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虚拟自我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虚拟自我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3433383.jpg)
- 谢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035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自我-哲学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虚拟自我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欧阳康1
序1
虚拟与现实灵肉纠缠的自我——虚拟自我——研究综述1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2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9
第三节 虚拟自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4
第四节 虚拟自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0
第五节 虚拟自我诸概念考辨及分类34
一 自我、虚拟、虚拟自我35
二 虚假、虚幻以及诸虚拟自我考辨37
三 虚拟自我的分类40
第一章 表象虚拟自我49
第一节 主观思维空间与虚拟自我50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时间、空间与角色51
一 虚拟时间52
二 虚拟空间53
三 虚拟角色54
第三节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探析56
一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途径57
二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58
第二章 网络虚拟自我61
第一节 网络虚拟技术与虚拟自我61
第二节 网络虚拟自我存在的“四因”62
一 虚拟自我的技术支撑63
二 虚拟自我对现实社会的影响65
三 虚拟自我体现了人对精神性的虚拟追求67
四 虚拟自我存在的物质载体70
第三章 西方学术史对自我虚拟性征思想的考察72
第一节 西方哲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表征75
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虚拟人性研究发端76
二 欧洲中世纪虚拟人性的极端沦落78
三 近代自我虚拟人性的转机79
四 现代哲学对自我的虚拟人性探索82
第二节 对西方哲学自我虚拟性思想的评价84
第三节 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辨88
一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的自我无意识的揭示89
二 行为主义学派对自我虚拟性征的贬低、排斥和否定92
三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我虚拟意识的大力弘扬93
第四节 对西方心理学虚拟性研究的评价96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证98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的探索99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虚拟性征研究的评析104
第三节 自我的虚拟性存在107
第四节 虚拟自我的特征109
一 实在性110
二 目的性111
三 副本性112
四 永恒性113
五 虚拟性114
六 异流性115
七 电子性116
第五章 虚拟自我的行为、主体性、现实性118
第一节 虚拟自我的行为119
一 虚拟能力的特质和形式120
二 虚拟行为的特征和作用124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127
一 主体、自我及虚拟自我127
二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惑130
三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特征133
第三节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137
一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前提138
二 虚拟自我的现实困境141
第六章 虚拟自我的认同144
第一节 自我认同与虚拟自我认同146
第二节 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150
一 表象虚拟自我认同危机150
二 网络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及表现153
三 网络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原因分析158
四 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其补救163
第七章 虚拟自我的调节167
第一节虚拟自我的正负功能及调节168
一 自我调节与虚拟自我调节170
二 人的自我需要自我调节的理论根据171
三 虚拟自我调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172
第二节虚拟自我调节的内容173
一 虚拟自我的重新定位和塑造173
二 虚拟自我主体角色调整175
三 虚拟自我的人格调整177
四 虚拟自我心理调节180
五 虚拟自我伦理自律探索182
六 虚拟自我的虚拟生存调适186
七 虚拟自我的法律存有意识188
第八章 虚拟自我的实现191
第一节 表象虚拟自我实现及其理论确证192
一 人的自我实现及其动机192
二 马斯洛、马克思等对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确证195
第二节 不同视角下的表象虚拟自我实现思想考察201
一 从人的“二属性”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的可能性201
二 从人的“生存境遇”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向度203
三 从人的“动力系统”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204
四 从艺术创作动机的“艺术情结”看虚拟自我的实现205
第三节 网际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实现的途径(以虚拟游戏为例)206
第九章 从伦理及法律角度对虚拟自我的辨析209
第一节 虚拟自我伦理观念自备的必然性210
第二节 对表象虚拟自我的伦理探索213
第三节对网络虚拟自我的伦理考究215
一 网络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的伦理失衡现象217
二 建构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必须遵守的网络伦理规范222
第四节 网络空间中虚拟自我的法律简释及建构规则226
第十章 虚拟自我的时代思考231
第一节 哲学需要思考的新的时代课题232
一 网络技术是自我虚拟性征加剧的技术根源233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自我的虚拟性、精神性表征239
三 从认识论角度考察虚拟自我244
四 虚拟实践对虚拟自我的影响251
第二节 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探微254
一 虚拟自我促就自我人性的丰富和发展255
二 虚拟自我的人学生存困境及出路259
第三节 虚拟自我:人类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262
一 人的自我表达262
二 虚拟自我的未来与人学展望266
第十一章 虚拟自我的最终归宿:回归现实达至自我和谐269
第一节 自我的小和谐:心理自我与生理自我的和谐统一271
第二节 自我的现实与未来的和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274
第三节 自我的现实与虚拟的和谐: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的和谐统一276
第四节 自我的大和谐:小我与大我的和谐统一281
参考文献285
后记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