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农学家学术谱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农学家学术谱系](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3421305.jpg)
- 刘荣志,向朝阳,王思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31314484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农学家学术谱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农学发展概况7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农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7
一、近代中国农学的形成与初步发展7
二、现代中国农学的发展23
第二节 中国农学研究机构的演进38
一、近代农学研究机构38
二、现代农学研究机构40
第三节 中国农业科研队伍概况43
一、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技人员状况44
二、高等院校农业科技人员状况49
第二章 中国水稻科学家学术谱系56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水稻科学发展概况56
一、水稻科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末—1919)56
二、水稻科学的创始时期(1919—1930)57
三、水稻科学的发展时期(1930—1949)60
四、水稻科学的繁荣时期(1949—)64
第二节 中国水稻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谱系65
一、丁颖开创的华南水稻科学家学术谱系66
二、杨守仁开创的东北水稻科学家学术谱系72
三、杨开渠开创的四川水稻科学家学术谱系84
四、华中农业大学水稻科学家学术谱系94
第三章 中国小麦科学家学术谱系100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小麦科学发展概况101
一、20世纪前半叶中国小麦科学研究概况101
二、20世纪后半叶中国小麦科学发展概况107
第二节 中国小麦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谱系112
一、金善宝开创的小麦科学家学术谱系112
二、戴松恩开创的小麦品种资源研究学术谱系124
三、以庄巧生为核心的冬小麦研究学术谱系127
四、以沈学年、赵洪璋、李振声为核心的西北小麦科学家学术谱系129
五、余松烈开创的小麦栽培研究学术谱系135
六、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学术谱系137
七、河南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学术谱系141
八、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学术谱系147
九、以程顺和为核心的小麦科学家学术谱系152
十、其他重要小麦科学家153
第三节 典型谱系的个案分析169
一、庄巧生—何中虎学术谱系分析169
二、杨陵农科城小麦科研成就与学术传承的关系173
第四章 中国玉米科学家学术谱系176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玉米科学发展概况176
一、玉米科学的奠基阶段(20世纪初—1948)177
二、玉米科学的跃进与波折时期(1949—1980)180
三、玉米科学发展的新阶段(1980年以后)186
四、玉米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突出贡献189
第二节 中国玉米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谱系192
一、杨允奎开创的玉米科学家学术谱系192
二、吴绍骙开创的玉米科学家学术谱系198
三、李竞雄开创的玉米科学家学术谱系201
四、其他玉米科学家学术谱系206
第三节 典型学术谱系分析——宋同明高油玉米研究学术谱系219
第五章 中国大豆科学家学术谱系222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大豆科学发展概况222
一、大豆科学的奠基阶段(1913—1949)222
二、大豆科学的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8)223
三、大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1979—)224
第二节 中国大豆研究机构概况227
一、大豆研究体系组织结构227
二、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体系组织结构230
三、现行大豆研发体系机构设置的特点231
第三节 中国大豆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谱系232
一、南农系统的学术谱系234
二、东北系统的学术谱系238
三、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学术谱系243
四、其他重要大豆科学家245
第四节 典型学术谱系分析——韩天富学术师承谱系250
第六章 中国棉花科学家学术谱系254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棉花科学发展概况254
一、清末民初中国棉花引种概况255
二、1918年至1930年前后的棉花品种改良工作256
三、20世纪30—40年代棉花品种改良的进一步发展257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棉花栽培科技研究258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棉花科研的主要成就260
第二节 中国棉花研究机构概况262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棉花研究机构的创立与变迁262
二、20世纪下半叶中国棉花研究机构的发展265
第三节 中国棉花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谱系270
一、以冯泽芳院士为核心的棉花科学家学术谱系270
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学术谱系280
三、其他重要棉花科学家及其学术谱系293
第七章 中国现代农学家谱系的形成、特点及发展的制约因素314
第一节 中国现代农学家谱系形成背景与概况314
一、中国现代农学家谱系的缘起314
二、中国农学家学术谱系的引入与本土化——以王绶大豆学科谱系为例315
第二节 中国现代农学家学术谱系的特点318
一、学术谱系的开创者大多具有海外求学背景318
二、农学家学术谱系多依托科研机构成长壮大321
三、农学家学术谱系对促进农业科学发展贡献卓越322
第三节 中国现代农学家学术谱系发展的制约因素326
一、农学科研机构设置与分工的制约326
二、传统文化陋习的制约328
三、一流实验室与科技期刊的制约330
四、政治因素的制约332
五、国际学术交流缺乏的制约335
第八章 国外农学家学术谱系的培育及对我国的启示337
一、谱系开创者的个人领袖魅力337
二、稳定的活动场所与学术阵地——实验室和学术期刊341
三、稳固的师徒关系与富有启发的谱系精神344
四、有组织的研究计划和先进的管理理念347
五、积极深入的国际学术交流349
六、启示与借鉴351
参考文献354
人名索引357
机构索引372
后记388