授技能的运用158

一、运用讲授技能的方法158

二、运用讲授技能的技巧159

三、运用讲授技能的原则160

第四节 讲授技能评价记录表162

思考与练习162

第七章 提问技能163

第一节 提问技能概述163

一、什么是提问技能163

二、提问技能的作用164

三、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165

四、课堂提问的过程168

第二节 提问技能的设计169

一、回忆型提问169

二、理解型提问170

三、运用型提问171

四、分析与综合型172

五、评价型提问174

第三节 提问技能的运用174

一、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常见问题174

二、运用提问技能方法与技巧175

三、运用提问技能的要求177

四、运用提问技能的注意事项179

第四节 提问技能评价记录表181

思考与练习181

第八章 板书技能182

第一节 板书技能概述182

一、什么是板书技能182

二、板书技能的特点183

三、板书技能的作用184

第二节 板书的设计186

一、板书设计的方法186

二、板书设计的类型187

三、板书的设计要求195

第三节 板书技能的运用198

一、板书绘画技巧198

二、运用板书技能的技巧200

三、运用板书技能的原则202

四、运用板书技能的注意事项203

第四节 板书技能评价记录表204

思考与练习204

第九章 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205

第一节 生物学实验概述205

一、什么是生物学实验205

二、生物学实验组成要素205

第二节 生物学实验的类型分析207

一、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207

二、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208

三、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209

四、比较实验210

五、析因实验211

六、模拟实验211

七、调查实验212

八、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212

第三节 生物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213

一、生物学实验的设计213

二、生物学实验的实施215

第四节 生物学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216

一、科学性原则216

二、单一变量原则216

三、对照性原则217

四、随机性原则218

五、可重复性原则218

六、简便性原则219

七、可行性原则219

八、安全性原则219

第五节 中学生物学实验219

一、中学生物学实验的目的219

二、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意义220

三、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组织、实施与优化229

第六节 生物学实验教学技能评价记录表232

思考与练习232

第十章 演示实验教学技能233

第一节 演示实验概述233

一、什么是演示实验233

二、演示实验的特点233

三、演示实验的作用234

第二节 演示实验教学技能设计235

一、演示内容设计236

二、演示过程设计238

三、演示人员设计240

第三节 演示实验教学技能的运用240

一、演示实验教学的方法240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242

三、运用演示实验技能的原则244

第四节 演示实验教学技能评价记录表251

思考与练习251

第十一章 导入技能252

第一节 导入技能概述252

一、什么是导入技能252

二、导入技能的作用253

三、导入技能的组成254

第二节 导入技能的设计255

一、直接导入255

二、直观导入257

三、置疑导入258

四、悬念导入259

五、逻辑推理导入260

六、谈话导入260

七、习题导入260

八、趣味导入261

第三节 导入技能的运用263

一、导入技能的方法选择263

二、运用导入技能的要求264

三、运用导入技能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265

四、导入技能教学案例分析266

第四节 导入技能评价记录表268

思考与练习268

第十二章 强化技能269

第一节 强化技能概述269

一、什么是强化技能269

二、强化技能的作用270

三、强化技能的构成要素272

第二节 强化技能的设计273

一、语言强化273

二、动作强化275

三、标志强化277

四、活动强化278

第三节 强化技能的运用279

一、运用强化技能的技巧279

二、运用强化技能的原则283

第四节 强化技能评价记录表285

思考与练习286

第十三章 结束技能287

第一节 结束技能概述287

一、什么是结束技能287

二、结束技能的作用288

三、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289

第二节 结束技能的设计290

第三节 结束技能的运用296

一、运用结束技能的基本要求296

二、运用结束技能应该避免的几个问题298

三、运用结束技能的原则299

四、结束技能教学案例分析300

第四节 结束技能评价记录表302

思考与练习302

第十四章 说课技能304

第一节 说课概述304

一、什么是说课304

二、说课的特点305

三、说课的类型305

四、说课的作用307

五、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308

第二节 说课的设计309

一、说教材309

二、说目标310

三、说学情311

四、说教法312

五、说教学程序312

第三节 说课的运用314

一、说课的方法和技巧314

二、说课的基本要求315

三、说课应该注意避免的几个问题316

四、说课案例317

第四节 说课技能的评价328

一、说课技能总的评价标准328

二、说课技能评价记录表329

思考与练习330

第十五章 评课技能331

第一节 评课技能的概述331

一、什么是评课技能331

二、评课技能的功能332

三、评课技能的构成要素333

四、评课技能的类型333

第二节 评课的内容与形式335

一、评课的内容335

二、评课的形式340

第三节 评课技能的运用341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341

二、评课指标体系345

三、运用评课技能的原则347

四、评课注意事项349

思考与练习351

主要参考文献353

后记3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